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藚”就是泽泻,泽泻是一种普通的水生植物,普通到你能注意到不起眼的慈姑却注意不到它。但泽泻是一种中药,有除湿、利尿的功能。《本草纲目》云:“久服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月行五百里。”
泽泻不引人注目,或者不引我注目是因为它的花小不鲜艳(白色),据说现在公园里引种了,但我依然没有注意到,可能是我和泽泻的缘还没到。但《诗经》时代泽泻可是引起美好向往的涟漪的。
《魏风·汾沮洳》是唯一一处提到藚——泽泻的: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xù)。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
在汾水的湿地,有人在采酸模。那是谁家的男子,美得无可比拟。美得无可比拟,比那管车长官强得多。
在汾水的一边,有人在采桑叶,那是谁家的男子,美得如花朵。美得如花朵,比那管兵车的长官强得多。
在汾水的河湾,有人在采泽泻,那是谁家的男子,美得犹如美玉。美得犹如美玉,比那王公贵族强得多。
《魏风·汾沮洳》说的三种植物,很有意思,“莫”——酸模,是长得茁壮可以吃的野菜,“桑”——桑叶,不言而喻是用来养蚕纺丝的,而“藚”——泽泻,是用来治病的。此时女子的心情就是不论采什么都愉悦吧,就算那不很起眼的泽泻花仔细看不是也很美吗?所以,美与丑,就看谁看,什么时候看,什么心态看,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