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古筝演奏技法训练

一、古筝演奏技法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旨在打好基本功。俗话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好基础是提高古筝演奏技艺的第一步,许多知名筝家每次在演奏前都要先练练指法,既达到热身的目的,同时又能找找感觉。许多筝曲往往包含了左、右手的数十种指法,无论哪一种指法演奏不到位或出错,都会影响筝曲意境的表达,难以体现筝曲的原曲原貌。练习古筝贵在坚持不懈,长期不练就会导致动作生硬,快不起来,形成恶性循环更为可怕。无论初学者还是专业的古筝演奏者,都应重视加强技法的基础训练。只有做到勤学苦练,才能熟练掌握演奏技法要领,从而灵巧自如地演奏韵味独特的传统筝曲和技巧复杂的现代筝曲。

基本功很重要,但很多习筝者往往会问:是以曲代练好,还是基本指法单独练好?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涉及众多因素,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要看习筝者处在哪一个学习阶段

若是古筝初学者,每天都必须抽出一定时间反复多遍地专门单独练习基本指法,练习和掌握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以曲代练,但主要时间和精力还是应该放在指法练习上,直到能够真正定型为止。即使是学习了好几年的古筝爱好者或专业学生,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专门进行基础训练,只不过这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是业余爱好者,建议将两者结合起来练习,既能增强练习兴趣,又能检验练习效果;但如果是古筝专业学生,最好还是坚持每天严格地进行基本指法练习。现在一些新筝曲中新指法不断出现,不能机械式地只练基本指法,而是要在练习中有所感悟;若是已经从事古筝专业数十年的人员,一般来讲指法练习只是巩固基础,要视自己的情况以曲代练,练习一些比较生疏的指法即可。

(二)要看练的是哪种指法及属于哪个流派的筝曲

这里仅以古筝大指摇这一难度较大的技法训练为例。

1.了解各种大指摇的练习方法要点

(1)传统托劈大指摇 多用于传统筝曲中的河南筝曲和山东筝曲,如《汉江韵》《苏武思乡》《四段锦》《庆丰年》等。其练习要点是:将全身的力气集中在右手大指上,而且要有音头,指甲触弦可以稍微深一点。其力度较大且音色偏拙,余音不会太长,演奏者在训练过程中应多用巧劲儿,将音色处理好。

(2)扎桩大指摇 多用于传统的浙江筝曲,又名武林筝曲,如《海青拿鹤》《将军令》《四合如意》《云庆》等。其练习要点是:注意多运用手腕力量,指尖触弦时不要让指甲触弦太深,大臂和肘关节放松,不要有意地撑起来。它的力度适中且音色偏细,频率很快,演奏者在训练过程中应顺着惯性,尽量将音色处理柔和。

(3)悬腕大指摇 多用于现代派筝曲,如《溟山》《西域随想》《西楚霸王》《蜀籁》等。其练习要点是:不要压手腕,不以前一根弦或后一根弦作为支撑点,手腕和第一关节用力要均匀,指尖触弦时,不要把肘关节翘起来。它的力度适中且音色可以自由变化,频率不是很快,演奏者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平衡。

练习大指摇时,首先应明确要领,不论练习哪一种技法,应做到托与劈力度均衡一致;其次应做到由慢渐快,一开始练习时要静下心来,把慢练的过程分解和延长,熟练掌握要领后再加快频率;最后应注重比较,充分集中听觉,比较频率和密度。值得注意的是,训练过程中不能用蛮力,应注意放松,始终做到大臂自然下垂,小臂呈水平状态,方可使音色绵长而有透明度。运用大臂与小臂的巧劲儿,配合指类和手腕发力,余音的长短取决于力度的大小与手腕放松的程度。

