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尽管针灸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手段而被大众所熟知,但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其实“针”和“灸”指的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手段。针指代的是银针施治,而灸则是类似于今天西医常见的一种“雾化疗法”。正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强调了中医中这两种手段既不同又互补的关系。

传统艾灸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发展史中,大量医学家和劳动人民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积累总结了许多利用艾灸调理疾病的临床经验,促使艾灸的使用逐步系统化、理论化。由于艾灸操作方便,适用症状广泛,效果显著,不仅可艾灸病症,而且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数千年来艾灸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1.3.1 从艾灸到艾文化

人类对于艾的认识起源于“艾能生火”,在冰天雪地中,人们发现艾可以生热承火。西晋《博物志》中记载:“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诗词歌赋中也常出现艾的身影,借艾抒情,睹物凝思。《庄子》中记载“越人熏之以艾”,《春秋外传》中记载有“国君好艾,大夫殆”。历代儒学家们赋予了艾更多的含义,如用“艾人”尊称老年人,《礼记》曰:“五十曰艾,服官政。”郑玄注:“艾,老也。”记载中也有借艾比喻漂亮、美丽甚或小人,《桃花扇》载:“积得些金帛,娶了些娇艾。”《离骚》载:“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意即:为什么从前的这些香草,今天全都成为荒蒿野艾。)

“灸”字最早出现在《庄子·盗跖》中:“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对于灸字,在《说文解字》中写道:“灸,灼也,从火,久声。”意思是用火灼烧。艾与灸的结合也是因为火,是在古人采用树枝、柴火等取火,用于熏、熨、灼、烫来消除病痛这一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艾生命力顽强,在我国生长范围广,并且气味芳香、性温易燃、火势温和,因此逐渐取代了树枝燃料,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艾可以生火,而火则可以灸病,因此艾与灸相结合便成了艾灸。甲骨文中有一个字,其形状恰似一个人躺在床上,腹部安放着一撮草,用艾灸治病的示意。根据《左传》中的记载,晋景公于鲁成公十年生病,医缓受命前来诊断,医缓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意即:您的病位在盲之上,膏之下,如果我用灸的方法,攻邪不下,如果用汤药的方法,药效不达,不能再医治了。)晋朝的杜预在注解中解释说“攻”指的就是艾灸。由此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用艾蒿进行艾灸治疗的例子。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有“可火”与“不可火”,所谓的“火”,指的就是艾灸。《黄帝内经》中更是多篇提到艾以及艾灸,比如《灵枢·官能》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经脉》云:“陷下则灸之。”华佗特别擅长艾灸疗法,并拓宽了艾灸疗法的使用范围,史载:“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艾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为一种浓郁的艾文化,蕴含了独特的文化属性,历久弥新的艾文化和艾灸疗法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值得继承和弘扬。

1.3.2 “化”尽其用——“灸”其根本

艾草(图1-9),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子类似于菊,表面深绿色,背面是带有绒毛的灰色。艾草叶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被称为“草中钻石”。如上节所说,艾草与其它香薰植物一样具有芳香气味,关于我们所闻到的“香气”,其实分子(化合物)才是它们的“本尊”,这些挥发性物质刺激鼻腔内的嗅觉细胞而引起了我们的嗅觉。在我国盛产艾叶的地区中,湖北蕲州的艾草最佳,叶子厚实而且绒毛多,也被称为蕲艾。艾叶经过加工便可制成细软的艾线,对艾线进行搓捏便可形成艾灸条(图1-10),易于燃烧。

图1-9 艾草

图1-10 艾灸条

艾灸是中国传统针灸疗法中的一种,是以艾条为灸疗材料,配合人体特定的穴位,利用点燃的艾条所产生的特殊刺激,来激发精气,进而使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得到恢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中医认为,艾灸具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等功效,而这些功效是由于灸火的热力和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而产生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艾条点燃后,会生成温热效应。所谓温热效应,就是在灸法治疗的时候,患者会有温热感。其可以增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组织的代谢能力,也有助于消除炎症、血肿等,同时还有镇静、镇痛的作用。艾条点燃后还会产生红外光辐射,以增加身体血液流动、减少浮肿,又可以促进身体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

艾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硫醇类、微量元素等,其中挥发油是艾叶的主要成分。所谓挥发油,是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而又与水不混溶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多为无色或淡黄色,常温下为透明液体,具有浓烈的香味。艾灸发挥作用的原因其实是燃烧的生成物吸附在皮肤表皮上,随着温度的升高,生成物从皮肤渗入,达到治疗的效果。此外,悬挂艾叶时,艾叶中的挥发性物质易挥发于空气中,形成天然消毒气幕。艾叶中的天然杀菌、抗病毒成分可以在鼻窦腔、喉头以及气管中形成“药膜”,大量积聚抗体,达到灭菌、杀毒、防止染病的效果,故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的确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艾草都被用来制作蚊香,鉴于艾草具有清除室内异味和驱灭蚊虫等功效,适合家庭、学校、卫生间和新装修的房屋等家庭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研究表明,如果将一定量的艾叶在20立方米空间内燃烧,其灭菌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另外利用艾草的通气活血之效,艾叶煎水可以用来熏洗皮肤湿疹,有减轻瘙痒和消除皮损的作用,也有的地方用干艾草泡水熏蒸以消毒止痒。不仅如此,艾草浸制液还能治慢性肝炎、哮喘、扁桃腺炎等疾病。总之,艾草这种古老而神奇的原生态草药必将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1.3.3 躬行实践——自制艾条

【实验目的】

通过上述对艾草的认识,我们知道艾草具有一定的医药和保健功效,日常生活中艾草制品更是随处可见。下面,通过自制艾条,一起了解艾条的结构和制作流程,感受历史悠久的艾文化的魅力。

【实验材料】

桑皮纸、胶水、艾草、研钵、研磨机、剪刀、簸箕。

【实验步骤】

①摘取艾草上的艾叶并将叶梗和杂质去除。

②置艾叶于簸箕中,阳光下晾晒至干。

③再次挑拣出干燥艾叶中的叶梗及杂质。

④将干燥艾叶放入研磨机打碎或者手工舂碎(舂出来的品质更好,能够保持纤维不断),直至艾叶变成绒状(艾绒)。

⑤取桑皮纸平摊于桌面。

⑥将上述制作好的艾绒均匀摊平在桑皮纸上。

⑦从桑皮纸一端开始往另一端卷,直至卷到尾端用胶水粘牢。

⑧待上一步胶水晾干后,再用胶水将圆柱形艾条两底部封口,制作完成。

思考

①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艾条的使用方法、功效以及注意事项。

②目前,常见的艾灸方法归纳起来总共四种:直接灸、悬灸、隔物灸以及电子艾灸。请尝试通过阅读书籍或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内容,思考哪些人群不适合艾灸。 EwWuc6/uAR9kmgYouI1bib10WLyHazOnrI30KtF5qSZGm3DcKI7232MrMtfS7n9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