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高考的逐步推广落地、升学方式的多元化,升学规划和志愿填报越来越复杂,约3000所院校和五花八门的专业让学生和家长眼花缭乱,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更加关注 多元升学规划、高考志愿填报、选院校和选专业的问题。
如何选择合适的升学路径,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怎样才能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不踩坑, 成了困扰千千万万个高中学生和家长的问题。
网上的碎片化知识很多,从事高报咨询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些对于消除升学信息差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升学规划和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基于学生自身的志向和优势、家庭情况综合决定,不能依赖于零星的、碎片化的知识,学生和家长更不能把人生大事完全寄托于高报师的建议。
笔者擅长数据分析,自2014年起,开始研究教育改革与升学政策;2015年起,开始深入研究新高考改革,包括选科和赋分的相关数据、志愿填报方式的变化、全国各地高考改革的进展等;2017年起,笔者搭建高考研究群,供各年级家长相互交流。作为两届中国教育在线学业大赛的决赛评委,笔者也长期关注全国各地的升学政策,参与全国性的学业规划师行业交流。笔者不仅为学生和家长提供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还一直致力于高考数据分享、升学研究和数据分析等课程,以期能服务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让他们在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能更多地参与决策,甚至自主决策。
通过常年与历届学生家长的接触,笔者深深体会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普及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第一,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大的知识系统,包括院校、专业、各种升学方式(招生项目)、招录规则,而且这些知识非常分散。学生和家长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科学地理解数据与资讯,科学地做出决策。但大部分家长要忙于学生的备考保障,再面对如此庞大而分散的知识系统,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到这些信息,实在是力不从心。
第二,真正有早研究、早受益觉悟的家长只是一部分。学生到了高三,家长才研究高考志愿填报和升学政策的,大有人在。而且,由于对学生实力缺乏认知,学生最终出分不在预期范围内,可报考的目标院校超出提前涉猎范围,高考从出分到志愿提交的时间又短,在志愿填报这个短短的时间里,学生和家长匆匆忙忙做出的决定,并不一定适合学生。
第三,网上的碎片化知识很多,但是不成体系,有些高报师可能经验不够丰富,或者不够了解学生,这些可能会影响家长和学生对相关信息的分辨及高考志愿填报的准确性,在多元升学方面,还可能导致学生错过有价值的升学机会。
第四,还有一些家长平时了解的知识不少,对院校、专业门儿清,对基本规则却糊里糊涂。这是因为,院校、专业的知识点相对独立,通过短视频可以很好地涉猎。但招录规则相对系统,很多家长没有耐心系统地学习,但这恰恰是影响学生和家长科学理解数据、科学决策、避免踩坑的拦路虎。
因此, 了解院校、专业和多元升学路径,掌握规则和填报策略,建立自己的判断能力,对学生和家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市面上,讲高考志愿填报的书虽然很多,但从实战出发,重点讲升学方式、招生规则、填报策略的书籍相对较少,而且大多讲得不深。这是因为,各省的招录规则、招生项目、计划投放都有差异。尤其2025年,山西、河南、陕西、四川、云南、宁夏、青海、内蒙古第一年进入新高考,往年的规则和策略很多都不适用,这就更需要参考其他实施方案相近的省份,了解它们的政策、实施情况和填报策略。
笔者结合多年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的实战经验,查阅了大量资料,并汇总了最新的政策和文件,希望编写一本从学生和家长的视角出发、以实战为导向的升学规划和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为全国的学生和家长服务,助力学生实现梦想。
本书不仅面向高三学生和家长,很多内容包括升学规划、院校和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适合高一、高二的学生和家长了解和学习,帮助他们对升学有科学的认识,并从选科、升学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早期规划和布局。
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书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努力重要,选择更重要。最后,祝广大学子梦想成真、金榜题名。
笔者
2024年9月于北京
扫码下载赠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