2.掌握古筝大指摇练习过程的要领

广大习筝者都有同感,摇指学起来难,练起来更难,尤其右手大指摇,因演奏中运用最多,更是如此。所以在具体练习中,要把握好“准”“勤”“活”“静”的四字要领。

(1)准 要求习筝者一开始学习时要把功夫下在准确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上。比如:认真观察并找准触弦点、着弦点,科学理解弹片触弦时与琴弦之间的方向和角度,努力把握好托劈的力度、频率等,不能在一开始学习时就养成孤僻动作,否则纠正起来十分困难。

(2)勤 要求习筝者注重刻苦练习,完全掌握摇指技法一般需要持续练习2~3个月的时间。初学时,每天都应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专项练习。摇指练习比较枯燥,不流一定的汗水,不感受一定的疲劳,很难练习好大指摇。

(3)活 要求古筝教师结合习筝者个体情况灵活进行施教,摇指的技法是基本的,但不是僵化的,每个习筝者的天赋、基础和乐感等都不一样,每首筝曲的摇指体现的旋律也不一样,应注重因材施教、因曲施教。

(4)静 要求习筝者能够静心练习,从心态上讲,学习大指摇与学习一首完整的古筝乐曲是一样的,成功的要诀是心静,练习时需要聚精会神,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要想缩短练习过程,并保证训练质量,练习者应遵循摇指的基本方法和原则,集中一段时间单项训练,仔细辨听托与劈的力度和音色,找出触弦的角度,弹劈时食指用力,弹托时大指用力,动作不能超过前、后两根弦,应盯着手型慢练,发现手型“走样”时要及时调整。如果出现反复情况不应气馁,应继续保持状态和延长训练时间,有时也可以加大训练强度。如果习筝者已找到一点感觉,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持之以恒,直到定型为止。

3.练习大指摇后的巩固方法

在练习者掌握并熟悉古筝大指摇的基本方法后,需要人为地控制音色与力度,并且每天应抽出固定的时间来进行强化。应在一日内持续三次,每次不间歇地摇3~5分钟。经验告诉我们,练习时边摇边考虑几个有关问题会对学筝有所帮助。认真盯着自己的手型,思考是否摇着摇着手腕就塌下去了?是否摇着摇着肩膀就累得向右倾斜了?是否摇着摇着指尖就放松了?是否摇着摇着指密度就变稀疏了?如果能积极地配合与强化,古筝大指摇的速度与密度在练习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巩固了。同时,在具体筝曲的练习和演奏中,应认真体会摇的过程中音乐的旋律,注重边摇边感受音乐表现力。

综上所述,练好古筝大指摇有难度,需要练习者自身勤奋思考。与此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古筝大指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与定位,我们应站在课程的理论高度,科学地对它进行剖析、分解,注重科学借鉴其他乐器的摇指经验,启发习筝者的主观能动性。

4.推进古筝演奏技法创新

“名指扎桩四指悬,勾摇剔套轻弄弦,须知左手无别法,按颤揉推自悠然。”这首诗是传统古筝演奏技法的真实写照,反映的是传统技法中右手弹弦、左手按弦,用右手弹拨筝弦演奏旋律,左手在码外弦段上以按、颤、揉、推等技法补饰旋律,左手的吟揉滑按达到“以韵补声”的目的。但这毕竟是古筝传统的演奏技法,经过悠久的历史洗礼,古筝演奏技法已经经历了从简单的弹拨按弦到复杂的按、颤、揉、推等技巧,从单手的简单弹拨到双手的复杂配合的转变。现代技法中的指序弹法、双手轮指、双手摇指、敲击琴弦琴板等,是在充分借鉴和吸取中外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发展的,使古筝的表现力有突破性的飞跃。“轻拂宛如行云流水,重扫势若山崩海啸”,正揭示了当代古筝演奏技法表现出来的魅力和气势。

