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金税工程”是如何建设的?

2022年底,某公司为了更好地迎接金税四期的到来,决定开展一期关于金税工程“数电票”的内部培训,以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负责培训工作的小吴接到任务后,开始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在阅读大量的资料后,小吴发现,金税工程经历了一段长期的建设过程,其中一些细节问题,和自己过往了解到的有一些不同。于是,小吴决定把这些细节问题都记录下来,在培训会上好好和同事们分享一下。

那么,小吴都了解到了金税工程 的哪些资料呢?我们先来看看小吴在培训会上关于金税工程建设的分享。

金税工程的建设历程

我国自1994年3月开始试点金税工程,到2021年12月1日,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在广东、内蒙古、上海等多省市推广上线,金税工程历时近30年的建设,经历多次变迁,如图1.1所示。

1.金税一期:初步尝试计算机管税

金税一期从1994年开始启动,我国开始试点以增值税为主要内容的工商税制改革,为适应增值税改革的要求,增值税专用发票应运而生。在这一时期,信息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上游企业开出的真实发票中的相关数据,需要专业的税务人员手工录入防伪系统才能备案,不仅工作烦琐,还容易出错。加上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能作为购销凭证,而且能抵扣税款,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虚开、代开、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进行经济犯罪的行为屡禁不止。为彻底打击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税务部门开始筹建以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税控收款机系统为子系统的金税一期工程。

图1.1 金税工程的建设历程

然而,小城市的税务机构没有办法配备计算机,使得金税一期只能在50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大中城市进行试点,主要是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和防伪税控系统试水。由于手工采集的数据错误率高,只有50个城市运行,覆盖面不足,使得金税一期开发的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在1996年就停止运行了。

2.金税二期:由经验管税过渡到以票控税

金税二期从1998年开始启动。此次税制改革,建立了基于企业申报信息稽核为主导、以发票信息稽核为辅助的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并于2001年7月1日在全国全面开通,目的是借助IT系统让每一张增值税发票都可以查验、溯源,有效杜绝利用假发票偷税的事件。

随着增值税计算机稽核系统在全国税务机关普及,人工开具的发票得到有效禁止,直到2003年,全国范围内的增值税发票由以前的手写基本改为税务机器打印。发票改为税务机器打印,也意味着接入防伪系统,使得利用假发票偷税的漏洞被彻底堵死。

3.金税三期:进一步强化发票监管

金税三期于2013年推出,在广东、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重庆6个省(市)级国地税局试点后,于2016年10月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推广。金税三期包括“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即: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网络,在总局和省局两级集中处理信息;覆盖所有税种,覆盖所有工作环节,覆盖国、地税局并与相关部门联网;设置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决策支持、外部信息四大系统。

金税三期不仅标志着国家税收管理系统的一次重大进步,也是税收征管改革进程中的必要环节,税收征管改革的转型从金税三期中可见一斑。

一是管理环节的后置。随着简政放权大潮,税务机关对前置的审批项目正在大面积缩减,取而代之的是后置环节的后续管理与风险控制。金税三期特别为风险控制开发了相应的决策系统,助力税收征管事后发力。

二是专业化管理的转型。由于管理对象体量的逐年壮大,传统的税收管理员单点方式已难以应对,推进专业化链条管理有利于在有限征管力量的前提下提升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风险。金税三期基本统一了全国涉税管理事项流程,既提升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的办税体验,也为专业化管理奠定了有力的信息系统基石。

三是数据化管理的推进。在信息网络的大潮下,征管改革的重点也逐步由凭证管理转向数据管理,逐步朝向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的方向不断推进。金税三期的上线不仅为数据化管理的标准、处理、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未来的全数据化征管开展了有益的尝试。

4.金税四期:开启“以数治税”新时代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数字化发展方向: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其中,《建议》第二十一章提到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完善现代税收制度。金税四期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

2020年11月,政府发布采购意向公告,准备启动金税四期工程。金税四期是实现税务总局决策指挥端的指挥台以及相关配套功能系统的总称。金税四期主要部署于税务局的内网,实现对业务更全面的监控,同时搭建各部委、人民银行及银行等参与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

2021年是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第一年,也是金税四期工程建设的开启之年。

金税四期建设的总体要求包括“两化、三端、四融合”。其中,“两化”是指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三端”是指以纳税人端、税务人端、决策人端为主体的智能应用体系,“四融合”是指算量算法算力、技术功能和组织机能、税务财务业务、治税治队治理的一体化深度融合。

由此可见,金税四期和数电票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数电票是金税四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税收现代化、企业财务数字化和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的发展。金税四期通过数电票这一工具,实现了税收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此外,发票电子化改革(金税四期)也不单纯是一个信息化项目,还是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系统性改革工程,是一场涉及整个税收工作的重大变革。

自2021年12月1日起,金税四期的建设内容之一——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已经在广东、内蒙古、上海、四川、厦门、青岛、陕西、重庆、天津、大连等多省市推广上线。

“数电票”知识讲堂

与金税其他产品和同类产品比较,金税四期有什么特点?

相比金税其他产品和同类产品,金税四期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全”来概括,即全业务、全方位、全流程、全智能。

(1)全业务:金税工程前三期的监管内容主要是在税务方面,而金税四期不仅在税务方面,还纳入了“非税”业务,以实现对业务更全面的监控,就是说个人与企业的一切资金流水,都在金税四期税务系统的监管之下。

(2)全方位:金税四期最大的亮点在于打通了各部委、人民银行以及银行等参与机构之间信息共享、核查的通道,实现企业相关人员的手机号码、企业纳税状态、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核查的三大功能。

(3)全流程:随着金税四期的快速推进,将构建更强大的现代化税收征管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税务管理征收业务的通办,实现“税费”全数据、全业务、全流程“云化”打通,进而为智慧监管、智能办税提供条件和基础。

(4)全智能:金税四期税收监管征收管理系统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而实现智慧税务和智慧监管。各个部门的数据共享,并以大数据为支撑,实现每个市场主体全业务、全流程、全国范围内的“数据画像”。 uguHaIBgn7r114IlQebDpXyDoofYhOKjCJ3ae2S/AzdF8MKOro6VAPyk8zI/cZ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