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富士为苹果大类,包括响富、烟富8号、神富6号、烟富3号等系列。富士苹果的特点是个头比较大,果实全身通红,形状比较圆实,果肉比较紧密、清脆爽口。苹果期货要求是红富士。
寒富:寒富苹果是由我国选育的一个超级抗寒的富士系苹果品种,是目前最抗寒的富士系苹果品种,它的母本是东光苹果,父本是富士苹果,杂交后选育出了“寒富”苹果。寒富苹果硬度和糖度较低,虽然是富士,但是并非红富士,不能用于期货交割。
光果:也称无套袋苹果、阳光果,指在苹果生命周期中不对它进行人工干预,自然条件下完成生长过程的苹果。这种苹果一般外表色泽度差异较大,果皮硬,食用的时候需要削皮。削皮一方面是因为果皮硬,另一方面是有可能存在农药残留。光果的质量较差,达不到交割要求。
膜袋苹果:指的是在苹果刚褪花成果的时候,人为地给每个苹果套上一个密封的塑料袋,把这个苹果整个包住绑死,这个苹果从此以后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在这个塑料袋里生长,直到它成熟被摘下销售到客户手中都包着这层塑料袋。套上这个塑料袋的作用在于使它在整个生命中避免虫害、免生果锈、避免果面上接触到农药而导致农药残留。所以这种膜袋苹果在食用的时候就可以不削皮了,但是这种果皮的缺点还是略硬且厚,口感不够上佳。
纸+膜袋苹果:指的是在膜袋苹果的基础上,在苹果已经基本长大成型,但还没有开始变色的时候,在塑料膜袋的外层再给苹果包上一层不透光的纸袋,以保护果皮的脆嫩。当下的果园基本上是按这种模式操作的。
与膜袋不同的是,这个纸袋并不会一直套在苹果上。苹果最后的变红是需要阳光照射的,所以在苹果最后生长环节的着色期,要把这些纸袋全部拆掉。刚拆掉纸袋的苹果,果面非常粉嫩。
纸+膜+晒字苹果:纸+膜袋苹果已经是苹果中的上品了,但还可以再多一道工序,产生苹果中的上上品——纸+膜+晒字苹果。在这种苹果刚刚被去掉纸袋的时候,第一时间在塑料膜袋外面再人工贴上一层字膜。这种字膜有多种字膜可选,如各种祝福语等。这种产品费时费力,且受众有限,2020年以后比较少见了。
奶油富士:红富士成熟以后不摘袋,套着袋子在树上成熟,采摘时已经熟透,不用再接受阳光上色熟成。因其后期不易存储,浪费大、成本高,产区并不流行。
冰糖心:因其靠近果核部果肉糖分堆积成透明状,故称为“冰糖心”。冰糖心苹果并不是一个特别品种,不具备想象中的遗传特性,而是苹果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俗称水心病、蜜果病、糖蜜病,主要发生在果实成熟后期以及储藏时期,横切一刀,便可见。最早推出冰糖心苹果的是我国新疆的阿克苏地区,之后在四川大凉山、云南昭通、贵州威宁等地也开始兴起。
不正常的外来水分:果实经雨淋或用水冲洗后在苹果表面留下的水分,不包括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轻微凝结水。
成熟:果实完成生长发育阶段,体现出果实的色泽、风味等固有基本特性。
成熟度:苹果果实成熟的不同程度,一般分为可采成熟度(果实完成了生长和化学物质积累的过程,果实体积不再增大且已经达到最佳储运阶段但未达到最佳食用阶段,该阶段呈现本品种特有的色、香、味等主要特征,果肉开始由硬变脆)、食用成熟度(果实已具备该品种固有的色泽、风味和芳香,营养价值较高并达到适合食用的阶段,此时采收的果实可当地销售和短途运输)和生理成熟度(果实在生理上已达到充分成熟的状态,果肉开始变软变绵不适宜做储藏运输的阶段)。
果锈:由于外部环境或药害导致果皮细胞的不正常分裂产生木栓形成层,使角质层皲裂剥落形成的无光泽的暗褐色木栓化薄层或点状物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果锈主要成分为片状锈斑和网状浅层锈斑。片状锈斑是指果面上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不规整的浅褐色微粗糙的连片锈斑,网状浅层锈斑是指在果面上分布的平滑的网状浅层锈斑。
