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苹果的基本情况

一、历史悠久

苹果,古称“柰”(nài),是我国最重要的果树树种之一,泛指苹果、花红、海棠果(红果)、林檎等品种。湖北江陵楚墓中曾出土过柰核,证实了当时就有苹果的存在。《千字文》载:“果珍李柰,菜重芥姜。”其中的“柰”,就是苹果。

关于柰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之句。汉武帝居住的上林苑扶荔宫中,种植着许多植物,其中就有林檎。林檎得名据说是在苹果成熟的时节,其味道鲜美引得飞鸟来吃的缘故。晋代以前,苹果多被当作香料使用,食用较少。晋朝郭义恭在《广志》中说:“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为蓄积,谓之频婆粮。”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不仅记录了夏熟的“素柰”“丹柰”“绿柰”,也记录了“凉州有冬柰,冬熟,子带碧色”。明代王象晋《群芳谱·果谱》载:“光洁可爱玩,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美。”

今天大家熟悉的苹果,实际并非我国原产,而且输入也相当晚。我国的原生苹果特点是产量少、果实小、皮薄、味道甘美,但不耐储存,容易破损,因此在古代价格比较昂贵。现在我国广为栽培的苹果多是从西方引进的,其特点是果实大、味佳、耐储藏。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思将苹果从国外引入山东烟台,后来烟台成为中国苹果的扩散中心之一。

现代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东南部,中亚细亚乃至我国新疆。在公元前300年,古罗马学者加图已经对苹果的品种进行了记载。随后,罗马人开始栽培苹果,并嫁接繁殖。18世纪,蒙氏(Jean-Baptiste van Mons)及奈特氏(Tomas Andrew Knight)已利用自然杂交进行实生苗选育,逐步推广栽培。欧洲移民把苹果传入美洲后,在美洲又培育了不少新品种。日本在明治维新时代,从欧美引入苹果。此后,澳大利亚、非洲也相继引入苹果。近百年来,世界五大洲先后有了苹果栽培。

也有一说,苹果起源于哈萨克斯坦,在数千年前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开来。后来,罗马人将甜苹果从西亚带到了欧洲。

根据现代生物基因学研究,苹果是由野生苹果进化而来的。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上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现在市场上贩卖的苹果与红果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而苹果是一种有较好味道的古老物种。该新研究检测了从西班牙到中国的5个苹果种类的839个苹果样本的DNA片段,梳理了近来野生苹果与种植苹果的交叉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现代苹果最初是由亚洲野生苹果经过种植,进而进化而来的。但是,研究人员也发现欧洲红果——那些挑选出来的抗病、壮实,或有其他特性的红果——也为现代的种植苹果贡献了大量DNA。另外,研究人员在种植苹果的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遗传瓶颈(基因种类急剧缩小)迹象,这与那些早期种植的大麦、小米、小麦等农作物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食用价值高

苹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粗纤维,镁、硫、铁,铜、碘、锰、锌等微量元素,以及苹果酸、酒石酸、胡萝卜素,营养成分丰富,因食用人口多而被誉为“大众果”。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22年全世界的苹果产量为9584万吨。

苹果是一种低热量食物,每100克约产生60千卡热量。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能使皮肤润滑柔嫩。食用苹果还可以改善睡眠。据说西方著名作家大仲马,正是因为每天睡前吃一个苹果而治好了长期过度劳累导致的失眠症。食用苹果对记忆也有好处,又被人称为“记忆之果”。中医认为,苹果具有止泻生津、治疗呕吐、改善消化不良、控制高血压等功效。对于脾胃虚寒、长期腹泻和患有胃病的患者,苹果的天然果胶有保护肠胃黏膜的功效。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可以用苹果汁代替午饭或晚饭。实际上,苹果在压榨过程中,会使许多营养元素和大量纤维素流失;而纤维素可以清理肠胃,从而提供饱足感,更能起到健身作用,因此最好还是食用整个苹果。

苹果还可酿酒,起泡甜苹果酒是用苹果汁在封闭的容器中发酵而制成的。苹果酒的酒精含量低,在2%~8.5%,味道鲜美,可以作为宴会上的女性用酒。

苹果有一种品种叫蛇果,很多人误以为和《圣经》故事有关,其实蛇果最初进入广东时外包装名为“Red delicious apple”,即“美味的红苹果”,为了交流起来方便,果商将其音译为“红地厘蛇果”,后来简化为“蛇果”。苹果在中文中和平安的“平”同音,近些年也有人称其为“平安果”。因为苹果比较常见,英文首字母为“A”,所以苹果在某些场合也代指英文字母“A”。

