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渡黄河攻积石,一代天骄部众入河湟

攻积石,破西宁、洮、河三州

1219年,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进行了蒙古大军的第一次西征,大军所至,所向披靡,灭西域花剌子模,攻破中亚各地。1225年西征结束,蒙古军越过葱岭回师东返。从1226年起蒙古军集中兵力攻打雄峙西北的西夏王国。在这以前,蒙古曾多次用兵西夏,至此时,蒙古攻灭西夏的战事已经费时20余年。

蒙古军采取以围城打援的战术击溃西夏主力军,最后长驱直入,围攻西夏都城中兴府(宁夏银川)。1226年春,先攻取了黑水城(亦集乃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后又取下甘、肃等州,七月,攻取西夏应里(宁夏中卫)等县,十一日,取灵州(宁夏灵武)。到1227年春,中兴府已成孤城,旦夕可下。与此同时,蒙古军又不失时机地渡河南攻金国所属陇右地区。成吉思汗在留一支兵继续围攻西夏王城中兴府的同时,自己从盐川率军南下,指挥部队渡黄河、攻积石州,然后攻取临洮等地,他打算当年在六盘山避暑。

根据当时的军事和地理形势推断,蒙古人渡黄河的地点应当在古临津渡。古临津渡的北岸为今青海民和县官亭,南岸为今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大河家之西不远处即是积石关,西夏所辖积石州城即在关前。积石关控扼积石峡,形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古临津关渡河后控制关津险要,可以西攻积石州,南攻河州(甘肃临夏)、洮州(甘肃临潭),威逼临洮府。

蒙古军渡过黄河以后,其部将按竺迩千户率先登城,攻破了积石州。然而蒙古军士进驻积石城后,竟数万人患上了传染病。西夏得知这一消息后,暗自窃喜,谋划出兵袭击,夺回积石州。然而,早在前一年蒙古军攻取灵州时,蒙古将士们纷纷争相掠取金帛和女子,唯独丞相耶律楚材尽收各种书籍和大黄药材。此时,耶律楚材携带的大黄如雪中送炭,派上了用场。蒙古军士服用大黄后,很快便安然无恙,迫使夏兵不敢轻举妄动。

蒙古军攻取积石州后,主力军又接着攻打军事重镇临洮府,“二月,破临洮府”。之后分兵进攻,三月份分别攻取金国的河州、洮州和西夏国的西宁州,即“三月,破西宁、洮、河二州” (据《元史》卷一《本纪一》,洮、河、西宁各为一州,“二州”疑为“三州”之误)。从此以后,西夏和金国在今青海的势力被蒙古国所取代。

迁民云京,青海人落户山西

蒙古军士攻占西宁州等地以后,于1227年6月尽克西夏所属城邑,同时攻取金国所属领地。历经兵事战乱后的各个城邑一片狼藉,大兵所过,如风卷残云。当时的蒙古贵族热衷于劫掠人口和财富,他们认为“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对西宁州等地一不派官置守、安抚流亡;二不派兵镇戍、把守城池,而是“惟事进取,所降之户,因以予将士”。 因此在成吉思汗和窝阔台两朝时期,尚没有蒙古人直接留居青海,只是因征战的需要,一些蒙古人进入青海地区,但他们都并没有在此做太多的停留,战争一结束就匆匆撤走了。

也因如此,这里的百姓有许多变为驱口(即奴婢),有的被迁往云京,有的寄留本地。云京,即今山西大同,原为金国的西京城,1211年被蒙古攻占后,成为蒙古军南进的重要基地。蒙古人迁西宁州民于云京的这段历史在《元史·刘容传》中有记载:“刘容字仲宽,其先西宁青海人。……西夏平,徙西宁民于云京。容父海川,在徙中,后遂为云京人。” 由于刘容喜好读书,从而博览群书,颇有才气,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他曾经被任为国师,在元廷东宫侍奉皇太子,一生历任中书省掾、秘书监、广平路总管等。刘容为青海人任职于元朝廷的高官之一,由于刘容的仕途发迹,史书中才留下了迁西宁州人于云京的记载。 XFcRniQeDcaqOqYNEe7F6b9NvRPZWOAIy1RnIYlFT4htvdk7XIGXKQyvWpzoy1Q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