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胡德怀
胡德怀,男,汉族,中共党员,贵州灯谜联谊会总召集人,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委,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贵阳灯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1957年12月,胡德怀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受到祖辈传承和地方文化影响,从小热爱“猜猜子”。长大后,舅舅李培国对胡德怀的影响更为深刻,还成了胡德怀的谜友,二人经常相互出谜考对方,并一起欣赏灯谜佳作。久而久之,胡德怀逐步摸索出了一些猜谜制谜的方法,兴趣也更加浓厚。
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胡德怀考入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贵州省广播电视局工作。改革开放,国运昌,谜事兴,20世纪80年代,贵阳市的群众文化活动逐步活跃起来。1987年,胡德怀第一次参加了在贵阳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大型灯谜展猜活动,因为表现突出,引起了主持灯谜活动的老师的关注。从此,胡德怀便广泛活跃在省内外谜坛中,并更系统地钻研灯谜文化,多次在省内外谜事活动中获奖,同时获得“中国灯谜优秀射手”“金筑谜人”等荣誉称号。1988年7月2日,贵阳市职工灯谜协会正式成立,胡德怀为36名首批会员之一,并于1991年担任副秘书长,2011年4月担任贵阳灯谜协会会长,2014年担任贵州灯谜联谊会总召集人。其间,胡德怀带领协会组织和参与省内外谜事活动几十场(其中,每年一场全省灯谜联谊展猜活动)。2014年,胡德怀系统收集整理、主编出版了全国第一本民族文化专题灯谜集《民族文化灯谜大观》;2015年,主编出版了贵州第一本收集全省谜人谜作并包括灯谜源流、灯谜猜制、灯谜赏析、灯谜杂谈的综合性谜书《黔山文虎》。胡德怀及其灯谜佳作入选《中国当代灯谜艺术家大辞典》,谜作600多条入选中华灯谜库(网站)。
灯谜于我,是有一些遗传基因和家学渊源的。我的爷爷、父亲、母亲、舅舅、舅妈都算得上当地的文化人,都喜欢“猜猜子”(猜谜语)。小时候常听我父母及乡邻长者说我爷爷牵头建庙宇、修水利、扶贫济困、热心乡土文化的故事,知道他是“猜猜子”高手,是受人尊敬的文化人。我喜欢猜灯谜,就是启蒙于父辈、亲朋及当地的文化环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终年劳累还很难填饱肚子是很多人的状态,尤其是我们那里的农村。家里煤油灯都点不起,学习条件极差,没有书读,没有广播听、电视看,更没有报纸杂志之类的读物;一年难得看上一场露天电影,年复一年、翻来覆去都是《地道战》《地雷战》和样板戏,还要到几千米外的茅台镇去看——去时要沿崎岖山路下山、要渡船过赤水河,看完电影回来,时常因渡船在河对面无人摆渡,而滞留在河边,好不容易过了河,还要摸黑爬山回家,整个过程劳累远远大于享受。文化生活在当时是个很奢侈的概念。我几十年来最愉快的乡土文化记忆,就是“猜猜子”。无论是集体劳动时“辍耕之垄上”,还是夕阳西下后邻里相聚,“猜猜子”都愉快有趣,能很好地打发时光,是一种不错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我年少时难得的精神食粮。有些当年猜过的谜语,历经几十年岁月,至今记忆犹新,信手写几条与读者共享吧:①“红公鸡,绿尾巴,一头钻到地底下”,谜底是“萝卜”;②“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谜底是“大蒜”;③“远看像头牛,近看光骨头”,谜底是“风簸”(一种分离谷糠和谷米的农具);④“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谜底是“下雨”;⑤“少时青青老来黄,几经摔打结成双,受尽磋磨全不顾,未成一步入洞房,有朝一日肝肠断,迎新弃旧丢路旁”,谜底是“草鞋”;⑥“有水可种荷花,有土可栽桑麻,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跑遍天涯”,谜底是“也”字。这些流传在民间的谜语,语言通俗,形象生动,即使今天再去品读,也妙趣横生。它们一直流淌在我的血液里,是我几十年发展灯谜的不竭动力。1977年,国家恢复大中专招生考试,为了抓住这也许是昙花一现的机会,我没有报考大学,而是报考了中专,有幸被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学校录取到贵阳读书。因为学的是无线电专业,学业紧张,也缺乏相应的文化氛围,猜灯谜的兴趣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沉寂期。1981年,我舅舅来贵州省图书馆学习,那时我在贵阳市乌当区云雾山上的广播电视发射台工作,他托人捎信要我到贵阳和他见面,短暂的几天,我们谈的全部是灯谜。有两条字谜我至今记忆犹新,一条谜面是“日字加直不加点,不作申由田甲猜”,“日字加直”,意思就是给“日”字加上一竖,使之成了“申”字;“不加点”,意思不是不能加点,而是要在“不”字的上面加“、”,使之变成汉字偏旁“礻”字旁,“礻”字旁和“申”字组成了谜底“神”字。另一条谜面是“两万里”,“两万里”可以换算成“二十千里”,“二十”可以变成汉字的偏旁“艹”字头,“千里”可以组成汉字“重”字,“艹”字头和“重”字就组成了谜底“董”字。和我舅舅在贵阳的短暂相聚,使我沉积在心底已久的灯谜兴趣又被点燃。
