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各方力量抵抗

黄显声的抗争

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黄显声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他深知,一场大战即将来临,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黄显声开始着手整顿警政。他对警察队伍进行了全面的审查,清除了那些贪生怕死、心怀二意的警察,选拔了一批忠诚勇敢、有爱国情怀的人加入警察队伍。他还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和训练计划,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训练场上时,警察们就开始了紧张的训练。黄显声亲自在一旁指导,他的眼神犀利而坚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大家要记住,我们是警察,更是中国人。保卫国家,是我们的职责!”黄显声大声说道,声音在训练场上回荡。警察们听了,士气大振,训练更加刻苦了。

为了增强警察队伍的战斗力,黄显声还积极发放武器。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购买了大量的枪支弹药。他把这些武器分发到各个警察分局和派出所,让警察们有足够的装备来应对可能的危险。

“有了这些武器,我们就更有底气和日本人对抗了!”一个警察兴奋地说道。

“没错,我们要让日本人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另一个警察附和道。

除了整顿警政和发放武器,黄显声还非常重视情报工作。他派出了大量的情报人员,深入到日本关东军的驻地、军事设施附近,搜集日军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作战计划等情报。情报人员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虎穴,为黄显声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

“报告黄处长,据情报显示,日军近期可能会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个情报人员匆匆赶来,向黄显声报告。

黄显声皱了皱眉头,说道:“知道了,继续密切监视日军的动向。”

1931 年 9 月 18 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了。当晚,日本关东军突然向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黄显声得知消息后,立刻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他迅速赶到了沈阳市公安局,召集警察们开会。

“兄弟们,日本人已经动手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从现在起,全体警察听我命令,坚决抵抗日军的侵略!”黄显声大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愤怒。

“是,坚决抵抗!”警察们齐声高呼。

然而,由于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警察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些警察开始犹豫了,他们担心抵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黄处长,上面要求我们不抵抗,我们该怎么办?”一个警察小心翼翼地问道。

黄显声拍了拍桌子,愤怒地说道:“什么不抵抗?这是卖国的政策!我们是中国人,保卫国家是我们的责任。谁要是再提不抵抗,我就军法处置!”

警察们听了黄显声的话,打消了顾虑,纷纷表示愿意听从他的指挥,与日军战斗到底。

黄显声迅速组织警察们在市区内设置了防线,准备迎击日军的进攻。当日军的部队进入市区时,警察们立刻开火,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打,给我狠狠地打!”黄显声在阵地上大声指挥着。警察们奋勇杀敌,子弹像雨点般向日军倾泻而去。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倒地。

然而,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警察们渐渐有些抵挡不住了。日军的增援部队不断赶来,他们的火力越来越猛。

“黄处长,我们的弹药不多了,怎么办?”一个警察焦急地问道。

黄显声看了看四周,说道:“节省弹药,等日军靠近了再打。同时,派人去后方调集弹药。”

就在这时,日军的坦克出现在了街道上。坦克的炮火猛烈地轰击着警察们的防线,许多警察被炸伤炸死。

“快,想办法对付坦克!”黄显声大声喊道。

警察们迅速找来炸药包,试图炸毁日军的坦克。但坦克的装甲非常厚,炸药包的威力有限,很难对坦克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在激烈的战斗中,警察们伤亡惨重。黄显声知道,再这样坚持下去,警察们将会全军覆没。于是,他果断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兄弟们,保存实力,我们先撤退。以后还有机会和日本人算账!”黄显声说道。

警察们在黄显声的带领下,边打边撤。他们穿过一条条小巷,终于摆脱了日军的追击。

黄显声并没有因为这次撤退而放弃抵抗。他带领着警察们转移到了锦州,继续组织抗日力量。他联络了一些爱国志士和民间武装,组成了一支抗日队伍。他们在锦州地区开展了游击战争,不断地打击日军的侵略。

“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把日本人赶出中国!”黄显声坚定地说道。在他的带领下,抗日队伍的士气越来越高,他们的行动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东北抗联的崛起

“九一八”事变的枪声,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东北大地,也砸醒了无数爱国志士的心。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豪杰,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组建抗日武装、抗击日寇的艰难征程。

杨靖宇,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在事变后迅速行动起来。他深入到山林之中,走村串户,向百姓们宣传抗日的道理。在一个破旧的小村庄里,杨靖宇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对着围拢过来的村民们大声说道:“乡亲们,日本人占了咱们的土地,杀了咱们的亲人,咱们能眼睁睁地看着吗?不能!咱们要团结起来,拿起武器,和他们干!”他的声音激昂有力,充满了感染力。村民们听了,纷纷点头,眼中燃起了愤怒和希望的火焰。

很快,杨靖宇就组建起了一支抗日队伍。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武器也很简陋,但每个人都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他们在山林中神出鬼没,不断地打击日军的运输队和小股部队。

一次,杨靖宇得到情报,有一支日军运输队要经过一条山谷。他立刻带领队伍埋伏在山谷两侧。当运输队进入山谷后,杨靖宇一声令下:“打!”顿时,枪声、喊杀声回荡在山谷中。战士们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日军。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乱作一团。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抗日队伍成功地截获了运输队的物资,还消灭了不少日军。

赵尚志也是一位抗日名将。他性格刚烈,作战勇猛,被东北的父老乡亲们称为“北国雄狮”。“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他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

