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可面向内地招收本科及以上学生的香港高校有15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珠海学院、香港恒生大学、东华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
可面向内地招收本科及以上学生的澳门高校有6所: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旅游学院、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澳门城市大学。
其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俗称“港三”,国际排名在前50以内;加上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被称为“港五”,国际排名在前100以内;再加上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被称为“港八”。就国际排名而言,“港五”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之后,和华东五校在一个水平。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和国内其他“985”高校相当。香港教育大学国际排名不高,但教育学专业在亚洲至少能排进前三。澳门大学的国际排名和国内其他“985”高校相当。就内地认可度而言(因为内地习惯以入学分数衡量毕业生高校含金量),“港五”的认可度和“985”相当,“港三”的认可度和华东五校相当。但就录取分数而言,同档次的港校,所需分数更低,毕竟有部分考生家长会考虑学费、生活成本等因素。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统招的招生目录里有一类是内地与港澳合办院校(和中外合作院校属同一性质),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这四所院校可分别获得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学士学位。
说明:本文仅讨论内地考生凭高考成绩申请港澳高校的方式,不含凭HKDSE考试申请或香港优才计划等非高考的方式。港澳高校的招生特点在于:考生仅凭高考英语成绩就可以作为语言能力证明,无须额外准备托福、雅思成绩。
港澳高校招生,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这两所高校采取统招方式,直接在提前批次投放分省招生计划。香港珠海学院2023年起,部分省份(广东、福建、江苏、河北、辽宁、吉林、江西、山东、浙江)纳入统招,在本科普通批投放招生计划。
此外,属内地与港澳合办院校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普通类提前批投放计划,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本科普通批投放计划。
统招高校,部分采用大类招生,考生入校后在大类范围内选专业。家长和考生除考虑学费外,无须任何准备,按正常院校报考即可。录取完全依高考分数,但英语有单科成绩要求,同一高校不同大类要求亦有不同,需阅读《招生专业目录》的专业说明,如报名香港城市大学的创意学院,需提前通过高校网站单独提交艺术作品。
其他港澳高校采取单招形式,须提前通过院校官网向院校提交申请。结合考生提交材料所体现的综合素质、高考成绩、英语成绩、面试表现(如获面试资格)等综合考量录取。
凡被香港12所单招院校录取并经本人向录取院校确认就读的考生,不再参加内地高校的统一录取(俗称“锁档”)。澳门高校,暂无“锁档”流程,考生可同时被澳门高校和内地高校录取,自行决定去哪家报到。但大部分港澳高校在确认录取后,须缴纳占位费以保持入学资格,如确认录取又不报到,占位费不退还。
在申请截止时间方面,大部分院校的申请截止时间在6月份高考结束后,但也有部分院校的申请截止时间在高考期间或高考结束前,如香港树仁大学、珠海学院、香港教育大学、香港都会大学等,都会早一些。但一模、二模结束后,考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港校申请。考生家长可浏览阳光高考网港澳高校内地招生频道了解招生院校,并通过校方官网,了解申请所需材料及截止时间。部分材料可能需在工作日找中学教务处盖章,需提前准备,留出时间。
部分香港高校,有优惠计划,需要在上半学年提前申请,包括香港大学多元优惠计划、香港科技大学等校的校长推荐计划、香港理工大学德艺计划等。
这些优惠项目,错过了,也能走正常申请录取,但申请了,能获得加分、有条件录取,录取概率大增,并且有奖学金以及一些高质量的双学位项目。
①香港大学多元优惠计划。港大多元优惠计划的申请,面向具有以下条件的考生:
●平时成绩优异;
●曾获竞赛类奖项或学科特长,例如奥林匹克竞赛、国家级/省级/市级学科竞赛、英文竞赛、写作竞赛、发明专利等;
●课外活动经历丰富,例如志愿者活动、游学活动、模拟联合国等;
●领导能力出众,例如优秀干部、优秀学生、学生社团领袖等;
●文艺或体育特长。
第一轮申请时间截止在12月底,最后一轮申请截止时间为3月中下旬。
申请后,港大会约考生线上或线下面试,综合表现优秀者,可获得加分优惠,甚至有条件录取(Conditional Offer)。
加分优惠,有+10、+20、+30等几个档次,高考出分后,考生成绩将加上加分优惠,再结合面试成绩等因素,综合录取,录取概率能大很多。拿到加分的考生,如果高考出分后,裸分够清华、北大,也可以放弃港大(只要不在线提交高考成绩即可)。但有港大的加分,可以以备不够清北分数线的不时之需,有利于减轻考场心理压力。对于高考成绩不是绝对拔尖,凭竞赛成绩、学生干部等因素获得加分的考生,多元优惠计划的加分,则大大提高了进入名牌大学的机会。
有条件录取,则意味着,明确在高考达到多少分数(一本线上多少分),英语、数学、物理等关键学科达到必要的分数前提下,即可被直接录取。
“多元卓越入学计划”内地申请人可报考香港大学所有本科专业(牙医除外),还可参加“香港大学-剑桥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本科生科研培育计划”的选拔,有机会于高考前获得这两个计划的录取优惠,亦有机会获得“香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双学位课程”“香港大学-巴黎政治大学联合双学位课程”“香港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双学位课程”的校方推荐。