刺伤:果皮被刺伤或划破,伤及果肉而造成的损伤。
碰压伤:受碰击或外界压力而对果皮造成的人为损伤。轻微碰压伤是指果实受碰压以后,果皮未破,创面稍微凹陷,变色不明显,无汁液外溢现象。
磨伤:由于果皮表面受枝、叶摩擦而形成的褐色或黑色伤痕。磨伤可分为块状磨伤和网状磨伤,块状磨伤按合并面积计算,网状磨伤按分布面积计算。轻微磨伤是指细小色浅不变黑的瑕疵或轻微薄层,十分细小浅色的痕迹可作果锈处理。
日灼:果实表面因受强烈日光照射形成变色的斑块。晒伤部分轻微者呈桃红色或稍微发白,严重者变成黄褐色。
药害:因喷洒农药在果面上残留的药斑或伤害。轻微药斑是指点粒细小、稀疏的斑点和不明显的轻微网状薄层。
雹伤:果实在生长期间受冰雹击伤。果皮被击破及果肉伤者为重度雹伤;果皮未破,伤处略显凹陷,皮下果肉受伤较浅,而且愈合良好者为轻微雹伤。
裂果:表皮上开裂并深达果肉组织的果实。
裂纹:表皮上开裂,形成深达果肉组织的细小裂痕。
病果:遭受生理性病害(由不适宜的环境因素或有害物质危害或自身遗传因素引起的病害,主要有虎皮病、苦痘病、红玉斑点病、褐心病、水心病、缺硼缩果病、冷害、二氧化碳中毒等)和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引起的可传染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轮纹病、褐腐病、青霉病、绿霉病、红黑点病等)侵害的果实。
虫果:受苹小、梨小、桃小等食心虫危害的果实。虫果果实上面有虫眼,周围变色,幼虫入果后蛀食果肉或果心,虫眼周围或虫道中留有虫粪,影响食用。
虫伤:危害果实的卷叶蛾、椿象、金龟子等蛀食果皮和果肉所导致的虫伤。虫害面积的计算,应包括伤口周围已木栓化的部分。
容许度:人为规定的一个低于等级质量要求的允许限度。
等外果:品质低于二等果规定指标及容许度的果实。
大型果:果径相对较大的苹果品种,如富士系、元帅系及乔纳金等品种。
中小型果:除大型果品种以外的其他苹果品种,如华冠和粉红女士等品种。
果农:从事果树种植的农民或工人,既可以是自己种植苹果的农民,也可能是受企业或私营业主雇佣而从事果树种植这一工作的劳动者。
果商:主要是指那些从事水果收购、销售等商业活动的个人或企业,在水果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果商主要面向市场或者批发商,把产地的苹果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到市场,是产地销售苹果的重要渠道方。
代办:在商业领域,代办服务可能涉及帮助客户处理订单、安排物流、管理库存、与客户沟通等任务。这种服务可以减轻客户的行政负担,使他们能够更专注于核心业务。代办一般是苹果产地的当地人,熟悉果农种植苹果的情况,同时对果商的需求又比较了解,主要起到中介和牵线搭桥,以及为双方服务的作用。
统货:是一个商业用语,指不分质量﹑规格﹑品级,按统一价格购进或出售的商品。对于苹果而言,就是直接从树上摘下来,没有经过严格分类的苹果。有些地方误写为“通货”,但通货在经济学上指作为流通用途的一般等价物商品,也就是货币。
75果:横切面直径最大达到75毫米但是又未达到80毫米的苹果。果农货一般不看果实的高度和圆度,高端果对果形有要求。
高桩:苹果果形的描述语言,一般指非圆形,高度超过直径且比例较大的苹果。瑞香红就是典型的高桩苹果。
商品果:可以进行市场流通,作为商品销售的果实。对应到苹果,就是果形漂亮、色泽鲜艳,没有瑕疵的苹果。按照横切面直径大小,商品果可分为75果、80果、85果。也就是说,直径需要达到75~80毫米(不含80毫米),80~85毫米(不含85毫米)和85~90毫米(不含90毫米)的果子。由于决定苹果价值的不完全是果径,所以75~85毫米的苹果大小适中,价值最高。果径小于70毫米的一般称为小果,果径大于90毫米的一般称为大果。
特级果:果商销售苹果时,认为是最好的果子。其果径大于90毫米,没有任何瑕疵,是商品果中的上等货,满足一些高端消费需要。
半商品果:没有达到商品果质量要求,稍有瑕疵,但是品相较好的苹果。按照2008年国标要求,半商品果是没有达到优等品,但是又达到或超过二等品的苹果,在西北地区被称为半商品果。
