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允许自己Gap Year

Gap Year到底是什么?

这个词来自西方。当一个人遇到瓶颈,或者出于某种原因想要暂时停下脚步时,就会选择Gap Year。

如果你现在工作不顺利,或者心情不好,都可以尝试去做一些改变。我身边有好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选择了Gap Year,有考研失败Gap Year的,也有工作迷茫Gap Year的,但我觉得并不一定要等到人生遇到挫折,才去尝试Gap Year。 任何时候,只要你觉得前方可能不是康庄大道,就可以选择逆社会时钟,去做一些你想做的事。 比方说我身边有人去农场体验生活,有人在家陪伴父母培养感情,或者休学一年尝试自由职业。

整个2023年,我的工作都趋于饱和。我预见到,未来几年自己就算拼了命,也大概率不会再有大的飞跃。于是我决定在2024年开启Gap Year,去多伦多大学读研究生。我选了一个与过去经历比较远的专业——人工智能。现在你可以看到,正是这个决定,让我有了今天持续不断地输出和完全不同以往的表达方式。

我到多伦多的第一个月,就把自己完全放空了,我的创造力开始无限膨胀。视频号在三个月内做到了100万粉丝,抖音从原来三年积累的20万粉丝,在三个月内飙升到50万。那时我才明白,人一定要让自己放松下来,才能激发创新力。

换一个城市,换一个国家,换一个环境,换一群身边的人,都能提升你的战斗力。

卷是没用的。 未来的时代,年轻朋友一定要记住:卷一点用都没有,那只是低效的努力。 如果不去思考战略方向,不让自己放松下来审视前进的方向,只在战术上勤奋,其实是在偷懒。未来,你必须有创新力,要有从0到1的能力。

也有人把Gap Year翻译成空窗期。对很多在中国长大的学生来说,空窗期是很难想象的。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想有一年时间什么都不做,第一反应就是一巴掌扇过去,说:“你是想混日子吗?你到底想干什么?”但在其他国家,这很常见。经历半年到一年的调整期,反而能更好地找到方向。

乔布斯在遇到事业瓶颈后选择禅修,七个月后回到现实,决定创立苹果公司。萨姆·奥尔特曼卖掉公司后,也曾迷茫了一段时间,于是决定休息一年。用他的话说,每次参加社交活动,别人问他在做什么,他说自己在空窗期,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变了。但正是这一年,他决定创办OpenAI,才有了后来的ChatGPT。

很多人为什么不敢有Gap Year?是因为我们这一生特别在乎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所以我们火急火燎地在小学学初中的课,初中学高中的课,高中就开始准备大学的课,大学毕业后又急着结婚生子。直到结婚生孩子后才发现,原来没有一天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也没有一件事是符合自己意愿和理想的。

我每次刷抖音都特别焦虑,因为似乎每个K12的老师都在强调:一年级很重要;二年级很重要;三年级很重要……

现在,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大学的项目也越来越多,课程里甚至出现了“60岁很重要”“70岁很重要”。我就想问:哪一年不重要?

在这种焦虑状态下,每个人都觉得休假一年就是浪费时间。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想。有人担心休假一年后求职时,面试官会追问这一年做了什么。如果答不上来,就找不到工作。但如果一个面试官纠结于这个问题,恰恰说明这份工作本身就缺乏价值。

更何况,休假一年之后,你就会明白仅靠打工是无法实现财富自由的。过度劳累的工作只会让人越来越疲惫,越来越顺从,最终失去自我。你也会慢慢明白,工作随时都可以做,但能让自己幸福地放空一年,是一件多么珍贵的事。

所以我在此就不多说了。我相信,你应该很清楚Gap Year的重要性。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任何时间都可以Gap Year。

Gap Year可以在高中毕业进行,也可以在大学毕业进行,或者不一定要在毕业时进行。工作之后,你也可以Gap Year,回来之后没有这份工作也没关系,说不定有更好的在等着你。没有人规定什么时间必须完成什么事。

未来是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不该把自己局限在固定的工作模式中。比如我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不会把自己束缚在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里。有时一个想法在深夜涌现,我会立即打开电脑记录和创作;有时早起思维特别清晰,我就利用清晨的宁静专注写作。在创作的间隙,我会阅读各类新书,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这些都转化为创作的养分。正是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和持续学习的状态,让我能不断产出有价值的内容。

所以你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Gap Year,关键不在于具体的时间,而是当你觉得过不去、遇到瓶颈、学不进去的时候,或者感觉自我认知出现问题,找不到自己的时候。 这时候你就停下来,不要等,要立刻停下来。

有时候,停下来比继续奔跑要聪明得多。我不是鼓励大家不奔跑,而是要先把方向选对。如果方向错了,越跑越偏,跑到后面就是死胡同,还得跑出来。那时年纪已经大了,跑不动了。

还有很多人说:“我没有钱。”你看,这就是我之前总跟大家讲的存钱重要的原因。如果你现在一分钱都没有,就说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你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是有问题的。这种生活方式别说想Gap Year一年了,可能10天都撑不住。为什么要把自己活成这样呢?应该想办法去修复一下自己。

第二,无论如何,走出去。

一个人看见的世界决定了这个人能走多远。如果你在一个小城、小镇或者乡村,生活时间太长了,你根本不敢相信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人就是因为走出去,眼界才宽了,思想才宽了。

我18岁时去了北京,之后也去过世界很多地方,但从来没有在一个地方住过一段时间。在北京那段时间,我无比焦虑。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人请我吃饭、喝酒。我有时候特别诧异,我也不缺钱,为什么这么焦虑?

后来我明白了,当你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每天都重复相同的事,别人的焦虑就会传递给你。如果你不换圈子,就永远被这种焦虑控制。所以我逼着自己退出身边最熟悉的社交圈,远走他乡。

到了加拿大之后,我在第一个月是兴奋的,第二个月开始过上了一种安稳的生活。白天在图书馆写作、看书,下午跑步,晚上陪家人,早早睡觉。我突然发现,其实自己不用总是那么拼命。

最重要的是,我认识了一些新朋友,他们给了我很多不同的启发。他们来自全世界,思维不局限于一个维度,和他们交流多了,我的思路也被打开了。我现在一点也不焦虑,每天无论谁紧急打电话找我,我都像听不到一样。但我都会在第二天心情舒畅的时候回复邮件或信息。我的生活看起来没有任何变化,收入也没有减少,但状态反而更好了。

所以走出去特别关键。我说的走出去,不仅是指物理上的走出去,关键是心态上也要走出去。

第三,提前做好准备。

当你看完这一节,脑子里萌生了Gap Year的想法,先恭喜你!我再声明一下,未来如果你真的决定Gap Year,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的自己。到时候请你帮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人,让他们也有机会改变自己。

不过,当你萌生了Gap Year的想法,记住要提前做好准备,有存款很重要。如果你决定Gap Year,先算一下半年或一年最低的生活成本,包括来回的机票、火车票和住宿费用。不用担心,实际上费用并不高。只要你会查攻略,善用人工智能帮你搜集一些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就不会有太大问题。这个世界不会让你无路可走。

除了这些,还要提前思考你的最低生活标准,以及这一年里你想要的新方向。是不是想写本书?有没有哪些好书一直想看却没时间看?有没有什么事一直想做?有没有什么人一直想见?有没有什么地方一直想去,但出于各种原因没能实现?

把这些想法当成Gap Year的理想和目标,你会感谢那个有勇气改变的自己。 XOd60IqChZM6RZxYKsJoAgG5/KDsnlK3EnWTEghIgKdx6bBZEHtQRQTkCt5Icgv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