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菁,我们北方叫芥疙瘩,《诗经》中称为“葑”。而芥疙瘩主要用途就是腌咸菜、做酸菜,以至于我以为蔓菁天生就是为了腌咸菜、做酸菜而产生出来的菜。秋天,新鲜蔓菁上市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了腌咸菜、做酸菜的工作。作为一日三餐的调剂,蔓菁还可以做辣辣菜,就是把洗净晾干切丝的蔓菁在热锅里微炒,然后趁热放入各种罐中密封。几天之后打开,一股辣味冲鼻而入的话,辣辣菜即腌制成功。
《周礼·天官·醢人》:“朝豆之事,其实菁菹(z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也是把其做成腌菜的,可见在蔓菁的食用上,今人和古人是遥相共识的。不同的是,蔓菁在《周礼》的记载中是祭品之一。除了食用和祭品,蔓菁更多的是引发出情思:爱的情思、悲的情思。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大意就是采摩罗,采麦穗,采蔓菁,在那沫水的各方,想念的是美女孟姜,美女孟弋,美女孟庸,相约了在桑林欢会。
仲春时节,男女相会之后,借着采植物,在那水边的桑林男欢女爱。居然采蔓菁也可以被当作欢会的挡箭牌。
涂上霞光的色彩,蔓菁还令人悲伤,《邶风·谷风》里那个哀怨的弃妇道:“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弃妇诉说既然是采蔓菁,采萝卜,为什么只要上面的叶子,不要下面的根茎,喻为前夫抛弃她另觅新欢。其情其状甚是凄凉哀伤。
蔓菁还是那个蔓菁,可以腌菜,可以做辣辣菜,只是采蔓菁的对象不同,蔓菁竟也看起来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