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升学项目中,中外合作办学及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是最为复杂的一个概念,无论从办学层次、办学形式、招生形式、学制和学费、学历学位发放,都有很多种形式。
有研究生层次、本科层次、高等专科层次。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必须由教育部审批和复核,只有高等专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可以由地方审批报教育部备案。
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又分为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个独立的院校,比如: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上海纽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高等专科层次的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等。由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这些院校在《招生专业目录》中都是以院校的形式出现。
②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这种形式一般为国内高校下设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院,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北理鲍曼联合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等。其法人主体实际上就是中方院校,在《招生专业目录》中都是以国内院校下设专业的形式出现,一般来说会单列专业组。部分院校下设的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还以分校区的形式存在,单独招生和运作,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苏州),就是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
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项目方式申请和设立,该形式同样以一个个专业的形式出现,大多单列专业组。同样有部分列入分校区,比如: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除了运作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外,北京交通大学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办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也会放在下面。
此外,还有2022年新设立的第一所境外独立办学高校——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2023年首次招生,2024年面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广东、福建、湖北、湖南、四川、重庆、海南、内蒙古,共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海外高校独立办学(院校类型为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的境外独立办学高校)没有中方合作院校,所以不能归为中外合作办学,但可以看出,在引入国外教育资源方面,未来形式会越来越多样。
包括:综合评价招生、在提前批凭高考成绩择优录取、在普通批凭高考成绩择优录取、计划外招生。
①独立法人的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采用综合评价招生,在提前批凭校考和高考成绩综合录取。
②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在大部分省份,在普通批凭高考成绩择优录取,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在部分省份参与综合评价招生。
③其他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除艺术类、体育类、小语种外,基本在普通批凭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此外,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还有计划外招生的形式(常被视为“国际本科”)。采用计划外招生,绕过了统招,不能获得国内颁发的学历、学位,只能获得外方院校的学位或文凭,招生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外方院校面向全球招生的标准,但实际操作时会非常灵活。这类招生项目,不在招生计划中展现,考生需要到院校官网查阅往年招生简章,熟悉招生日程,高招咨询会上,一般也会遇到。绝大多数院校计划外招生的申请截止时间都在高考结束后。
作为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高校,如:上海纽约大学、昆仑山杜克大学等,作为外方的全球校区之一,还招收大量国际生。昆山杜克大学的国际生约占30%,而上海纽约大学的国际生,超过40%。
包括:“2+2”“3+1”“4+0”等多种,这里的“几+几”就是表示“国内读几年+国外读几年”。部分院校的部分专业,提供诸如“2+2”或“4+0”的双选模式,有些是考生可以自主选择,有些则根据孩子的英语成绩,达到要求才可以申请第二学段出国。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大量采用外语授课,一些独立法人中外合作院校,甚至全英文授课,因此,对考生外语能力要求更高。虽然统招不需要提供托福、雅思成绩(综合评价招生的院校,会作为参考项,但并非必要条件),但大都会有高考英语单科成绩的要求,达到要求才能报考,考生需要特别留意《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报考要求。
无论学生是否出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都比较昂贵,如果学生后期出国,还要考虑生活费的问题。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方式适合具有一定家庭经济能力的考生。
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在于:比起全学段实际出国的综合成本低,而且给了考生更好的过渡适应期。而且因为学费高,以及更高的外语要求,中外合作专业的招生分数大多比相同的普通专业要低。
本科层次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符合条件的考生大都颁发三证,即独立法人机构的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外方的学位证书。专科院校一般为双证,即独立法人机构的专科毕业证书和外方的高等专科学历证明。
需要说明的是:中方的学历学位颁发机构是合办的独立法人机构,不是中方合作高校。比如:西交利物浦大学,是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办的,毕业颁发的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历、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学位,不会颁发“西安交通大学”的学历、学位,因此,不能视为“985”“双一流高校”。其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较为特殊,其部分专业的学生具有莫斯科大学学籍,颁发三证,部分专业仅颁发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学历、学位。
本科层次非独立法人机构和中外合作项目,符合条件的考生大都颁发三证,既中方院校的本科学历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如中方院校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学历等同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外方的学位证书,但也有很多特殊情况。
①外方学位方面。
a.部分中外合作项目外方的学位发放,会以实际赴外学习作为条件,特别是刚刚审批下的项目,“2+2”学制、“3+1”学制的学生可以拿到外方学位,“4+0”学制的学生则不可以。但大多数中外合作项目都明确外方的学位不以实际出国学习作为条件。