关于多元优惠计划的相关信息,阳光高考网港校招生频道并未提供,考生需要自行留意香港大学入学申请频道的内地考生申请板块,并提前研究报考专业(和内地高校有一定差异)。
②香港科技大学等校的校长推荐计划。
校长推荐计划,仅面向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重点高中。每所港校信任的中学并不相同。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11月前后,考生所在中学教务处会征询优秀考生意愿,并向香港科技大学提交推荐名单。考生亦需要提供相应材料。
获得校长推荐的考生,有机会获得面试,综合考生材料、面试、推荐意见,香港科技大学会发放加分或有条件录取的优惠。
校长推荐计划的信息,并不体现在港校官网,只能向考生所在中学教务处了解。根据网上信息,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岭南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在不同省份,都有校长推荐计划。香港大学的校长推荐计划,需要考生通过多元优惠计划的方式进行申报,再结合校方推荐的名单,享受校长推荐的相关待遇。
③香港理工大学“德艺计划STARS”。
“德艺计划STARS”是香港理工大学面向体育、文化艺术、STEM、领导和社会服务有出色表现的应届高考生推出的选拔计划。每年11月开始申请,1月初截止申请,既接受校方推荐,也接受考生单独申请。通过提交材料遴选、面试选拔,通过的申请人可享受入学优惠待遇(包括奖学金、优惠分数、有条件录取)。
该项目既针对艺术生、体育生,也针对学科竞赛生、学生干部、社会活动突出者。相关领域有出色表现的考生、英语面试表现良好、有出境规划的考生,可重点留意。
香港理工大学有获奖范例,但实际认可奖项比范例里列出的要宽松。
此外,香港大学针对顶尖运动员有TADAS计划(顶尖运动员直接录取计划),但需要由香港体育学院或其他同等体育协会提名,每年人数很少。
港澳高校的奖学金,形式多样。
①香港中文大学,招生专业条目中,有“本科入学奖学金类”,凭高考分数竞争,学费减半。对于欠发达省份,香港中文大学招办甚至友情提醒考生,如果不能接受全额学费,可以只报“奖学金类”,并不服从调剂。
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有博文奖学金,每年3月份开始申请,5月截止,考生需关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众号,了解申请信息和通知。
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学科竞赛奖学金需要单独申请审核,申请截止日在高考后,甚至出分后。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排名、单科满分发放的优秀本科新生奖学金,学生入学后自动获得。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同样可以提前申请入学奖学金及贯通培养计划。
④单招港澳高校,部分奖学金项目,通过优惠计划中的出色表现或高考分数,自动获得。
⑤其他需要单独申请的入学奖学金,可向高校招办了解。
⑥以上各类新生入学奖,有些是一次性发放的,有些是逐年发放的,需要保持一定的学分绩。还有一部分奖学金项目是根据每年考生的成绩,逐年评定的。
由于学费、生活费的因素,加上过去几年疫情的影响,内地报考或申请港澳高校的难度并不高,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比相同国际排名的院校分数要低不少。但近两年,港校有明显回暖。
对于统招港校,考生填报时需要注意的是,港校是在提前批次招生,一旦被提档,就失去普通批录取的机会。因此,考生应评估自己高考分数的排名在普通批的去向,以及赴港就读的意愿,决定是否填报,以及是否服从调剂。
单招港校,考生如缺少绝对竞争力,又希望就读港校,应在申请材料、面试等环节有更充足的准备。
对于将单招港澳高校作为备选方案的考生,同样需要清楚:港校是提前录取的,一旦获得预录取资格,或向港校提交高考成绩并确认录取,港校会要求确认并支付占位费。支付占位费以保持录取资格后,如果反悔,占位费不会退还,而且考生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通知港校招办,不向教育部提出锁档。否则,港校向教育部提交锁档后,考生将失去内地高校录取的机会。澳门高校录取后,只有占位费的问题,不会锁档,考生支付占位费以保持录取资格后,放弃澳门高校,只是损失占位费。
此外,港校面试通知多使用邮件系统,考生家长应注意个人垃圾邮箱。往年,有考生家长因校面试通知邮件被送入垃圾邮箱,而忽视邮件,导致学生错过面试。
香港副学士,通俗地说,就是“香港的大专”学历。但是,香港副学士,提供“2+2”的通路,也就是两年副学士修完后,可以申请香港高校的学士学位课程就读,两年获取学士学位,总共四年。每年,有一定比例的香港副学士,可以申请并升入到“港八”,经过“2+2”的模式,获得学士学位。但只是一定的比例,取决于考生的学业成绩。申请学校不同、申请专业不同,成功率也有差异。
香港副学士,需要通过院校官网申请,一般要求高考过本科线。一般来说,主要针对分数只够民办本科,并有决心通过该通道申请港校本科的考生。如果考生成绩够公办本科,大多数情况下,建议走国内路线。
香港院校招收内地本科生情况可参考2024年情况,见表2.15。
表2.15 香港院校2024年招收内地本科生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注:1.表内未注明的日期均为2024年。
2.学费、住宿费为2023-2024年度标准,仅供参考。
3.学校网址或相关信息可咨询笔者。
①东华学院将每年调整课程的学费,其上限为教育局每年公布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
②恒大将按香港特区政府每年公布之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调整年度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