古筝演奏艺术对技法要求很高,可以说是一门大学问。尤其随着现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不断创新,演奏的难度必将越来越大,没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作支撑,不经过数年坚持不懈的专门训练,是不可能演奏出一首完美的现代乐曲的。比如,《彝族舞曲》要求轮指像摇指那样密集均匀,《云岭音画》要求双手轮指、双手摇指交替并用,等等,只有经过长期专门的技法训练,才能完美地演奏好这类难度较大的筝曲。还比如,指序弹法就是目前比较难的一种技法,它是专门用于弹奏特殊音列和快速多变的旋律,要求弹弦的手指不再局限于右手的大指、中指、食指三指,而是双手的十个手指,强调手指的功能和独立性,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筝曲的表现力。现代筝曲丰富多彩,技法日新月异,需要努力掌握科学的指法处理方法和相应的技巧。随着古筝曲目题材日益广泛,演奏技法将会进一步完善创新,筝曲的表现手段将会更加丰富。对于古筝演奏者来说,在古筝技法练习上永远不能自满,要下大力气实现技法的纯熟和动作的自如,乃至多勤学思考,促进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

二、提高筝曲练习效率的途径

掌握古筝演奏技法的基本要领之后,可以根据情况进入筝曲的练习阶段,筝曲的练习是对基本技法训练的一种检验,但它又高于基本技法训练,包括综合运用各种技法、识谱记谱和调节学习情绪等。

1.明白筝曲练习的重难点

练习筝曲首先必要明确目的,弄清楚重难点。练习前应先思考:这次练习的技法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主要应解决哪些问题?教师在授课中强调和提示了什么?乐曲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内容和体现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针对这些问题,拟定一个达成练习目的的详尽的时间和进度计划,逐个问题地加以解决,这样就能避免筝曲练习的机械和盲目性,增强练习的主动性、针对性。

2.多种练习方式相互促进

一种是默练,靠内心体验,按照乐曲的速度、强弱、表情等细节在头脑中想象性练习;另一种是视谱练习,就是把每个音、每个节奏都弹得准确无误;再一种是背谱练习。在筝曲学习中,应将这三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练习,练习前要多加强默练,通过想象式的默练,增强乐谱的记忆力和找出自己在练习中的薄弱环节,还能加强对乐曲的理解和丰富音乐的感觉。通过了练习前的默练后,应当进行认真仔细的视谱练习。待视谱能完整地演奏该乐曲时,即可进行背谱练习。为了保证准确无误,在能够背谱演奏后,应再次视谱练习,从中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

3.练习注重慢快结合、轻重结合

慢快结合要视乐曲情况而定,在练习到速度快、技巧又较复杂的乐段、乐句时,有必要把速度放慢至 练习。在练习技巧并不复杂的乐曲时,就可以适当快练,提高对灵活度的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是:慢练与原速演奏相结合。在学习一首新作品初期,一旦完成了指法、节奏时,就得考虑正确的速度要求。一些技巧较复杂的乐句通过慢练,确定了指法的正确和协调了左右手动作后,就应该开始用原速进行练习。力度关系到音乐层次的拿捏,轻重结合主要是要做到“重发轻随”,掌握好弹奏中轻重的变化。要遵循一般规律,如重勾对应轻托,重托对应轻勾,尽量避免使用同样的力度。从开始接触古筝时,就应该确定一种比较高的要求。自己练习就应练习手指对于力度的控制,从而为以后乐曲的处理、拿捏打下基础。

4.经常总结思考、温故知新

在筝曲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复习旧知识,多加强总结与思考。复习旧曲不但可以为自己积累大量的表演曲目,还能够训练和提高记忆能力。通过复习,可以从那些旧曲目中得到新的体会和认识,查找弱项和不足,从而在演奏的技术能力上、乐曲的理解能力上不断得到提高。如即使是初学者都不会在意的山东板头曲《凤翔歌》,是一首仅有二十几个小节的小曲,可其中的上下滑音就有近三十个。怎样才能使滑音的滑动过程圆润,并能真正地认识到这是一首绝好的滑音的练习曲?这种演奏能力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好的,只能通过温故知新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ZhQuNeXUzYubqeWDAWrsYUEOYAcmrX2YQC4wYQN89N3ikydlEp2XkktpnwABWYv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