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调查,我们还能够听到这样的疑问:
“我想要智能手机”这种需求,也不是靠调查就能得出来的。
调查又调查不出新想法。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曾留下这样一句名言:“如果我问消费者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马’。”史蒂夫·乔布斯也曾经说过:“人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摆在他们面前。”但是,仅凭这两句话就认定调查没有任何意义还为时尚早,因为这些名言只是想告诉我们,不能漫无目的地询问消费者的需求。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指出:“创新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而不是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当你想要创新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查。
在此简要介绍一种调查方法,具体内容将在第3章进行详述。首先,把“为哪些人解决哪些烦恼”“满足哪些人的哪些需求”作为出发点,例如,以假说的形式提出某个能让产品畅销的构想;其次,根据这个假说制作大致样品,邀请多方试用,收集试用反馈,进而锁定目标和卖点。 在分析反馈信息的时候有一个窍门,越是聚焦于那些让人特别喜欢或特别讨厌的极端构想,就越容易实现创新。
实际上,那些创意层出不穷的公司,会习以为常地进行大量调查。
YouTube在创立之初只是一家视频交友网站,其初衷是让人们上传以介绍自己为主题的原创视频作品。根据最开始的设计,用户可以选择自己的性别以及“想要寻找”的性别和年龄人群,然后YouTube平台会随机推荐视频。由于用户本身无法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用户数量止步不前。
于是,YouTube公司进行了调查,认真分析数据,了解用户的使用目的。最后公司发现,很多用户会利用这个网站分享五花八门的视频,内容包括朋友、宠物、随心所欲的涂鸦以及网络流行的事物等。根据调查结果,YouTube将网站卖点从交友向视频分享转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取消所有交友类的要素,新增有助于提高视频播放量的相关功能,使分享功能更好操作,并将YouTube的视频播放器插入用户网站中。最终,YouTube风靡全球。
Instagram原本是一个能分享位置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后来公司通过对用户使用目的的调查发现,除了拍摄照片,其他功能几乎无人使用,于是重新设计了卖点,将Instagram转变为照片分享软件。此外,Pinterest是一个曾经名为Tote的移动购物软件,但是在一开始,销售额始终无法达到预期。公司对用户使用目的的调查显示,用户列出的心仪产品清单竟然出奇地长,因此把卖点调整为用户可以轻松分享收藏夹里的好物,并延续至今。
就像这样,从0到1诞生出的灵感,再从1到100打磨为好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调查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调查,就不能找到正确方向,创意也无法落地成形。
当然,像YouTube这样的提供数字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在利用数据分析用户动向方面确实存在天然的优势。但无论是数字经济还是实体经济,脚踏实地地调查实际情况,找准目标和卖点并提出具体措施,都是打造爆品不可或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