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市场上林林总总的科学认知读物,你可能会感到无从入手。我可以分享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捕捉孩子的兴趣,使用兴趣关键词选书。
请你回想一下,你的孩子有没有问过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为这些疑问找到合适的读物,就是引导孩子阅读科学认知读物的起点。
当然,对孩子需要接触哪些类型的科学认知读物有清晰的、结构化的认知,出发寻找时会更容易有明确的方向。为方便你随时查询,我用清单形式逐条呈现和解说。
入门常识:认物读物、启蒙认知读物
常识,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普通知识,一般人所应具备且能了解的知识。
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应该具备工作、生活、学习所需的基本知识,包括生存技能、基本劳作技能、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一个孩子,在不同年龄也应该具备那个年龄应有的常识。
很多父母从孩子1-2岁起就特别关注那些显而易见且和学校学习相关的知识,能数多少数、会做多大数字以内的计算、认识多少字、会背多少古诗词、记得多少英语单词、会说多少英语口语,以此作为孩子“学习”的发展指标,但他们往往忽视了知识的基础部分——常识。
常识首先影响孩子作为一个“人”能不能安全地过好正常生活。一个具备常识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保持足够的理性和谨慎;缺乏常识的孩子,则很可能懵懵懂懂,经常闯祸,或伤害自己,或影响他人,或危害社会。比如,每年春节都有孩子将点燃的鞭炮扔进下水道造成爆炸,或者扔到别人汽车下引燃汽车。一些人会认为那是孩子“淘气”或者“好奇”,其实,那是“无知”,一个有安全常识的孩子不会那么做。
常识还是更复杂、更高层次知识的基础。一个缺乏常识的孩子学习知识经常会缓慢而困难。比如,小学低年级学习计量单位,一些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度单位概念全无的孩子就分不清米和厘米,他们会把400米的操场写成“400厘米”,需要别人反复讲解才能明白。
引导孩子接触科学认知读物,我们可以从与日常生活最相关的生活常识和自然、科学技术常识开始。这些常识,会包含在低幼阶段的认物卡片、启蒙认知读物中。
生活常识,包括身体、健康、饮食、居家、水电、安全等方面。孩子1岁以内,开始好奇家里的各种物品,从这时起,父母就需要留意引入包含这些内容的认物卡片、认物读物,帮助孩子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了解它们的用途。1-3岁,父母可以通过生活认知翻翻书和低幼认知小百科,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生活场景和人们在这些场景中的活动,包括哪些活动是安全的,哪些活动是危险的,为什么危险。孩子再大一点,父母可以引导他们接触内容更丰富的儿童百科全书,了解更多生活场景和与之相关的常识。
自然和科学技术常识,包括动物、植物、自然景观、四季、天气现象、建筑、道路、机械等方面。比如关于自然的,农场动物有哪些、常见的野生动物有哪些、各种动物习惯吃什么、哪些动物是卵生哪些动物是胎生、什么是风雨雷电、刮风是怎么回事、打雷是怎么回事;关于科学技术的,电是什么、自来水从哪里来、汽车为什么能在路上跑、飞机为什么能在天上飞。这些也是刚刚开始探索身边世界的孩子最容易提出的疑问,遇到这些疑问,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马上为孩子找到能解惑的科学认知读物。
较早接触认物读物、低幼认知读物的孩子,常常也是特别喜欢探索外界所有未知的孩子,他们更容易持续阅读科学认知读物。
认知自然:自然百科全书、自然专题读物
自然,是我们生存的世界中所有非人工的存在,绚丽多彩,奥秘无穷。孩子一旦开始接触最常见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比如动物植物、日月星辰、昼夜变化、四季更迭,就会对让人惊奇的自然界产生无数疑问,除了“是什么”,他们还会开始追问“为什么”“怎么发生的”,探寻自然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自然话题囊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地理、地质、地球、宇宙等极其广泛的领域,上天入地下海,包罗万象。而且任何一个新认知都会引发新疑问,连接新的知识点,远远超出任何一个成人能回答的范围,需要帮助孩子认知自然的读物来满足。
你可能会感到困惑:如此浩繁的内容,我怎么可能知道要为孩子准备哪些书、带孩子找哪些书?头脑中有一个读物框架的概念,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我们可以去找两个类型的读物。
1.自然百科全书——专门为孩子解说自然话题的百科全书
为儿童编写的自然百科全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综合性自然百科全书,比如“自然百科”“自然探秘百科”;另一种是自然专题百科全书,比如“海洋百科”“动物百科”“地球百科”。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同一本或同一套书中汇集了丰富的内容。对整个自然感兴趣的孩子,可以从一本“自然百科”中找到大部分自然话题的简要解说;对某个自然专题——比如海洋——感兴趣的孩子,也可以从一本“海洋百科”中找到全球海洋、海底世界、海洋生物、海水和洋流变化等几乎所有关于海洋的知识。
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一段时间经常提出关于自然的问题,我的建议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准备一本高品质的综合性自然百科全书和一些高品质自然专题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书,我会在第十二章《如何阅读科学认知读物》的第二节专门解说百科全书的价值和引导孩子阅读百科全书的方法。