国运昌,文化兴。改革开放后,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的生活条件相应好转,各种文化活动又活跃起来。1987年,贵阳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丁卯年元宵灯谜展猜,可谓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我有幸参与其中,琳琅满目的谜条,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猜谜还有这么大的规模,这是我不敢想象的。那天猜中了不少谜。在对谜的过程中,对谜的人(记不起是谁了,可能是文化宫的)叫我以后去参加他们的活动。此后,我常常去贵阳市工人文化宫参加灯谜活动,认识了不少省内外的谜友,眼界大开,谜艺大进,猜制灯谜成了我这几十年来一个工作之余为之着迷的爱好。
1988年7月2日,贵阳市职工灯谜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正式成立,我幸运地成为36名首批会员之一。1989年元月,我在《贵阳晚报》和贵州轴承厂联合举办的“迎新年有奖猜谜”活动中获奖(不分等次)。这次活动对贵阳市灯谜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系统地钻研灯谜文化,我广泛活跃在省内外谜坛中,并多次在省内外谜事活动中获奖。1989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举办首届“再生杯”全国青少年灯谜邀请赛,我和大方县的陈远庆、桐梓县的申键代表贵州参赛,通过猜谜制谜的初赛、复赛,我们进入了决赛,并获得了团体第五名(因主办规则要求每个参赛队必须交一篇灯谜论文,当时我们组队很仓促,没有论文提交,否则名次可能还可以靠前),令那些来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灯谜代表队对我们刮目相看。这是我第一次走出贵州参与全国灯谜赛事活动,通过与全国谜友的广泛交流,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增强了自信,从而更增加了我对灯谜的热爱。
传承人所获奖状
1989年8月,我在“首届中国灯谜国际大奖赛”中荣获中国谜报社颁发的“中国灯谜优秀射手”称号,这个称号在贵阳是唯一的。
1989年12月31日,由协会创办的内部谜刊《甲秀清风》创刊,由我为《甲秀清风》题写刊名。
自1990年起,我曾连续四次与贵州省电视台的省直机关合作开展党史灯谜竞猜、迎春灯谜展猜等谜事活动。1990年元月,我与协会其他谜友一道,和贵州人民出版社工会服务社在该社贵阳市中华北路一门市部举办“迎新有奖猜谜活动”,展出灯谜1000条。
1990年2月,由我牵头联系贵州电视台,我和贵州“谜人”高德全、钱中仁、陈雪屏、施福根一起,在贵州电视台录制了“迎春灯谜晚会”,邀请协会会员以竞答的形式分组参加了晚会;贵州省电视台通过卫星在元宵节期间向全国播出,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1990年4月,我受贵阳钢铁厂工会邀请,与贵州“谜人”高德全、钱中仁、陈雪屏在贵阳钢铁厂为职工举办了为期五天的“灯谜知识讲座”,系统讲解灯谜创作与猜射知识;该厂30余名职工灯谜爱好者参加了培训,我负责讲解“花色谜的猜射与创作”。
胡德怀在邀请赛上大展身手
1990年7月,我被贵阳市工人文化宫、协会评为贵阳市职工灯谜协会“金筑谜人”和1989年度积极分子。
1990年12月,隋晶、关德安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千家灯谜》收录了我的谜作。
1991年元月19日,协会在贵阳市工人文化宫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我被推选为副秘书长。
胡德怀在邀请赛上大展身手
1991年元月,由我牵头联系贵州省广播电视局和协会,举办“贵州省广播电视局迎春灯谜展猜”,展出灯谜1500余条。
1991年元宵节,由我牵头联系贵州省总工会、贵州电视台,在贵阳大十字商场楼顶举办“羊年元宵贵州省职工灯谜晚会”,来自贵州省贵阳、桐梓、大方、都匀、清镇等地的灯谜组织约150人参加,共制谜90条,我参与了组织和制谜工作。贵州省电视台录制成节目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
