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基于美国心理学会专家组的讨论、诸多跨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自身的理解和经验形成了对智力的定义:
智力是指理解复杂思想、有效适应环境、克服诸多障碍、有意义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推理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智力是逐步发展的,随时间、情境和领域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当我们如此定义智力时,也就揭开了它那层由猜疑、预测和分数所包裹的神秘面纱。目前的研究表明,智力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加动态。因此,父母要赞赏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不同形式的智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要记住并提醒孩子,智力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学习机会很多,变聪明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1.谨慎对待关于孩子“潜力”的定论。不管他人如何预测,也不管智商测试的成绩如何,要坚信,所有的孩子都潜力无限。
2.把智力看作一个发展过程,而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智力高低取决于后天行动而非先天遗传。
3.智力是逐步发展的,会随时间、情境和领域的变化而变化。
4.支持孩子特殊形式的智力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智力特点。
5.辩证地看待孩子所取得的测试成绩,尤其是智商测试。分数并不能说明一切。
6.寻找机会并鼓励孩子学习音乐和第二语言。这对所有的孩子都大有裨益,对难以接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孩子尤其有益。
7.引导孩子养成成长型思维模式——只要刻苦勤奋、坚持不懈、保持耐心,能力就能逐步得到发展。
8.不要单纯地夸奖孩子聪明。表扬要具体,要关注孩子所做的事和完成方式。
9.大力表扬孩子的努力刻苦。细致入微地关注细节(这个过程可能痛苦而缓慢,极具挑战性又饱含艰辛)才能促进智力提高。
10.学会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困难、批评和错误,不要责怪他人。积极地看待失败,把失败看作寻找不足的学习良机。
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观察,“智力的真正标志不是知识,而是想象力”。因此对于父母来说,不但要发展孩子的智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下一章要讨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