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ibuprofen)是目前全球最为畅销的抗炎止痛药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了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和对乙酰氨基酚一起被认为是当今解热镇痛界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与对乙酰氨基酚不同的是,除解热镇痛以外,布洛芬还具有非常强的抗炎能力,可用于治疗多种关节炎等。那么,这样一个集解热镇痛抗炎等诸多“能力”于一身的药物究竟是怎么问世的呢?
20世纪50年代,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标准药物是阿司匹林和可的松。这两种药物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增强患者的活动能力。然而,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阿司匹林会引起胃痛、肠胃出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胃溃疡。可的松则属于类固醇激素,虽然见效快、疗效好,但长期给药也会引起严重副作用。
1952年,英国博姿纯药有限责任公司(Boots Pure Drug Company)在新任研究部门主任霍布戴(Gordon Hobday)的带领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组,并将研发重点逐步转移到风湿病等疾病上。在此期间,博姿公司研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重任就落在了斯图尔特·亚当斯(Stewart Adams)的肩上。
1923年,亚当斯出生于英格兰北安普敦郡。他16岁时便辍学来到博姿公司工作,在一家零售药房当学徒。三年的药剂师学徒经历,使得原本对未来十分迷茫的亚当斯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点燃了他对药学的浓厚兴趣。由于深感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亚当斯决意重返校园、继续学业。在博姿公司的资助下,他赴诺丁汉大学攻读药学学士学位。1945年,亚当斯本科毕业。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终告尾声,青霉素发现者刚刚斩获诺贝尔奖,发展势头正劲。亚当斯被安排到了博姿公司位于诺丁汉的青霉素工厂工作。不久,亚当斯发觉,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依然不足,无法支撑自己从事药物研发工作。他又一次选择了步入象牙塔给自己“充电”——进入利兹大学攻读药理学博士。
斯图尔特·亚当斯(Stewart Adams)
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学成归来的亚当斯又回到了博姿公司。而这一次,他被分配到的任务是寻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药物。
约翰·尼科尔森(John Nicholson)
当时,除了博姿公司,仅有默克和帕克·戴维等公司的部分团队在研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博姿公司的研发起点并不高。因条件有限,亚当斯所在的研发部门被安置在位于诺丁汉郊区的一栋老建筑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该研发部门就从诺丁汉市中心迁址于此,这主要就是为了防止在战争中被轰炸。在这栋维多利亚式建筑里,房子的前厅就是亚当斯的实验室,而储藏室则被他的技术人员当作了办公室。在回忆这段经历时,亚当斯说道“虽然条件不尽如人意,但那段时间无疑是布洛芬研究项目最重要的六年”。
在如此简陋的科研条件下,亚当斯以阿司匹林为起点,寻找一种抗炎效力强于阿司匹林、毒性小于保泰松的“超级阿司匹林(super aspirin)”。亚当斯、科林·伯罗斯(Colin Burrows)和约翰·尼科尔森(John Nicholson)博士在前人的科研基础上改良了紫外线红斑测定法,以此方法来测定药物的抗炎活性。
随后,研究团队合成了600余种化合物,并对这些药物进行了药效的筛选。1958年,他们最终确定了抗炎能力两倍于阿司匹林的BTS 7268和抗炎能力是阿司匹林的6~10倍的BTS 8402进行临床试验。但是,最终试验结果表明BTS 8402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毫无效力。研究一度陷入了困境。
随后,研究团队又合成了一批化学结构改造后的化合物,经活性筛选后,被命名为BTS 10335和BTS 10499的化合物被证实可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是,这两种化合物副作用比较大,都会引起皮疹。而另一种被寄予厚望的候选化合物BTS 11654(异丁芬酸,ibufenac),虽在临床试验中被证实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也不会产生皮疹,却在一些长期使用它的英国患者中产生了显著的肝毒性。
几年的研究再度走进了死胡同,但是亚当斯团队仍未放弃,他们决定将注意力重新聚焦在之前放弃的苯丙酸上。
1961年一天夜里,亚当斯与朋友外出饮酒,放松身心。第二天,他感到头痛难耐,而他又被安排在当天第一个作演讲汇报。情急之下,他服用了团队新研发的600毫克化合物对异丁苯丙酸。令人惊讶的是,宿醉的头疼症状竟大为缓解。亚当斯激动地意识到,一种新型止痛药即将问世。
1962年,博姿公司申请了对异丁苯丙酸的专利。1965年10月,异丁苯丙酸进入临床试验。在对12名患者进行双盲试验后,该化合物被证明有较好的抗炎能力,被选中进入更为广泛的临床试验。4年后,博姿公司以Brufen品牌在英国市场上推出了抗风湿处方药布洛芬。
后来,布洛芬还被证实可以有效治疗轻、中度疼痛,如牙痛和痛经。1980年,全世界平均每天有250万名患者服用布洛芬治疗。1983年,布洛芬成为继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后,首个被英国引入市场的非处方止痛药。次年,布洛芬在美国也成为非处方药。这是布洛芬的辉煌时刻,代表着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而在当时,全球处方药转变为非处方药的情况极为罕见。
现在,布洛芬仍广受全球患者的追捧。据博姿公司的数据,2015年该公司平均2.92秒就会在英国地区售出一包布洛芬,该药在英国的销售额超过1.5亿英镑。
布洛芬的化学结构式
在研发布洛芬的过程中,亚当斯团队累计对1500余种化合物进行了试验,有4项最终进入临床试验的化合物被证实无效。经过长达15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无数次药物合成和动物模型实验后,才最终获得了成功。
到今天,布洛芬已经被研制成片剂、胶囊剂、注射剂、颗粒剂、凝胶剂等多种剂型,以满足患者们对于缓解不同类型疼痛的需求。布洛芬为数以亿计的患者缓解了疼痛,改善了患者们的生活质量。现有研究还表明,布洛芬或许还可以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概率,降低结肠癌、乳腺癌的危险性,在科研与临床应用中都具有可观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