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阅读活动的优先级排序:无分课内课外

1.“课外书”的叫法误导性极强

一些父母在孩子学龄前特别重视阅读,但是孩子上学后,他们的态度就会发生微妙变化,认为上课、写作业、考试取得好成绩都比阅读重要,孩子读课本、教辅、学校指定阅读书目之外的书是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

“课外书”是非常传统的说法,把学龄孩子读的书叫“课外书”,隐含了“课内”重要、“课外”不那么重要,“课内”优先、“课外”靠后的意思。在真心爸妈小时候,读“课外书”几乎等于不务正业。

现在情况已经在发生变化,学校越来越重视阅读,但“课外书”的说法在学校和家庭中仍相当普遍。真心爸妈认为,要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父母需要把“课外书”三个字,从家庭语汇和自己的教育理念中清除出去。

阅读就是阅读,无论对于孩子还是成人,它都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和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与去学校接受教育,就一生发展来看是同样重要的事。

2.不要抹杀孩子对书籍的爱

真心爸妈曾经亲眼见到一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

一位妈妈接孩子放学,孩子大约刚上初中的样子,手里拿着近视眼镜。

妈妈问:“你今天没带眼镜盒?”

孩子:“没带。”

妈妈:“为什么没带?”

孩子:“书包满了,没地方放眼镜盒了。”

妈妈就怒了:“你有地方装那些‘破书’,就没地方装个眼镜盒?”

孩子不说话了。

不知孩子的眼镜是否真的贵重到时刻需要眼镜盒保护的程度,但那位妈妈愤怒于“破书”挤占了眼镜盒的地方,听来着实让人震惊。孩子上学,不就是去读书的吗?书包不装书,你让他装什么?课本是上课所需,其他书是阅读所需,岂能如此鄙夷呢?

真心爸妈多年读书、写书,对“破书”之说,是十二分地不能认同,但也不得不承认,生活中,斥书为“破书”的不仅仅是这位妈妈。

有斥责孩子把书到处乱放的:把你那些破书收起来,搞得屋子乱七八糟!

有斥责爱人花钱买书的:老买这些破书,能当饭吃?!

有斥责书太贵的:买三本破书就一百多块,有那钱买点什么不好?

有斥责书在家里占地方的:这破书架搁这儿碍事,我要放××都没地方!

没错,书既当不得饭吃,又当不得衣穿,更当不得包包、化妆品、首饰。搬家时,书又重又难打包,还要占据书架、书房,还得时时打扫以免灰尘沾染,费力、费钱,又“没什么用处”。但书带给我们知识、思想,帮我们建设精神世界,我们短暂人生中无缘经历的、无缘体会的,都可以从书中获得,世界上还有比书更有价值、更珍贵的东西吗?

爱书,乐于从书中获取信息、知识、观点、乐趣,乐于通过阅读终身学习,是一种价值观。父母有这种价值观,才能传递给孩子。

孩子爱看书,既不是与生俱来的“天分”,也不会来自某一天灵光一闪的“开窍”,只能来自家庭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如果家里没有几本书,孩子一买书父母就嫌贵,父母对书缺乏爱意和尊重,把阅读当成学业成就之外一件并不重要的事,孩子也会把阅读当成额外任务,敷衍了事。

3.引导孩子爱惜书、爱读书

不把书叫“课外书”、不叫“破书”,自然是首先要做到的,其他能影响孩子对书和阅读观念的日常小事包括:

培养孩子在生活中爱护书、尊重书。从小就教会孩子保持书的整洁,不把书弄得破破烂烂,不随意摔打、丢弃书;小时候看过,现在已经不看的书,帮孩子规划捐赠,让书流动到需要的地方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不在孩子看书时,叫他去做作业,并且表现出对孩子阅读的不认同:那书都看过八百遍了,有什么好看的,有那工夫不如做作业去。

不表现得对书缺乏信任感,不向孩子灌输“读书没用”的观念。确实有些成人抱有这样的观念,我们就曾遇到一位爸爸直言不讳地说“书上说的都不好,都是教条”。如果父母真的这么认为,也不打算改变自己的观点,至少也应该做到克制自己直言书籍没用的冲动,不随意地把这种态度展现给孩子。

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表现出对书的认同,鼓励孩子亲近书、亲近阅读,再加上适当的具体方法,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

4.阅读在生活中的优先级

至于阅读活动在孩子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优先级排序,真心爸妈的观点是:

在孩子学龄前,除了不可以因为阅读影响按时上幼儿园(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必需的经历,需要保持正常稳定的状态),其他任何活动,包括吃饭、睡觉、玩玩具、上兴趣班、做户外活动,都不必排在阅读活动之前。

在孩子上学后,除了不可以因为阅读影响完成正常的学校学习活动,包括按时上学不迟到早退,不在课堂上做老师课堂要求之外的阅读,不因为忙着看书而完不成作业,其他任何活动,包括吃饭、睡觉、上课外班、锻炼身体,同样也不必排在阅读活动之前。

换句话说,孩子忙着看书不按时吃饭,忙着看书不按时睡觉,都没有关系。吃饭、睡觉的时间出现轻微浮动,对孩子没有什么严重影响,但为了所谓的“生活规律”而让孩子在正读得津津有味时戛然而止,会让孩子觉得非常扫兴。

作业和阅读哪个优先可能会让父母有些纠结,比如孩子想先看书再写作业,而父母希望孩子写完作业再看书。如果父母很坚持,会让亲子之间冲突不断,而且孩子阅读和写作业的兴致都会受到影响。我家的办法是:限定底线,也就是作业必须完成;但不限定顺序,先看书还是先写作业由孩子自己安排。 SXn5fv6dPn0qIKmdDWMoU3eOu8rVG08YPQE2UkolhN6gF/UA7ywK1HGPjYw0jmS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