三、品种种类多

苹果是一个古老的树种,如今世界上仍有7500多个苹果品种,但生产中广泛栽培的品种只有百余个。目前,我国用于经济栽培的苹果品种有20多个,主要有红富士苹果、红将军苹果、金帅苹果、乔纳金果、红星苹果、嘎啦苹果、国光苹果、红玉苹果、蛇果、青苹果等。有以早捷、贝拉为代表的早熟品种,以嘎啦、摩里士为代表的中熟品种,以富士、秦冠为代表的晚熟品种。其中,红富士在我国所有栽种品种中最具代表性,其果实拥有风味好、晚熟、耐贮等优点,备受市场青睐。根据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测算,目前,红富士种植面积占我国苹果种植面积的50%以上,产量更是在苹果总产量中占到了70%以上。不过,随着消费者和市场差异化的需求,多种新品种和高端类型相继出现,对苹果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影响。这里介绍一些常见的品种种类。

红富士苹果:其果树为落叶乔木,树高可达15米,栽培条件下一般高3~5米。果实体积很大,遍体通红,形状很圆,平均大小如棒球一般。原产于欧洲东南部,土耳其及高加索一带。随着中国红富士产量的不断上升,全世界红富士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红富士已成为世界苹果第一主栽品种。

红将军苹果:其果树为落叶乔木,叶子椭圆形,花白色带有红晕;生长势中等,比红富士稍弱;树姿较开张,萌芽率可达45.38%,高接树拉枝后萌芽率可达70%。果实近圆形,果个大,果形端正。

金帅苹果:其果树为落叶乔木,温带果树。金帅又名金冠,原产于美国,1910年首次由日本引入中国大连栽培。该品种适宜较冷凉少雨的地区栽培,以年均气温9℃~11℃、降水量700毫米以下最适。果实9月上旬成熟。

乔纳金果:果实较大,扁圆至圆形,单果重250克左右。果面平滑,底色黄绿,带橙红霞或不显著的红条纹,着色良好的果为全面橙红色,光照不足时着色不良。该品种在山东烟台栖霞市松山镇有大片的无公害种植基地。

红星苹果:该品种树体强壮、直立,枝粗壮,易形成短果枝,树冠紧凑,结果早,适宜密植栽培。果面浓红,色泽艳丽,果形高桩,五棱突出,外观美,香甜可口。主要分布于青岛市黄岛区、莱西市、平度市等地。

嘎啦苹果:果实中等大,单果重100~200克,短圆锥形。果面金黄色,阳面具浅红晕,有红色断续宽条纹,果形端正美观。果顶有五棱,果梗细长,果皮薄,有光泽。原产自新西兰,引进我国后,在我国大面积栽种。

国光苹果:果实为扁圆形,大小整齐,底色黄绿,果粉多。抗寒性强,在年平均气温7℃~12℃、无霜期130天以上、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深厚的自然立地条件下,均可栽培。

红玉苹果:幼树生长势较强,干性较弱,盛果期树冠开张,枝条柔软,易下垂。树体高大,树姿开张,冠内枝条较稠密,主干灰褐色,树皮有丝状裂;果面平滑,有光泽,无锈;蜡质中多,果粉中厚;果点小,灰白色或淡褐色,果顶处密,较明显。

蛇果:原产于美国,果实大,果顶有五棱状凸起,果桩高、果形美,棱部五棱明显,果色鲜红;果肉黄白色,肉质脆,果汁多,味甜,有浓郁芳香。

青苹果:乔木,高可达15米,多具有圆形树冠和短主干;小枝短而粗,圆柱形,幼嫩时密被绒毛,老枝紫褐色,无毛。花期为5月,果期为7—10月。适生于山坡梯田、平原旷野以及黄土丘陵等处,海拔50~2500米。原产于欧洲及亚洲中部,栽培历史悠久,全世界温带地区均有种植。

龙丰苹果:果实扁圆,平均果重50克左右,果实紫红色,果肉淡黄色,贮后由表向里变粉红,果汁量中等,甜酸适口,果实品质佳,最适食用期为10—12月,可贮至新年。 kmixtUB0RVH+wIAuTVeCHY1V0WP3NuzNLMOvkDR46xa6T2YHgTqcy0frO94qc1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