1991年,我在吉林省长春市《婚育周报》举办的“一瓣馨香灯谜竞猜”中获一等奖(全国共两人)。
1991年国庆、1992年和1997年春节,在贵阳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了“迎国庆”“庆新春”灯谜对外展猜,三次共展出灯谜5000条,我都是组织者、制谜人之一。
1991年6月,我代表协会应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灯谜艺术研讨会,与省外谜协、谜友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1991年8月,受贵州省灯谜协会的委托,与贵州省文化厅、贵阳市工人文化宫、贵阳电视台在贵阳市电视台演播厅联合举办了“金筑杯”西南地区灯谜邀请赛,我是组织者、制谜人之一。来自南宁、重庆、昆明以及贵州省贵阳、桐梓、大方、都匀、黔西等地的灯谜组织共60多人参加,《全国灯谜信息》(1991年第10期)评选本次谜会为1991年中国谜坛十件大事之一;《全国灯谜信息》(1992年第5期)评选贵阳市为全国灯谜二十四城市之一,随后,本次谜会被收入了《中华灯谜年鉴》(1995年卷)。
1991年9月,我与贵州谜人高德全、刘之侠、陈雪屏、钱中仁、施福根、朱敏义、徐昌荣等合编了第一本全面介绍贵州省灯谜组织、谜人、谜人作品的内部谜书《贵州谜荟》。该书较全面地介绍了贵州贵阳、都匀、大方、桐梓、贵定、黔西、贵州有机化工厂等地的灯谜组织,收录全省106位谜人的谜作2275条及谜文33篇,印制12000册向省外发行。该书的出版发行,为贵州省开展灯谜对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92年元月,由我牵头联系,协会与贵州省委直属机关工委、贵州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党史知识灯谜电控竞猜”,由我和贵州谜人高德全、陈雪屏、钱中仁、朱敏义、黄筑筠等制谜150条,谜条全部由我书写。来自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所属部门的16个代表队,共70余人参加本次党史知识灯谜电控竞猜。利用灯谜这种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来进行党史知识的培训教育,这在贵州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省电视台录制成节目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
1992年元宵节,我和贵州谜人高德全、钱中仁、陈雪屏、朱敏义应市府工商所的邀请,在市府服装城举办“新春灯谜一条街”有奖展猜活动。展猜三天,展出灯谜1500条。展猜期间,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为市府服装城服装促销起到了积极作用。
胡德怀参与编写的《贵州谜荟》
1992年5月,贵定县工会牵头举办“云雾山谜会”,贵阳、都匀、大方、桐梓等省内多支灯谜代表队参赛,我担任本次谜会的评委和主持人。
1992年9月,广东澄海举办“92华夏金秋灯谜艺术节”,我和贵州谜人黄筑筠应邀参加了“中华灯谜佳作展”。该展览按国家、地区编排,展出了海内外300余位知名谜人的照片、谜作、印鉴、题签,展示了当代谜人的强大阵容。艺术节谜作被编为《澄海92华夏金秋灯谜艺术节特辑》。
1994年4月,我的12条谜作入选《毛泽东诗词灯谜集粹》(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纪念毛泽东同志一百周年诞辰而编,可读性极强,在全国灯谜界有广泛影响,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1996年12月,谜书《当代青年灯谜精选》出版发行(杨耀学、刘二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收集了我国当代168位青年谜人的作品及简介。我的谜作入选。
1998年5月17日,贵阳电信局在邮电大楼广场举办“国际电信日”专题灯谜有奖展猜活动,共展出灯谜1000条。我获得一等奖并获得一部电话机的奖励。
2002年1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20世纪灯谜精选》,我的谜作入选灯谜佳作。
2002年1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灯谜创作大赛佳谜精选》一书(刘二安主编),收录1997至1998年贵阳谜人在贵州历届谜会所创作的佳谜共70余条,我的谜作入选其中。
2002年4月,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国当代灯谜艺术家大辞典》出版发行,该辞典集中展示了20世纪当代谜坛艺术家的风采,集20世纪以来灯谜佳作之大成,堪称中华当代灯谜图书之最,也是迄今为止谜坛最具代表性、权威性、全面性、史料性的人物辞书。该辞典广泛收罗了1350余位中华谜人简介及其谜作5万余则,我入选其中。
