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过一些科学认知读物后,你可能会发现,其中不少品种看起来都是把科学认知融入一个或者一系列虚构的故事中,其中有虚构的人物,还有虚构的情节。比如著名的《神奇校车》,书中有一位风风火火的“卷毛”女老师,她开着一辆能上天入地的“神奇校车”带领孩子们到处探险。
你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这样的读物,到底是虚构类读物,还是非虚构类读物呢?我要不要让孩子读故事形式的科学认知读物?
我的观点是,此类读物本质上仍然是非虚构类读物,因为其中主要的内容是科学认知,都是非虚构的真实信息。只是为了增加趣味性,吸引孩子阅读,作者将非虚构的内容装进了虚构的外壳中。孩子接触科学认知读物的初期,这样的读物确实更适合他们阅读。
随着阅读能力提升,孩子会逐渐由阅读“故事外壳+非虚构内容”的科学认知读物,自然地进阶到阅读“非虚构形态+非虚构内容”的读物,父母不需要急于促进。
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阅读科学认知读物一定要从有“故事外壳”的读物开始,再进阶到纯粹的非虚构读物类型。孩子阅读虚构类读物和非虚构类读物的能力需要全面发展,理想的状态是,孩子在任何年龄段都能接触到适龄的“非虚构形态+非虚构内容”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