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味蕾上的家乡情怀

今年暑假,弟弟妹妹又一次从内地回到新疆。与往年一样,一下飞机,两人就高兴地大叫,总算到家了,总算可以一饱口福了。

“说吧,抓饭、烤包子、拌面、大盘鸡、野蘑菇汤饭,先吃哪一样?”看着他们一脸兴奋的样子,我问道。

“当然是拌面了。”妹妹说。

“如果有托克逊拌面就更好了。”弟弟笑着补充。

“算你们有口福,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新开了一家托克逊拌面馆,现在就带你们去。”

说走就走,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了一家悬挂着“托克逊拌面”几个红色大字的饭馆门前。

进得店来,就闻到一股拌面馆特有的香味。几位食客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拌面,他们低着头,无所顾忌地发出一片“哧溜哧溜”的声响。我偷偷瞄了一眼弟妹,估计他俩肚子里的馋虫随着这极具诱惑力的声音已经蠢蠢欲动了。

我们各要了一盘过油肉拌面。然后,一边喝茶一边等待。趁此闲暇,弟弟拿过桌上的大蒜剥起来。不一会儿,拌面就上桌了。看着满满当当一碗既有青红椒和白洋葱又汪着汤汁的过油肉和一盘粗细均匀泛着淡黄色的拉面,二人相视一笑,端起碗来将过油肉全部倒在了拉面上,接着用筷子搅拌几下,尽量让每一根面都浸润上香喷喷的汤汁,让面和菜完美融合在一起,这才挑起一筷子送进嘴里咀嚼起来。妹妹吃了几口之后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唉,还是新疆的拌面好吃,尤其是这托克逊拌面,味道正宗。”

“就是,拉面筋道爽滑,羊肉鲜香细嫩,汤汁浓淡适宜。”弟弟附和道。

谁说不是呢?

在天山脚下,拌面虽然是一种普通的面食,却是新疆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以各种名字命名的拌面馆。但是,在浩如烟海的拌面世界里,只有托克逊拌面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众的青睐,赢得了“新疆第一面”的美誉。

这得益于托克逊独特的地理位置。这座位于天山南麓、吐鲁番盆地西部的小县城,有着丰富的地下之泉——坎儿井,它汇集的天山雪水,不仅甘甜可口,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这里的土地肥沃,少盐碱,盛产的优质小麦粉,洁白细腻,糖分高,韧性好;这里还有300多万亩的黑山草场,有海拔3500米的天然牧场,一茬茬的小黑羊在这片水草丰茂的地方,吃着鲜嫩的青草,喝着纯净的雪水,其肉质自然鲜美无比。有了如此上好的原料,再加上厨师们“一揉、两盘、三拉、四炒”的严格工序和精湛技艺,制作出来的拌面怎能不赢得世人的青睐和口碑呢?

这样的一道美食,别说是远在内地思乡心切的新疆游子了,就是我们这些常年生活在本地,隔三岔五就能让味蕾得到拌面慰藉的人,也一样心心念念,一样被它独特的风味所迷恋、所牵绊。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同事从乌鲁木齐去南疆出差,路过一个服务区时,还没到午饭时间呢,大家就被一家家“托克逊拌面馆”的招牌,被那一溜枣红木的长条桌吸引。停车,歇脚,享受美食,然后才心满意足地继续赶路。

返回的时候,尽管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尽管肚子早已饿得咕咕乱叫,但大家一路隐忍着,直到车子开进托克逊县城,直到找到一家老牌拌面馆,一个个才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那一天,我们把所有拌面的菜都点了个遍,过油肉、辣子肉、芹菜肉、蒜薹肉、茄子肉、韭菜肉、木耳肉、土豆丝、西辣蛋……十几碗颜色各异的菜上齐后,几乎占据了桌子的一大半。一样菜拨上一点,一盘子晶莹圆润的拌面就被各种各样的菜完全覆盖了起来。多种菜肴多种口味一起品尝,味道丰富,口感绝佳。

那一天,大家吃得酣畅淋漓,吃得忘乎所以,饥饿了多时的肠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安慰。

酷爱拌面的,还有我的父亲。

出生在鱼米之乡,从小喝着湘江水、闻着稻花香长大的父亲,支边来到新疆后,竟然很快爱上了这里的面食,尤其是拌面。

然而,那是一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粗粮占据了每个月人均定量的80%,想要吃到一盘拌面并不容易。平日里,不是苞谷面糊糊就是玉米面饼子,只有当小孩子生病了或是家里来了贵客时,母亲才舍得拿出一点白面擀成薄薄的面条改善一下生活。

后来,母亲跟隔壁的维吾尔族大婶儿学会了做拌面。面拉得相当有水平,粗细均匀,软硬适度。只是配拌面的菜既少油又缺荤腥,基本上是素炒时令蔬菜,最多再来个西红柿炒鸡蛋。即便是这样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拌面,父亲也吃得饶有兴味。

那个时候,父亲多想去拌面馆开个洋荤啊。可是,捉襟见肘的现实不允许他有如此贪欲。

2001 年夏天,父亲大病初愈。出院的那天,弟弟专程从孔雀河畔赶来军区总医院接父亲。他说,他要带父亲故地重游,让父亲去看看自己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去会会过去的老朋友、老同事。路过托克逊的时候,弟弟特意绕道进了县城,找了一家最有名的拌面馆,给父亲点了一盘过油肉拌面。听弟弟说,父亲虽然刚刚出院,身体还很虚弱,但兴致却非常高,不仅吃完了那盘拌面,还外加了两串烤羊肉。父亲一边吃一边对弟弟说,这是他这辈子吃到的最正宗、最好吃的拌面。

只是,我们谁也没有料到,那一次南疆之行,父亲竟然再也没有回来……

20 多年过去了,每当想念父亲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一盘拌面,那一盘父亲吃到的最正宗、最好吃的托克逊拌面……

本文原载于2024年7月26日《兵团日报》 rOFmP4DH66aybA65BsbFb9JWBq6zOlXy8YmCETn/7SY+JZcgyx4qSVJCQSA6aHp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