2011年3月12日下午,协会在谜友刘之侠家召开会议,加上我,还有高德全、刘之侠、钱中仁、陈雪屏、唐广慧、朱敏义、肖隽烈、钟寒秋、黄筑筠、胥登品、李小林、杨继东、龙运、施福根、张劲、罗逊共16人参加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贵阳市灯谜协会章程》,改选了协会班子成员,我被大家推举为协会会长。
2011年6月27日,由我牵头组织,协会与中共平坝区委宣传部合作,在平坝区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为主要题材的大型灯谜展猜活动。共展出灯谜3000条,其中党史知识灯谜500多条,平坝特色灯谜200多条;展猜一天,接待猜射者1000多人次,人头攒动,猜者踊跃,起到了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弘扬主旋律的积极作用。
2012年2月6日,由我牵头组织,贵阳市灯谜协会与安顺市文广局在安顺市政府广场,举办了一场大型元宵灯谜展猜活动。活动从下午两点开始,至晚上九点半结束,共展出自创灯谜4000余条,深受当地群众好评。
2013年10月1日,由我牵头组织,协会与仁怀市文广局、仁怀酒业协会在仁怀市政府广场举行“迎国庆、颂党恩”大型灯谜展猜活动,此次活动共展猜灯谜1500条。
2014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由我牵头组织,协会应邀在贵阳孔学堂举办大型灯谜展猜活动,分别于正月初一到初三和正月十五举行,一共4天,共展出灯谜1800条。
2015年2月13日,由我牵头组织,协会以“迎新春法治文化灯谜竞猜”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在贵阳市云岩广场举行,展猜内容是以法律知识为主的灯谜500余条。广大市民纷纷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普法宣传方式,既可以使自己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又增添了许多乐趣。
2015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由我牵头组织,协会应邀在贵阳孔学堂举办迎春灯谜展猜活动,分别于正月初一到初四和正月十五举行,一共5天,每天展猜灯谜500条,共展猜灯谜2500条。
胡德怀牵头组织大型灯谜展猜活动
2016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由我牵头组织,协会应邀在贵阳孔学堂举办迎春灯谜展猜活动,分别于正月初一到初四和正月十五举行,一共5天,每天展猜灯谜500条,共展猜灯谜2500条。
2016年3月12日,由协会、贵阳市群众艺术馆牵头在贵阳市群众艺术馆11楼会议室主持召开贵州谜友联谊会(简称联谊会),来自贵阳、都匀、桐梓、大方、织金、黔西等地的谜友共50余人参加座谈。贵阳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刘奇卡、副馆长徐立旄参加会议并发表了讲话;会议决定,正式成立“贵州谜友联谊会”,推举我为总召集人。联谊会以贵阳市群众艺术馆(贵阳市艺术研究院)为后援单位,协会、都匀市谜语协会、桐梓县灯谜协会、大方县灯谜协会、织金县灯谜协会、黔西县灯谜协会为首批会员单位。会上还讨论了联谊会的活动方法、活动次序,以及联络人员、交流方式等。座谈会间隙,还穿插举办了内部灯谜互猜活动。
2016年10月9日(重阳节),由我牵头组织,在孔学堂举行“敬老礼”主题活动,共展猜灯谜400余条。
2016年12月17日,我与协会会员到贵州省都匀市,见证了都匀市灯谜协会的成立和揭牌仪式,并一同举办了以“计划生育”为主题的内部悬谜竞猜和对外展猜活动。
2017年1月1日(元旦节),受贵州中进公司邀请,我与贵州“谜人”相约遵义市虾子镇贵州中进公司开展迎新年灯谜交流活动,悬谜交流40余条。
2017年1月3日,我与贵州“谜人”参加谜友石行、练军、曾醒等合办的贵州省播雅书院成立大会暨开园典礼,现场展猜灯谜200余条。
2017年2月8日,由播雅书院承办的以“寻找那些失去的年味”为主题的春节联欢活动在贵阳花溪区天鹅村村委大院举行,我与贵州“谜人”出席了此次活动,现场展猜灯谜400条,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
2017年2月11日,由贵阳市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猜灯谜闹元宵”活动在贵阳市孔学堂举行,我与贵州“谜人”主持了此次活动,现场展猜灯谜1000多条,场面火爆,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2017年4月30日至5月1日,联谊会在桐梓县夜郎水寨举行,全省谜友齐聚桐梓交流谜艺,我与贵州“谜人”交流贵阳谜友谜作50余条。
