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史书记载,宁津“土厚泉甘,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受传统的齐鲁文化和燕赵遗风的浸润,宁津人文荟萃、底蕴厚重、民风淳朴,孕育造就了众多英贤志士、墨客达人。如汉朝执法严而不酷的京兆尹隽不疑,勘定《神农本经》和《唐本草》的宋朝名医刘翰,清朝湖南巡抚庞际云,“埙圣”吴浔源,著名历史学家齐思和、荣孟源等,可以说宁津名人辈出、群星璀璨。
宁津人乡情浓又善走四方。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批批自强不息的宁津人走出黄土地,为了人生理想闯荡大江南北,用血汗创造着未来和希望。他们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挥洒着汗水,奉献着青春,实现着梦想,创造着辉煌。从冰雪塞外到南国海疆,从大漠边关到海岛军营,北国江南,长城内外,到处都有宁津人的身影,到处都留下了宁津人的足迹。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外乡宁津游子的消息都深藏在民间巷陌,甚至有的因为家中已经没有亲人而与家乡失去了联系。为了搭建起家乡和宁津游子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对他们的奋斗历程、人生轨迹以及生存状态的集中展示,展现天南地北宁津人的风采,让人们领略他们平凡却不普通的别样人生,2007年,《天南地北宁津人》节目应运而生!
这是一档域外采访的电视人物类精品专题栏目。节目组先后赴北京、天津、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以及广州、深圳、舟山、青岛、烟台、济南等地采访拍摄,行程近两万公里,采访的宁津人既有身居要位的领导,也有经济界的精英、学术界的专家,还有艺术界的大师和明星。很多采访对象是栏目记者在浩繁的互联网上,在数以万计的信息中挖掘到线索进而找到的,有些人已经和家乡失去联系多年,通过采访这些优秀的宁津人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认知,增进了他们对家乡的感情,促成了他们回家乡看看的愿望。《天南地北宁津人》还起到了发现历史、记录历史、还原历史的作用。2008年记者在新疆采访期间,发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一支山东省革命历史档案中遗漏的部队——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这支部队是以著名的三五九旅的干部为骨干且以宁津人为主体组建起来的。这支上万人的部队从山东向西进军,一路血战,在彭德怀和王震的率领下,他们战运安、攻永丰、守荔镇、打壶梯山,历经数十战。后来这支部队又越祁连、走酒泉、出阳关、跨戈壁、挺进天山,成为我军战史上唯一一支从祖国版图的最东头打到最西头的部队。1952年,为了响应毛主席屯垦戍边的号召,这批万里西征的山东子弟集体转业留在了新疆,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的一支。这段历史在宁津的史料中并无记载,但却是宁津人民的精神财富和光辉一页。《天南地北宁津人》节目发掘并把它记录下来,从此这支部队和他们的斗争精神成为宁津县一张光辉的红色名片。
为了更好地联系各地的宁津游子,让更多的宁津人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和感悟,让大家对宁津人的意志、风骨、担当、奉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宁津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决定把《天南地北宁津人》结集出版。由于掌握的线索有限,很多优秀的宁津人没能被收录到本书中。希望本书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宁津人加强与家乡的联系,促进宁津人之间的交流合作。
本书刊录的人物稿件根据地域划分为京津篇、新疆篇、东北篇、南下篇和山东篇,每篇内的文章以采访先后时间为序。为了保证作品的真实性,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风采,本书以专题片解说词和被采访人同期声为主,保留了人物的真实语言,把电视专题片凝固成了书面文字,再现他们的人生故事。
书中汇聚了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凝结了他们崎岖坎坷的奋斗历程。探访人物的内心世界,体味精彩人生,这就是本书想要带给您的心灵感受。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