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美国,一切似乎都在逆转。
“天选之地”“山巅之城”“自由国度”“民主灯塔”……昔日种种光环,纷纷褪色。
国内,嫌贫爱富,资本无节,枪支失控,滥杀无辜,种族主义,空虚堕落……一个号称全球第一的国家却成为很多人物质和精神上的无依之所。
国外,长臂管辖,全球攫取,制造冲突,输出战争,挑拨离间,颜色革命……一个自诩领导世界的国家,俨然已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邪恶霸权。
那些曾经的所谓美好,诱人的美式价值,仿佛虚构的幻象、骗人的法术。
根源何在?
近年来,全球史学界出现反思美国历史研究的思潮。历史学家和教育家纷纷指出美国历史教科书及长期历史教学实践中对真实历史的扭曲。
这种扭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美国历史教学和研究长期忽视种族主义,甚至为种族主义历史辩护。1995年出版的《老师告诉你的谎言》 [1] 一书分析了12本历史教科书,其中只有5本在索引中专门列出“种族主义”“种族偏见”等专门名词。
其次,美国历史研究中对于奴隶制的描述充满偏差,缺乏对奴隶制本质的揭批,扭曲了民众的理解。例如,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大多数成年人认为美国内战的原因是“州权之争”,而不是奴隶制存废之争。
再次,美国历史研究过于以白人历史为中心,对内忽视了少数族裔对美国的贡献,缺乏足够的代表性;对外缺乏对其他国家历史的公允评价,缺乏平衡性。《美国的重新发现:原住民与美国历史的毁灭》 [2] 一书认为,传统美国历史研究坚称美洲“被发现”、坚持“欧洲人的优越性”,持续滋生排斥和误解。
最后,美国历史研究受到较强的政治和党派影响,不同地域的历史教科书往往对同一历史事件采信带有明显政治倾向的不同观点。《纽约时报》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8本常用美国历史教科书,发现数百处差异,在资本应受到什么样的限制、移民是不是国家的负担、奴隶制在多大程度上带来负面影响等问题上存在着迥然不同的观点。
历史如镜。审视今天的美国,需要戳穿那些曾经粉饰的历史妆容。世界需要新编的美国史,需要重新审视和解构那些被偷换的现实、被美化的价值。
本书共分十章,选取十个侧面,呈现那些被选择性忽视的美国历史另一面。
第一章直视美国的身份困境。以文化视角看,曾经让人羡慕的“大熔炉”理论描述的自由公平、种族平等、文化融合图景,不过是种想象。“盎撒—新教文化”所衍生出的系统性种族主义始终存在。进入21世纪,美国人口构成变化更催生出尖锐的文化认同冲突。
第二章聚焦北美原住民血泪史。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事件总被描绘成一部英雄史诗。然而,对于早已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人等原住民而言,这却是他们近乎种族灭绝的开端。殖民者带来致命瘟疫,带来战争与杀戮,让万千印第安人命丧迁移途中。殖民者更带来对原住民文明的摧毁,寄宿学校成为数十万原住民儿童的恐怖梦魇。时至今日,原住民依然“被隐形”在美国社会之中。
第三章反思美国的种族歧视,呈现黑人在美国历史中的悲惨处境。从17世纪初第一批非洲黑人被贩运至北美殖民地,就埋下种族主义和不平等的国家基因。奴隶制度、种族隔离、被压迫的民权,直到今天仍让人“无法呼吸”。
第四章分析美式民主的虚伪。近年来美国种种政治乱象令人质疑,曾经自认为“历史终结”的美式制度早已沉疴难治。回望美国政治制度史,不难发现,从设计之初起,公民就从未被赋予平等的政治权利。经过多年运作,本应服务于公共目的的政治制度,已被强大的私人利益集团绑架。金钱政治占据美国民主的中枢,政治极化导致矛盾冲突日趋激烈。运行200多年的美国政治体系已出现“机能性障碍”。
第五章揭穿“美国梦”的谎言。自英国移民抵达北美大陆,“美国梦”便如一条金线穿梭于美国历史。它的意涵不断被改变、重塑,但美国文化的剥削基因让它始终具有极强两面性:一面是实现梦想的少数人;另一面是踏脚石、牺牲品,是禁锢在不平等社会结构中的大多数。这般“美国梦”塑造了高度不平等的美国社会,无疑是“最危险的迷思”。
第六章讲述“美国例外论”的“国家幻想”。在此之上衍生的“人权外交”和“民主输出”根本无关“人权”“民主”,而是美国维护全球霸权和战略地缘目标的工具。这名自诩的“世界人权判官”以保护“人权”为名,行破坏干预之实,是全球和平发展的破坏者、人权进步的绊脚石。
第七章剖析美国热衷暴力的历史基因。尽管自称热爱和平,战争却贯穿美国历史并影响每一代美国人。为军事扩张和对外战争赋予正当性的思想理论根植于美国历史各个阶段,它们深入美利坚民族身份认同,成为治国方略的指导原则。
第八章解析美国的金融“炼金术”。从“黄金美元”到“石油美元”,再到“军力美元”,美元霸权的确立、巩固和演化具有鲜明的战争和强权烙印。为维护美元,美国不惜动用军事干预、金融战、贸易战等一切手段。同时,美联储深陷“特里芬难题”,在“开闸放水”“落闸限流”之间,将问题转嫁给世界,从世界“吸血”。
第九章打开“美国盗版”的历史逻辑。建国200多年,美国人看待知识产权观点深刻变化,从窃取技术有理、盗版侵权有凭,到专利体系复杂、合规代价巨大。美国联邦政府政策从拒不承认外国专利,到强推全球保护体系。究其根源,无非利益。早期发展“抄近道”,确立优势“讲霸道”。在“盗版者”和“卫道士”之间的角色切换,与美国国际地位变化同步,见证价值和理想之下的美式现实主义。
第十章聚焦美国科技垄断。从起初靠“借”英国技术来实现自身工业化发展,到二战后大规模窃取德国技术以增强本国科技实力,再到为赢得冷战对苏联实施技术遏制战略,又到无所不用其极地打压他国科技发展……美国科技霸权主义的背后,是其称霸全球的野心和不择手段。
美国的另类历史,令人扼腕。道义的崩塌,更令人唏嘘。
从欧洲殖民者登岸起,这块北美大陆就不再是平静的乐土。美国自身的知识界,也不乏清醒的思考。
“他们不再尊敬美国,这情有可原”,《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承认。“精英朽坏”,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叹息。
不可小觑的是,祛魅的霸权,依然掌控着强大力量。若约束不力,这种力量对于全世界,可能是毁灭性的负能量。美国何去何从?是今日世界的重大挑战。
世界需要看到美国暗黑的过去,认清它暴戾的现实,警惕它危险的未来。
[1] James W.Loewen, Lies My Teacher Told Me : Everything Your American History Textbook Got Wrong ,The New Press,1995.
[2] Ned Blackhawk, The Rediscovery of America : Native Peoples and the Unmaking of U . S . History ,Yale University Press,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