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项目的选择,需要结合考生的天赋和兴趣、目的(目标院校定位)、项目选拔特点。其中,考生的天赋和兴趣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缺少天赋和兴趣,即便经过训练,考生能够进入目标院校,入行后也很难获得竞争优势,就业、发展都会面临考验。
其中,表演、导演、播音与主持类专业,有天赋的考生是可以高中才开始学习专业的。其他专业,如果以专业艺术院校为目标,考生都应该在更低年龄段展现出天赋,并坚持系统训练。
名校的音乐表演类专业,考生必须长期坚持高水平训练,但录音、配乐类专业,有天赋的考生,如果有音乐基础,统考能轻松过的,可以从高二起准备校考。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24年以后,对考生高考文化课的成绩要求提高,部分艺术院校对文化课要求较高的专业,校考打分时,也会综合考虑考生的文化课成绩。文化课成绩太差的,对部分专业的校考合格证的获取也会有负面作用。
以校考为依据的专业,要求考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因为这些专业要拼考生校考的全国排名,竞争非常激烈,对高考成绩有很大影响。一旦校考没有达到预期名次,由于高考备战受到影响,高考可以进入的院校也会降档。而校考拼下预期名次,如果考生高考文化课没有过线,也将失去资格。总之,报考这类专业,失败的代价是很大的,考生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美术与设计类统考,含素描、色彩、速写(综合能力)三个科目,即便以统考合格为目标,也需要系统的训练,是几个项目中,统考备战是最花精力的。没有基础的高考生,至少要从高一着手训练,占用精力很大,考生要充分考虑文化课“掉分”的影响。
但美术与设计类的优点就是招生计划层次丰富,有很多公办本科的设计类专业可供选择。
音乐、书法、舞蹈类专业,同样也只适合有基础的考生,即便是街舞,也有很多专业的考核要点。零基础的考生,从高二下学期才开始抓,很难获得竞争优势,民办院校难度会低(视具体省份和院校而不同)。
2024年以前,一些省份的非美术类专业,不设省统考,只需要通过民办院校的艺术类校考就可以。但2024年以后,均需参加省教育考试院相应门类的艺术类统考。
其中,表导演(含表演、导演、服装表演)、播音主持类专业,如果考生仅仅是备战教育考试院的统考,并仅以合格为目标,最晚可以从高二升高三的暑假着手训练。但服装表演对人的先天条件有严格的要求。表演类专业虽然要求并不绝对(毕竟演员也需要丑角),但颜值高的,更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