一二级果:没有达到一等品,但是达到或超过二等品的苹果。在东部地区称为一二级果。
二三级果:没有达到二级标准,但质量明显好于三级果的苹果。
次果:即次品果,就是品质较次的果子,带(果)锈不带(黑)点。此类苹果没有达到半商品果的标准,西北地区称其为高次果,东部地区称其为三级果。
高次果:就是比高等差一点,没有统货质量好,但比次果稍微要好一点,商品果包装后剩下的苹果。西北地区称其为高次果,东部地区划入三级果。
下捡果:有问题的苹果,如存在虫害、黑点、冰雹、果锈等问题的苹果。东部产区有时候也叫四级果。
二次分拣:苹果在筛选时,超过一次分拣。
果农货:一般是按照果径分类的统货,除大小外无任何区分标准,好货、差货混在一起,一货一价。因此有“一二级果农货”一说。
果商货:在果农货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分类,标准则是根据当季苹果质量情况机动变化,如当年优果率高则标准较为严格,优果率低则较为宽松,销售时再根据买方要求精细化分类整理,整理费用一般情况下由买方承担。果商货分拣出来的一二级质量较高,基本达到国标一级或二级标准。
霉心病:又称心腐病、果腐病。这种病会导致落果、烂果,是当前苹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得了霉心病的苹果切开以后,中间已经发黑变质,不易存储。
一二刀:是东北地区对商品果的习惯叫法。
大盆:在山东部分地区上货量达到高峰的意思。
疏花:苹果树开花阶段,需要将多余的花摘掉,避免坐果太多。
疏果:苹果花开过以后,如果成功坐果的苹果太多,需要根据情况,摘掉多余的果子,保留质量好、形态好、发育好的果子。
定果:疏果完成后,留下质量较好的果子。一般还有二次定果,完成后可套袋。
坐果:植物授粉和受精后,子房受花粉分泌的生长素作用开始膨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果实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决定果实数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坐果率,即实际坐果数占总开花数的百分率,是衡量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指标。
座果:更多地被用来描述果实稳定下来的状态。在授粉和受精后,如果果实能够正常生长发育而不脱落,就可以说是座果了。座果率也是衡量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套袋:在水果生长过程中,为了避免水果被虫子叮咬,或者缩短生长周期,果农会给水果“套个袋子”,一方面提早上市,另一方面保留好的颜值,让果子的级别更高。也正因为套袋需要人工成本,增加了成本输出,且果子的级别高,所以这类水果上市后,价格自然也就高了不少。套一个袋子0.08~0.20元价格不等。
防雹网:在苹果优生产区,为了防止在夏季出现突降冰雹,果农所采取的一种防护措施。防雹网如果遇到大风或者大雪天气,需要及时收网,避免压坏果树。
开秤价:一般指晚熟一二级红富士商品果上市初期的市场收购均价,大致时间在9月底至10月初。西部报价比较早,东部晚两周左右时间。西部一般以75毫米为标准(有些地方也参考70毫米商品果),以陕西铜川和渭南主产区一带收购价或成交价为参考。东部以80毫米为标准,以山东烟台主产区一带实际成交价为参考。开秤价是果农和果商之间博弈的结果,果农要价高,果商收购价低,可能会导致开秤价波动区间偏大。因而经常出现高开低走、低开高走的不同预期。开秤价是当年苹果价格预期的重要风向标。
出成率:果农货挑选半商品或一二级商品果的百分占比。统货质量越高,出成率越高。
优果率:较好的苹果质量占比。较好的果子,一般是指商品果。优果率没有绝对标准,只是一个说法。在某些情况下,优果率基本等于商品率,也就是商品果在统货中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