2.自然专题读物——专门为孩子解说某个话题的读物
你不需要事先准备,但可以随时找到它们,方法是识别孩子提问中的“关键词”,然后按照这个关键词、上一级关键词、相邻关键词去搜索,多尝试几次,基本上都能找到。
比如,如果孩子问“火山”相关的问题,你去搜索火山,马上就能找到很多书,从中选择品质最好的即可。如果孩子问“深海有哪些生物”,我们可以先尝试“深海生物”,如果找不到,还可以尝试上一级关键词“海洋生物”,如果对查询结果不满意,我们还可以再扩大范围,搜索“深海”或者“海洋”。
这样,以几本自然百科全书为基础,配合随时增加的自然专题读物,孩子的自然认知阅读就会逐渐展开和深入。
了解造物:制造主题读物、建造主题读物、发明主题读物、STEAM创造主题读物
造物和自然相对,是人类运用知识和技术在我们生存的世界、星球乃至宇宙中创造万物的活动,造物活动既产出了我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物品、我们居住的乡村城市和其中所有的设施,还不断为人类生活带来新的可能,比如使用人工智能、进入太空。造物活动既令人感叹,也引发好奇,自然很早就会进入孩子的视野。
从很小的时候起,孩子就开始问父母一个经典问题:“它们是怎么来的?”这个提问包含了他们对造物的四个层次的好奇。
对于可识别的单个物品,孩子的疑问是,“它们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巧克力是怎么制造的?衣服是怎么制造的?汽车是怎么制造的?飞机是怎么制造的?……
对于大型的建筑类设施,孩子的疑问是:“它们是怎么建造出来的?”——房子是怎么建的?铁路是怎么建的?大桥是怎么建的?长城是怎么建的?金字塔是怎么建的?摩天大楼是怎么建的?……
得到怎么制造、怎么建造的解答,孩子还不会满足,他们还会追问每个孩子童年时代都最感兴趣的问题:“谁第一个制造/建造了它们?”这样,孩子的问题就进入了另一个领域——发明,也就是“它们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随着孩子认知的增加,此类提问会从身边事物扩展到孩子已知的整个范围。接着,充满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孩子又开始思考,“我能不能也制造、建造、发明点什么?”
孩子的四个疑问,是有关造物的阅读的四个主题,我们可以用四种类型的读物来满足:制造主题读物、建造主题读物、发明主题读物、STEAM创造主题读物。
制造主题读物,为孩子解说日常可见物品的制造过程,其中可能包括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图景,也可能展示传统手工业细致的造物过程。
建造主题读物,为孩子解说各种大型设施的建造过程,其中可能既包括建造过程的展示,也包括各种技术的应用、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运作。
发明主题读物,为孩子解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造物,其中可能既包括改变我们生活的伟大发明,也包括未能成功的冒险尝试、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
STEAM创造主题读物,指导孩子运用简单的材料、并不复杂的技术和原理,制造或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造物作品”,既帮助孩子发展创新思维,也帮助孩子发展动手能力。
这几个主题的读物,数量都不是很多,但各有经典之作,父母只要知道此类读物的存在,就很容易按照孩子的兴趣,运用前文讲过的“关键词选书”方法,随时帮孩子找到合适的读物。
探寻原理:科学学科知识趣味入门读物
开始认知自然、了解造物之后,对科学阅读兴趣浓厚的孩子会很自然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探寻所有自然现象、自然规律、造物技术背后的原理。他们会迫切地想知道:“它们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怎么运转的?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
比如,最简单的,人为什么要吃饭?火为什么能烧开水?面包为什么会“发”起来?为什么有的蘑菇能吃,有的蘑菇有毒?汽车为什么要加油,又为什么有的车不用加油?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核电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打开电脑就能浏览页面?
回答这些问题,都要用到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的专门知识,比如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只要父母充分支持孩子选书、买书,孩子就会自然地开始阅读科学学科知识入门趣味读物。
此类读物用孩子既看得懂也富有趣味的方式为他们讲解学科入门知识。比如一本给孩子的物理读物,会用漫画讲解什么是力、什么是重力、什么是惯性定律、什么是运动定律、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一本给孩子的化学读物,会用漫画为孩子讲解什么是元素、什么是元素周期表、化学实验是怎么做的等。
我们可以自己或者引导孩子使用关键词组合找到此类读物,比如“孩子物理”“儿童化学”,或者用你所掌握的更有效的搜索方法。
儿童科学认知杂志
如果孩子对科学阅读非常感兴趣,父母还可以为孩子长期订阅一两种高水准的儿童科学认知杂志。儿童科学认知杂志是儿童杂志的主要类型之一。一本杂志中会汇集关于自然、造物、科学原理、科技前沿等方面的内容,非常有利于孩子发现新线索、新兴趣。
同时,杂志是和图书、报纸并列的三种主要印刷出版物形态之一,阅读杂志也会帮助孩子发展出不同于阅读图书的能力,有助于孩子全面阅读能力的发展。在本书第十二章《如何阅读科学认知读物》的第三节,我还会专门解说如何引导孩子阅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