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仪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从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来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深度耦合的。门捷列夫说,“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领导了跨大西洋海底电缆工程的物理学大师开尔文勋爵说,“如果你无法测量它,就无法改进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测量依靠现代仪器仪表,在信息通信领域更是如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信息通信行业,“仪器”与“仪表”这两个词的应用并无严格的区别,人们一般按照各自的习惯使用及定义某类装置的名称。一般来说,具有显示和记录装置的仪表,称为“仪”或“表”;没有显示装置或虽有显示装置但显示不作为主要功能的仪表称为“器”,如示波器。本书书名中的“仪表”为统称,涵盖了“仪器”的概念。

在测量设备方面,中华民族曾为人类贡献了指南针和浑天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在复兴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阔步向前。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信息通信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仅在移动通信领域就实现了4G并跑、5G引领,6G的预研工作也已开展。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在信息通信仪表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创新企业,产品技术指标和质量显著进步,品种、型号日益丰富,很多企业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定制开发服务,这些都是竞争优势。

从米制公约开始,测量和仪表行业就有了全球化的内涵,目前在一些实验室可以看到国产仪表和国外仪表组合形成的先进测试系统,这正是全球性社会化大生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写照。优质的国产信息通信仪表出口海外,为全球用户所青睐。我国坚持开放共赢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蓬勃发展的中国信息通信产业为全世界的仪表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公平的竞争舞台,中国信息通信仪表产业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更有走向全球的壮志。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当前供需信息不畅通是国产信息通信仪表实现更广泛应用的瓶颈,虽然业界对国产信息通信仪表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是由于国产仪表品牌历史相对较短,缺乏品牌和市场认知惯性的沉淀,很多需要国产仪表的部门、单位和工程师等难以找到有效的国产仪表信息。工程师了解国产仪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搜索产品手册,效率低且信息碎片化,显然需求和供给信息的连接不畅通已经束缚了产业的发展。

这就需要以出版技术专著的方式来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国产信息通信仪表产品和应用场景,起到说明技术、介绍产品、传递信任、提振需求、激活市场等作用。推动国产信息通信仪表的更广泛应用,产业就会得到市场的正向经济激励和用户反馈,这会进一步反哺产业和技术的发展。鉴于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系统实验室组织编写了本书。

读者所欲,常在我心。本书的内容和编排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有以下特点。

1.面向前沿,内容全面

本书面向现代信息通信仪表及其应用,涵盖无线通信、电磁场、光通信、数据通信等领域各类测试仪表和测试系统的最新技术进展与工程范例,具有全面性和先进性。本书作者多年来参与我国信息通信领域测试标准的研究、制定和执行,深刻把握技术前沿。业界主要企业为本书提供了最新的产品和应用资料,同时本书会适当介绍作者团队近年来在信息通信计量测试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专利技术。

2.理论先行,实践指导

本书侧重于介绍国产信息通信仪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测试系统搭建,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相关测试等。本书坚持“理论先行,实践指导”的原则,不仅介绍典型仪表的工作原理,而且针对各类仪表提供丰富的应用实例。其中实例以信息通信应用为主,也兼顾汽车、航空、国防、机电等领域的应用,这也体现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的趋势。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如何选择和使用信息通信仪表。

3.易学、易用

本书采用插图和操作步骤结合的形式来介绍国产信息通信仪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没有过多的数学推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语言平实、简明,采用模块化的编排方式,以尽量满足读者快速学习的需求。读者不必逐章阅读,可以挑选感兴趣的章节而基本不会影响理解。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得到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余晓晖院长为本书作序,同时本书得到了谭久彬院士、张平院士、苏东林院士、李得天院士、马玉山院士、魏然总工程师、段晓东副院长、年夫顺首席科学家、欧阳劲松所长等的倾情推荐。本书的编写得到了编委团队的强劲赋能,得到了以下编委单位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TD产业联盟

大唐联仪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

天津德力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63660部队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中星联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万思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五龙电信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中测国宇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长鹰恒容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

北京市无线电监测站

北京网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芯宸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星河亮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信而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信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科环世纪电磁兼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森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奥普维尔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瑞天智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德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成都华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玖锦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坤恒顺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零点科技有限公司

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联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益谱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弘宇脉测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英铂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昆腾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

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信测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诺优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深圳市维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普源精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作者学识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读者可通过本书编辑的电子邮箱(liushengping@ptpress.com.cn)与我们联系。

作者
2024年8月 5zwlzM7IxiioU490XRi64HCP9c+VW8mZEQrg3tShxO2uARPUEBMhJ1Ph0sw5rqL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