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十五章

要不是当时打算盖房子,汉娜·温德灵也许永远也不会爱上这位年轻的乡下律师。但是,在1910年的时候,上等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年轻女孩都在看《工作室》《室内装饰》《德国艺术与装饰》,都有《英国古董家具集》,她们对婚姻的情欲幻想都与建筑艺术问题密切相关。温德灵家或者说“玫瑰之家”——正如它的山墙上可以看到巴洛克式字母——在一定程度上和这些理念非常契合:它的斜顶屋檐很低;家门口的马约利卡陶瓷小天使雕像象征着爱情美满和多子多福;英式客厅里有一个原色砖砌壁炉,壁炉架上有一个不值钱的黄铜摆件。让她既开心又辛苦的是,把每件家具摆在合适的位置上,从而处处都能彰显建筑结构的平衡。大功告成之时,汉娜·温德灵觉得,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这种平衡的完美无瑕,尽管海因里希也参与其中,尽管他们婚姻幸福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两人都明白家具与画像之间隐秘的和谐与平衡的布置。

从那时起,这些家具就再也没有挪动过,恰恰相反,家里所有人都非常小心,不使家具离开原先位置一丝一毫。只不过,这一切还是变得不一样了;这是怎么了?平衡会失衡吗?和谐会失谐吗?一开始她并不知道,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冷漠——一切积极、热情一下子就消退归零,直到一切骤然变成消极、冷淡时,她才忽然明白:让她突然感到讨厌的,并不是这个家,也不是家具的位置,这在必要时调一下家具位置就能解决。不,是隐藏得更深的东西,是偶然和随意的诅咒,已经弥漫在事物之上,弥漫在事物彼此关系之上,但她实在想不出,还有哪种布置不会像现有的布置那样偶然和随意。毫无疑问,这是某种困惑,某种阴郁,甚至是某种挥之不去的危险,尤其是因为看不到任何理由,为什么建筑艺术的不确定会止步于情感之事,甚至时尚问题;这种想法特别让人害怕。尽管汉娜·温德灵非常清楚,还有更重要、更困难的事情,可让她最为害怕的,也许是想到甚至连时尚杂志都吸引不了她,想到有一天,哪怕是面对《时尚》这份在四年的战争中都让她念念不忘的英语杂志,她也没了热情、没了兴趣、不会欣赏。

当她发现自己有这种想法时,她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幻想,然而这些想法与其说是离奇的,倒不如说是清醒的,充满了离奇的清醒——不是从迷醉状态清醒过来,而是在清醒之后把本来就清醒的、几乎正常的状态再度清醒一次,从而使这种状态变得更正常,并陷入消极、冷淡状态之中。当然,这种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总是相对的;清醒和迷醉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那么清晰可辨,俄国式的博爱可否称作迷醉,可否应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普通社会关系,甚至事情的概观可否视作迷醉或清醒,说到底这些都是无法判定的。然而,清醒并不意味着不可能有无序状态或绝对零点——所有关系必然且不可阻挡地趋向绝对零点。汉娜·温德灵颇有可能出现这种趋势,而从原则上讲,这种趋势也许只是她超前的时尚品位:人的无序状态意味着绝对孤独,而之前所说的和谐或平衡也许只是一种映像,一种为自己从社会结构中提炼的,而且只要仍然身属这种社会结构,就不得不提炼的映像。然而,人越是孤独,就越是觉得事物也是散碎、孤僻的,对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必定会越无所谓,最终几乎再也看不到它们了。就这样,汉娜·温德灵穿过自己的家,穿过自家的花园,走过碎石板铺就的仿英式小路,然后,她就再也看不到自家的房屋,再也看不到蜿蜒曲折的白色小路了,尽管这会很痛苦,可她似乎不再感到痛苦,因为这是必然的。 ivagaTmosg1xXGJv9r6WYj+dJz6s4HwF1N7BG9NFQV+350Xo+FEUu1U/2GlYFA8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