b.部分中外合作项目,外方只发放“写实性证书”“课程结业证明”“专家文凭”等。考生需要咨询院校招办,确认外方学位颁发条件。
②中方学历、学位方面。中方学历学位是否标记中外合作专业,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因为学费和招生计划的原因,中外合作专业招生分数大多比相同的普通专业要低,有些考生家长担心学生将来就业会受到另眼相待。
目前,相当多的院校对中外合作专业的学历学位证书均不做标记,但有些从学院的名称、专业名称是可以看出的。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中法学院”印的位置、格式和中国人民大学普通专业的“金融学院”等学院是一样的,但是从“中法学院”就可以看出是苏州校区的中外合作专业。有些学校毕业证书不写学院,但专业的名字只有中外合作项目开设,那也是可以看出的。此外,即便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看不出来,四六级证书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事实上,考生对这个问题的顾虑,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必要的。当下,绝大多数考生都要读研究生,以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为例,本身就读这个学院,大部分都是奔着去法国留学的,升学去向以法国索邦大学、法国保罗瓦莱里大学、法国Kedge商学院为主,对于规划留学的考生而言,这反而是个捷径。读完研究生,一般来说,单位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最多只会关注应聘人员本科学历是不是“985”之类的,本科是不是中外合作影响非常有限。而且,对于有些企事业单位,中外合作专业的考生,长期接受外语授课,海外文献研究能力、双语学术交流能力更有保障,也是有优势的。随着疫情的过去,中外合作专业分数线普遍上涨,这种学历歧视的顾虑也会慢慢消除。
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不是“985”,不是“211”,课程体系大多引自外方合作高校,因此不学思想政治,高等数学的解题能力训练也不如国内985,所以论考研的笔试能力,自然是不如国内重点院校的。
但是,中外合作办学院校采用外方的教学和管理体系,这些学校有着非常高的国际排名,以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为例,这两所大学的USNews排名,分别位列全球31名、25名,美国前20名,出国留学,尤其留美,备受认可。这两所学校的中国学生80%以上会出国留学,每年斩获藤校offer无数,而且绩点不需要像清北那么卷。对于有出国留学规划,特别是留美规划的考生,这两所学校绝对是捷径。其就业落实情况也同样亮眼。普通批的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同样也是这样的逻辑。
所以,如果考生考虑未来在国内读研,这些学校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但对于有明确出国留学规划的考生,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高校性价比较高。
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机构和中外合作项目,如果外方的学位有竞争力、受认可度高,甚至提供优质的出国留学通道(有些项目设有本硕连读,如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的“五年三学位”),同样也是有留学规划的考生的高性价比之选。
而由于这类升学方式的院校颁发中方合作院校的学历学位证书,并大多该类学生可以和非中外合作的普通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因此,被很多考生作为低分上名校的通道。出于这种动机报考中外合作专业的考生,除了关注学费、学历学位证书外,还会关心中外合作的保研率、升学率。这个保研率、升学率是和该校相同的普通专业做对比的。
①在保研的问题上,各个院校的处理原则也会有所不同。
a.早期,很多院校对中外合作专业和普通专业以学分绩、科研竞赛、学术论文等综合指标作为统一尺度。在这样的规则下,中外合作专业由于外教授课,考生的学业负担相对更重,难以兼顾更多,学分绩往往吃亏,因此保研率必然不及普通专业。
b.部分院校采取按人头投放相同比例的保研指标。在这种制度下,由于中外合作专业出国留学率高,让出的保研名额更多,会导致中外合作专业保研所需位次比例反而低于普通专业。
c.部分院校,则采取统一划定所需位次的方法。也就是说,中外合作专业出国留学比例高,所以给的保研指标就略少,但是算上出国留学的人数,中外合作专业和普通专业最终所需的位次百分比是相同的。
d.此外,由于很多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机构和中外合作项目本身也有研究生层次的项目,保研指标和研究生院招生名额也有关系:有的院校,普通专业研究生招生指标多;有的院校,中外合作项目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多。这都会影响保研的比例。
这些问题,都是打算报考中外合作专业的考生和家长需要向院校招办咨询的。
②在考研的问题上,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机构和中外合作项目的考生,外语能力大都不弱于普通专业考生。思想政治、数学等科目的教学要求,虽然大都和国内普通专业保持统一,但由于中外合作专业的学业负担相对更重,因此在考研的笔试环节,整体上是没有优势的。进入面试环节,则未必吃亏。
当然,以上说的主要是“4+0”学制的。如果是“2+2”“3+1”学制的,引用外方教学体系,考生后几年要去国外留学的,那基本不要考虑回国考研的可能。考生和家长要按照出国留学做准备了。
总之,在分析升学去向时,考生和家长首先要明确考生的规划。如果有明确的留学意向,就从留学的角度分析去向;如果希望在国内发展,就要关注保研、考研的数据,但不能单纯看国内升学率,要考虑大部分优秀考生选择了出国留学,从而腾出保研名额,考研率低的因素。
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在办学层次、办学性质、招生形式、学制、外语要求、学费、学历学位、升学去向方面,需注意的问题和中外合作办学类似。在此,总结截至2024年9月,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本科层次招生的情况。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多数省份在提前批凭高考成绩择优录取,部分省份采用综合评价录取,为毕业生颁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毕业证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书,只有临床医学专业,颁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医学学士学位证书。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提前批凭高考成绩择优录取,为毕业生颁发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及香港科技大学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2024年首次招生,在普通批凭高考成绩择优录取,为毕业生颁发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及香港城市大学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大多数省份在普通批凭高考成绩择优录取,部分省份采用综合评价录取的方式,为毕业生颁发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学位证书。
非独立法人的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差异较大,这里不一一罗列,只举两个例子。
①中央民族大学与澳门城市大学合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毕业生颁发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澳门城市大学学士学位毕业证书(需赴澳门就读一年)。“2+1+1”学制,前两年和最后一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海南校区学习,第三年在澳门城市大学学习。
②河南工业大学与台湾中原大学合办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仅颁发河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