在一次战斗中,赵尚志带领的队伍被日军包围在了一片森林里。日军人数众多,武器精良,形势十分危急。赵尚志沉着冷静,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然后对战士们说:“大家不要慌,我们利用森林的掩护,和他们打游击。”他带领战士们分成几个小组,在森林中与日军周旋。他们时而从这个方向打一枪,时而从那个方向扔一颗手榴弹,把日军搞得晕头转向。经过几天几夜的战斗,赵尚志带领队伍终于突出了重围。

赵一曼,这位巾帼英雄,在“九一八”事变后告别了家人和年幼的孩子,奔赴东北抗日前线。她带领着一支游击队,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有一次,赵一曼的游击队在一个村庄附近与日军遭遇了。双方立刻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赵一曼身先士卒,她手持双枪,左右开弓,打得日军纷纷倒地。在战斗中,赵一曼不幸受伤,但她依然坚持战斗。她对战士们说:“同志们,我们不能退缩,我们要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战斗到最后一刻!”战士们听了,士气大振,更加奋勇地杀敌。

在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将领的带领下,东北抗联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他们的队伍从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了数万人。他们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山林到平原,从乡村到城市,到处都有他们抗日的身影。

东北抗联的战士们不仅要与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还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在寒冷的冬天,他们没有足够的棉衣和食物,只能在山林中忍饥挨饿。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依然坚持战斗。

东北抗联的战斗成果也是显著的。据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达10 余万次,牵制了 76 万日军,消灭侵略者 18 万。他们的英勇战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为光复东北、取得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民众的自发抵抗

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东北大地之时,不仅有爱国军警和抗日武装奋起抵抗,东北的普通民众也以自己的方式,勇敢地站在了抗击日寇的前线。其中,沈阳“九君子”冒死搜集日本侵华铁证的事迹,更是可歌可泣。

“九君子”分别是爱国律师倪汝棻、东北大学教授巩天民、医师刘仲明、银行经理张韵泠、报馆编辑毕天民、商人于省吾、教育界人士马亮、职员郭维城和卢广绩。他们深知,要让全世界了解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就必须有确凿的证据。于是,他们秘密组成了一个小组,开始了艰难而危险的搜集证据之旅。

一天深夜,巩天民和刘仲明悄悄地来到了一家被日军占领的医院。医院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阴森恐怖。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日军的巡逻队,潜入了医院的档案室。

“快,我们得抓紧时间。”巩天民低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紧张和坚定。

两人迅速地翻找着档案,希望能找到有关日军暴行的记录。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他们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赶紧躲到了柜子后面。

脚步声在档案室门口停了下来,一个日军士兵嘟囔了几句,然后转身离开了。巩天民和刘仲明这才松了一口气,继续寻找证据。

“找到了!”刘仲明兴奋地小声喊道。他手中拿着一份档案,上面详细记录了日军在医院进行人体实验的罪行。

“太好了,这可是重要的证据。”巩天民说道,小心翼翼地把档案放进了怀里。

然而,他们的行动并没有那么顺利。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他们多次遭遇日军的搜查和追捕。有一次,倪汝棻在一家书店搜集资料时,被日军发现了。

“你在干什么?是不是在搜集反日证据?”一个日军军官恶狠狠地问道,手中的枪指着倪汝棻的脑袋。

倪汝棻镇定自若,说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买书人,你们不要冤枉好人。”

日军军官不相信,开始搜查倪汝棻的身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张韵泠突然出现了。他装作是书店老板的朋友,和日军军官周旋起来。

“太君,他真的是我的朋友,来买书的。您看,这里都是书。”张韵泠一边说着,一边把书架上的书翻了翻。

日军军官看了看,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这才放下了枪,带着士兵离开了。

“谢谢你,张兄。”倪汝棻感激地说道。

“不用客气,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要互相照应。”张韵泠说道。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九君子”终于搜集到了大量的日本侵华铁证。他们把这些证据整理成册,秘密送到了国际联盟调查团手中。这些铁证,让全世界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也为中国的抗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除了“九君子”,东北的普通百姓也以各种方式支持着抗日斗争。在一个小村庄里,村民们得知抗日队伍缺少粮食和弹药,纷纷主动拿出自己家里的粮食和仅有的几支猎枪。

“孩子们,你们为了保卫咱们的家乡,和日本人拼命,我们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打仗。这些粮食,你们拿去吧。”一位老大爷说道,把一袋粮食递给了抗日队伍的战士。

“大爷,这是您家的口粮,我们不能要。”战士们推辞道。

“别啰嗦了,拿着吧。没有你们,我们哪有好日子过。”老大爷把粮食硬塞到了战士们的手里。

还有一些百姓,主动为抗日队伍传递情报。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日军的封锁线,把日军的兵力部署、行动路线等重要情报送到抗日队伍手中。

“队长,我打听到了,日军明天要从这条路上经过,他们有一个运输队,护送的兵力不多。”一个年轻的村民气喘吁吁地跑来,向抗日队伍的队长报告。

“好,这是个好机会。谢谢你,兄弟。”队长拍了拍村民的肩膀。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打跑日本人,让我做什么都行。”村民坚定地说道。

在东北这片土地上,普通民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团结。 +bQlfpQXuEKUeoLQPYOc3Mv8h7hd1cO15jNBQkuDzO6UJ4t6DXXhYT2+fCZCvw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