2017年5月23日,我为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做了题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感受灯谜趣味魅力”的专题讲座,从灯谜源流、灯谜猜法和灯谜欣赏等角度系统介绍灯谜知识,并与贵州“谜人”主持展猜灯谜400余条,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2017年10月28至29日,我牵头组织2017年联谊会年会(贵阳)。年会在贵阳花溪林中月大酒店举行,省内贵阳、大方、黔西、织金、都匀、桐梓和娄山谜社共70余位“谜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联谊会组织了团体电控抢猜、个人笔猜、内部悬谜展猜活动。
2018年3月3至4日,由我牵头组织协会与贵阳市群众艺术馆在观山湖公园“悦读观山湖”举办大型灯谜展猜活动,展猜灯谜1200余条。
2018年6月17日,我与贵阳“谜人”在甲秀楼翠微园展猜灯谜200余条。
2018年8月24至26日,我率协会“谜人”参加联谊会(大方)年会。此次年会分各队展猜、个人笔猜和团体竞猜,各队对外展猜50余条,我会“谜人”龙运、唐广慧分别荣获个人笔猜第一名和第三名,龙运、唐广慧和钟寒秋代表贵阳队参加团体竞猜,荣获团体第三名。
2018年12月1日,协会成立30周年,由我牵头组织协会全体成员到青岩堡馨园小居举行庆祝活动,召开讨论会,合擂谜作90余条。
2019年1月1日(元旦节),由我牵头组织,偕贵州“谜人”在花溪青禾广场举办大型灯谜展猜活动,展猜灯谜1200余条。
2019年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由我牵头组织,携贵州“谜人”在贵州省图书馆举办大型灯谜展猜活动,展猜灯谜1000余条。
2019年2月19日(元宵节),由我牵头组织,偕贵州“谜人”在贵阳市花溪区青禾广场举办大型灯谜展猜活动,展猜灯谜1000余条。
2019年4月3日,我与贵州“谜人”在甲秀楼翠微园展猜灯谜500余条。
2019年6月2日,贵阳灯谜获批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发文编号:省府发〔2019〕10号。
2019年6月8日,我与贵州“谜人”前往织金共商在织金举办联谊会年会灯谜赛事工作。
2019年6月15日,我与贵州“谜人”前往织金营上古寨参加由织金谜友组织的灯谜沙龙,交流谜艺,展猜灯谜。
2019年9月21日,为贵阳乃至贵州灯谜事业的长远发展考虑,培养年轻人担纲,我辞去了协会会长职务;经大家推荐,由协会成员龙运担任协会会长。
2019年10月1至2日,我与贵州“谜人”在贵阳市甲秀楼翠微园开展大型灯谜展猜活动,展猜灯谜1500余条。
2020年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在甲秀楼翠微园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发的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授牌,我在授牌仪式上代表协会为协会获得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贵阳灯谜”接牌,并与贵州“谜人”主持当天的灯谜展猜活动,展猜灯谜500余条。
每每举办活动,胡德怀总是精心部署
2020年6月25日(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我与贵州“谜人”主持谜会,在甲秀楼翠微园展猜谜作500余条。
2021年6月9日,在刘之侠家与贵阳孔学堂周之江副主任就协会与贵阳孔学堂共同举办“建党100周年”全省中秋斗谜大会活动方案进行沟通,一直到2021年9月21日活动结束;我参与组织策划、灯谜的制作筛选、赛事点评、灯谜对外展猜等工作。来自省内的桐梓灯谜代表队、大方灯谜代表队、黔西灯谜代表队、都匀灯谜代表队、织金灯谜代表队、惠水灯谜代表队、虎峰灯谜代表队、金海湖灯谜代表队共8支参赛队伍32名灯谜高手在孔学堂参加角逐团体金、银、铜奖和优秀奖以及个人十佳奖项。动静新闻、天眼新闻等媒体做了专场直播。活动得到各地谜友高度评价。人民网、贵州新闻联播、天眼新闻、动静贵州、多彩贵州网、贵州综合广播、贵阳新闻联播、贵阳日报等媒体均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直播、采访及现场报道。
授人以渔,方能带领他人进入灯谜的广阔天地
“谜条”不仅是灯谜的载体,还是书法的展示
2021年10月1至3日国庆节期间,贵阳市群艺馆、协会在贵阳市甲秀楼翠微园举办大型灯谜展猜活动,我与贵州“谜人”主持展猜活动,展猜灯谜1000条。
2021年12月25日,协会在贵阳华联大酒店进行换届选举,再次选举我担任协会会长。
