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忘却时间,体验心流状态

各个领域(包括科学、艺术、体育和人文学科)内富有创造力的人都经历过一种状态,心理学家和创造力专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将其称为“心流”(flow)。心流是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时的状态——精力集中、身心投入、忘却时间。有过心流体验的人都想继续体验。这就像一种令人愉悦的药物,首先激发心流状态,然后激励人们进一步、更深入地进入心流体验。

“人进入创造性状态会忘我投入。他往潜意识里放一只水桶,打捞上来一些平日里不可企及的东西。他将这些东西与日常经历结合,从中提炼出艺术作品。”

——E.M.福斯特

那么心流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具体的短期计划和合理的长期志向)。设计电子游戏《昆虫大军和捕蝇草》时,尼古拉斯全身心投入,那时的他已进入“心流”状态。对昆虫和自然的热爱激发了他研发游戏的欲望。他很享受这个过程,愿意为此夜以继日地工作。对于角色开发、背景设置、计算机编程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他都设置了具体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

产生心流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挑战的难易程度与自身的能力水平相匹配,也就是说,挑战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尼古拉斯对学校布置的植物科学项目作业(哪怕是捕蝇草)不感兴趣,那对他来说太简单了(也太无聊了)。他也不会投入数百个小时去研读植物学教科书中的知识,因为这些书本要求更高难度的科学知识和理解能力,绝非9岁的他所能轻松掌握的。他设计的游戏要求他掌握扎实的科学和计算机软件知识,这种难度既足以挑战自己,又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

产生心流的第三个必要条件是得到即时的反馈。反馈既包括赞扬,也包括建设性批评。有些即时的反馈内嵌在执行过程中,例如,在设计电子游戏软件的过程中,正确与否立马可知——设计对了,游戏就能顺利运行;错了,游戏就会中断。这种即时性的反馈有利于尼古拉斯保持动力将项目做下去。

总之,父母要想促使孩子进入心流状态,需要帮助孩子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现实目标,要确保这些目标既有足够的挑战性,又不能超出其能力范围,还要根据需要提供及时的反馈。 2uENo19UzgUHQ9Wm91OPKhasyi8FGz21zKuPds4RMzRHQNUUBIN5B7uTW8OaOP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