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七、海外升学

海外升学是个非常广泛的话题。本书所涉及的仅仅是适合普通高中生,可以做双线准备的路线。会和国际生路线做对比,但不会对国际生路线展开讨论。

作为普通高中考生,高中阶段海外升学规划,主要有如下几类。

1.仅凭高考成绩,就可以报考或申请的高校

包括前面介绍的港澳高校面向内地招生,中外合作办学,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境外独立办学等形式。

2.接受高考成绩,但需要额外准备托福、雅思等英语标准化考试成绩的高校

这类高校的申请方式中,可以使用中国的高考成绩,但是需要单独的英语成绩证明,也就是托福、雅思等标准化考试成绩,典型的有: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其中,名校对英语成绩和高考成绩要求都很高,但也有很多名次不是那么出众的高校,要求不那么高。IB、A-Level、SAT+AP等升学路径,考生需要准备大量的学科考试,而这条路径,考生只需要多准备一项英语考试成绩就可以。

如果准备申请这类高校,考生需要:

①关注目标院校的申请截止时间,比如:

a.英国剑桥大学,前一年10月份就要开始申请;

b.新加坡国立大学,针对高考路线的考生,每年3月份截止申请。

考生需要根据申请截止时间,提前规划申请材料中所需的考试。

②提前准备托福、雅思英语考试,达到目标校的要求,但是需要保证申请时,托福、雅思成绩仍在有效期内。建议学生高二寒暑假准备,不要占用高三时间。至于选择托福还是雅思,建议选择学生擅长的类型,因为既然是作为双线规划,高考是主要战场,其他路线应合理控制时间投入;

③如果比较明确的出国意愿,但是又不打算转入国际部、放弃高考,为了提高名校录取机会,考生可以考虑加考AST考试。

AST的英文全称为AptitudeScholasticTest,是世界名校中国英才遴选中心(ChinaExcellen ceIdentificationScheme,CEIS)用于选拔优秀中国学生参加剑桥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面试并录取的重要测评工具。世界名校中国英才遴选中心(CEIS)是由英国剑桥大学与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在中国联合创设的。

AST考试必考科目包括英语、数学,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化学、生物为2021年新设科目,经济为2022年新设科目)。申请不同的AST成员校、不同的学院,会要求不同的选考科目。

AST考试虽然是全英文考试,但融合中国的高中课标,由剑桥大学资深学科专家与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中国知名高考专家,参考中国高考联合命题,对于英语能力强的考生而言,备考成本低。有些考生参加十几天的培训课程,就可以走上考场。

作为融合中国标准的海外大学入学考试,AST考试被以剑桥大学为首的一批世界著名大学认可,并以此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依据。截至2024年,AST成员校共计49所,包括英国38所,美国3所,爱尔兰2所,新加坡、新西兰、法国、以色列各1所,中国香港2所。其中,

a.有些高校(或部分学院)不接受内地高考成绩,但接受AST考试成绩;

b.有些高校接受高考成绩,但AST成绩可作为重要参考,提高申请成功率;

c.部分院校,甚至接受AST英语成绩作为托福、雅思的替代(但由于只是部分院校接受,因此,仍然建议双路径规划的考生,备考托福或雅思,以适应更多高校的遴选要求)。

各院校具体要求,参见CEIS官网,AST考试—考生专区—AST成绩要求。

AST考试,每年8月、12月各有一场,8月的场次需要7月前报名,12月的场次需要11月前报名。由于剑桥大学是10月接收材料,因此,有意报考剑桥大学的考生,必须报名8月的场次。申请其他学校的,可报考12月的场次,也可同时报名8月和12月的两个场次,根据院校要求提供相对有利的成绩。

对于超前学习的考生,可以高一暑假备考,高二开学前后考一次,以做适应,高二暑假再重点备考,争取考到更好的成绩。

由于AST考试成员校,以英国高校为主,因此,对于就读美高(+AP)课程的考生,也具有一定价值,可增加申请高校的选择面。

3.国际本科

国际本科是指国内的某些高校和其他国家的合作高校联合培训,其学生最终获得国外高校颁发的国际认可的本科学位证书。一般由国内培训和国外课程学习两个阶段组成。一般采用国内1~2年,国外2~3年,大多数是采用英语国家的联合培养,在国内进行英语培训及专业基础课学习,然后去国外大学完成学业的方式。

由于学分互认,缩短了学生的实际留学年限,为学生节约了成本。有的项目学生还可以直接获得硕士学位。但和中外合作办学的计划外招生一样,国际本科项目,只有外方学位,没有中方学历、学位(有的项目,有中方发的入学通知),建议考生将之作为次选的道路。而且,事实上,很多国际本科的招生标准很低,本科线以下的考生,都可以报考。部分项目,不设雅思成绩的门槛。

中外合作办学的计划外招生,也被视为国际本科,录取标准也不高。但中外合作有“4+0”学制的,其他自办的国际本科,一般至少要留学一年。

4.国际预科班

每年的高考咨询会上,常见的国际升学宣传中,除了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本科外,还有一类,就是国际预科班(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开设)。

这类国际预科班,就是在国内学习一年预科,主要以语言能力为主,达到海外高校考核标准,升入海外高校进行就读。

国际预科班的本质是以高中身份申请海外本科,并没有中方院校的学历、学位,是非学历教育。而且,不像国际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有特定的联合培养高校。考生预科班达到成绩达到什么水平,就申什么学校。

但这也是升入海外高校,获取海外学位的一种方式。而且,有的项目冲刺的目标院校一般档次还比较高。高分复读考生,如果想留学名校,可以考虑。

相比中外合作办学的计划外招生项目和国际本科,通过国际预科班申海外高校,是要实际出国就读的,预算要计划好。而国际本科,有些项目留学年限短,成本低,中外合作办学的计划外招生,部分项目甚至可以在国内完成就读“4+0”模式。

5.其他海外升学的形式

海外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以上介绍的路线,常见的还有:

①转入国际部或国际学校,修读国际课程,申请海外知名高校。除了熟知的IB、A-Level、SAT+AP外,还有香港的HKDSE(中文考试,非香港本地生源,参加该考试,仅可用于申请港校)。

②高一至高二,可申请常熟世界联合学院(UWC)修读IBDP课程,申请海外知名高校。

这些方式,都需要经过系统的备考,基本需要学生放弃高考,不适合作为双线规划。 yeQpLqn6la7xBFCxKymuAp13zR3RgaRLSvySXXtuBsoEjJUh+yxtPMF+Q+ksO4U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