灯谜的猜制,是典型的智力劳动,“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几十年来,我制谜数以万计,参与组织的大大小小的灯谜活动数以百计,主编了《民族文化灯谜大观》《黔山文虎》等灯谜专著,《中国灯谜年鉴》《中华谜库》收录不少我的灯谜作品。追逐灯谜的经历,好多现在还历历在目,也有不少已经从记忆中消失了。以前爱好灯谜,更多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是一种天然的自发的爱好,没有自觉地理解灯谜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没有自觉地把灯谜和家国情怀、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些年,我才深深体会到“国运昌,文化兴”的道理。没有国家的改革开放,没有国家几十年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没有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社会,没有国家今天的繁荣昌盛,灯谜这门中华民族古老的国粹文化就不会有今天的普及和兴旺,我们这些灯谜爱好者就只会忙碌于衣食,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更没有环境去从事灯谜文化活动,当然更得不到相应的社会认可。中华文化的繁荣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灯谜文化伴随着中华文化发生发展,历经几千年,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不可或缺的一朵奇葩。繁荣灯谜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我有一份责任。今后,我要更多更积极地去做一些灯谜文化的传承传播工作,培养好与我有传承关系的石行(大学本科,贵州博雅书院院长、理事长,中华古诗文吟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练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曾醒(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硕士研究生、修文县委公务员)、任侣军(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公务员)等学历高、爱灯谜、有担当的年轻人,发挥灯谜文化寓教于乐的社会功能,为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微薄力量。
最后,附上我为祝贺协会成立33周年,在《甲秀清风》谜刊出刊80期时写的两首小诗,来收束我的心情:
胡德怀主编的灯谜书籍
谜称甲秀谈何易,
品若清风难自裁。
八十期逞解隐艺,
卅三载斗谋皮才。
几多老友成仙去,
一众后昆接力来。
妙制神猜享誉广,
黔山虎啸壮情怀。
画栋雕梁甲秀楼,
熙熙攘攘游人稠。
弯弓射虎情切切,
携手谋皮意悠悠。
别具心裁觅雅构,
不拘窠臼恶俗流。
为伊憔悴从无悔,
以沫相濡度晚秋。
第一代:胡明元(生卒年不详),男,汉族,贵州仁怀人。偏爱谜语,能自己创作并在亲朋邻里间传播谜语。
第二代:胡登禄(1931—1990),男,汉族,贵州仁怀人。受父亲胡明元影响,对谜语有浓厚兴趣,能自己创作并在亲朋邻里间传播谜语。
第三代:李国培(生卒年不详),男,汉族,贵州仁怀人。对谜语非常痴迷,其谜语传播到仁怀、习水、赤水等地。
第四代:胡德怀(1956.9— ),男,汉族,贵州仁怀人。中华灯谜学会常委,贵州灯谜联谊会总召集人,贵阳灯谜协会原会长。爷爷、父亲、舅舅都算得上当地文化人,受祖辈传承和地方文化影响,尤受舅舅影响最为深刻,胡德怀非常热爱猜谜制谜。1987年参加在贵阳市工人文化宫举办的大型灯谜展猜活动,表现突出,引起主持灯谜活动的老师的关注,后来便活跃于省内外谜事活动中并多次获奖。曾被评为“中国灯谜优秀射手”“金筑谜人”。胡德怀及其灯谜佳作入选《中华灯谜艺术家大辞典》。曾与其他7位谜友合编《贵州谜荟》,后又主编并出版了《民族文化灯谜大观》《黔山文虎》。
第五代:石行,贵州凤冈人,贵州省博雅书院院长,中华吟诵学会理事,贵州省诗人协会常务理事,古诗文吟诵传承人,2013年5月拜在恩师胡德怀先生门下学习灯谜。
练军,贵州凤冈人,中国人民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于2016年9月以来在灯谜文化上得到胡德怀老师的悉心指导。
曾醒,贵州习水人,贵州民族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2017年12月以来受教于胡德怀老师。
任侣军,贵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2019年4月以来受教于胡德怀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