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野心勃勃的电学家

亚历山德罗·伏特的境遇与伽伐尼也并非全然不同。他在坐落于科莫湖畔的伦巴第大区小城科莫长大,他的家庭是小贵族。伏特家族的财富来自土地和财产收入,伏特和他的兄弟们从一个富有的亲戚那里继承了更多的遗产。这个家族在科莫和米兰拥有几处地产。 伏特本可以效仿当时贵族子弟的流行做法,尽情享受他的财富,并以一名业余自然哲学家的身份放纵自己沉溺于好奇心,他却不满足于将来只在外省乡下过一种默默无闻的安逸生活。虽然他按传统信奉天主教,但他的首要任务是跻身自然哲学家的行列,他把这些哲学家尊为新启蒙时代的先驱。16岁时,他在一首对科学极尽溢美之词的赞歌中写道:“新时代正在摧毁‘盲目迷信’和旧时代人们的谵妄。” 与他对理论生理学——包括“动物精气”和“神经体液”——的总体轻蔑态度相对应的是,伏特对具有可检验假设的物理科学大加赞扬,称其为“有用的科学”。

在他看来,新兴的电学是理性时代战胜迷信的突出表现。例如,他认为富兰克林证明闪电是一种电现象,而不是像古代迷信那样认为它是由“火元素”引起的,这表明现代自然哲学家无疑已经确立了他们对世界的超然理解。伏特最向往的便是成为自然哲学家,而不仅仅是成为一个学术界的“文人学者”。“电学家”的头衔是伏特梦寐以求的。

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电学巨擘的著作:富兰克林、穆森布罗克和詹巴蒂斯塔·贝卡利亚。后者与巴斯一道将富兰克林的思想介绍给了欧洲。为了加入这个声名显赫的集团,伏特采取了一种不寻常的方法:他开始给他们写信,而且是经常写信。当时,在没有资历或关系的情况下给这些大人物写信被认为是非常莽撞的行为。他那时只有18岁,却邀请别人对他稚嫩的电学理论发表评论,就好像他是一位教授,在与自己的同侪闲聊。最后,他把自己的长篇论文寄给了贝卡利亚。

贝卡利亚一年后才回复,当他终于回复的时候,信件只有他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他在文中阐述了他最近的新电学理论,这是一个基于不同物质的摩擦以及它们各自“发出”或“接收”电流体倾向的曲折推导。然而,他的假设被当时其他有影响力的电学家礼貌地忽视了。这可能已经让贝卡利亚痛苦不堪了,但紧接着他又要面对一个年轻新秀即伏特的刁难,后者竟胆敢指出贝卡利亚的理论与他自己的(完全未经认证的)新电学理论不一致,这无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又进行了几次无果的交流后,明显受到冒犯的贝卡利亚“请”伏特“对电学问题保持永远的沉默”。

伏特并未作罢,而是在随后几封信中把主题转移到别的话题上,但他心里对这种轻蔑耿耿于怀。因此,当他向他迅速壮大且志同道合的一干书信往来者中的另一位成员提出他的理论时,他对任何建议都能虚心接纳。保罗·弗里西——他和伏特一样对贝卡利亚的想法反响平平——建议伏特,与其写更多的信和他打交道,不如“把重点放在科学仪器上,而不是有争议的理论上”。

那时,伏特萌生了一个新的抱负:不仅要成为一名电学家,还要成为一名电学教授。为此,他首先需要扬名立万。他开始研制一种新仪器,用于证明他关于吸引力在电中的作用的相关理论,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声誉:他的发明便是起电盘,一种提供“永久”电力来源的新工具。用“永久”这个词也许太夸张了,但与莱顿瓶相比,起电盘确实有了长足进步,它可以发出100次电击,然后才需要再次充电,你甚至可以用莱顿瓶充电,而不用摆弄琥珀和丝绸。伏特在帕维亚最重要的政治赞助人卡洛·菲尔米安对他的评价是“成效卓著”。他毫不保留地称赞伏特“为你的国家,为整个意大利——科学和艺术之母争光”。几个月后,时年34岁的伏特成为所在大学实验物理学系主任,但他仍然没有获得他渴望已久的尊重。

其中一个原因是,另外两位实验哲学家在几年前也发明了一种类似于起电盘的仪器,很难相信伏特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仪器,也没有听说过其发明者。而另一个事实也加深了这种怀疑:伏特一直是个工具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他始终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他的仪器是如何工作的,也无法解释它是受什么定律支配的。面对质疑时,他支支吾吾地说要写一篇论文,但当他(非常拖沓地)着手写论文时,他意识到,实际上他可能永远都不需要发表这篇论文。真正重要的是,这项发明已经令他作为电学家声名鹊起。由于伏特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和专业人脉,起电盘被送到了伦敦、柏林和维也纳等城市的电学家手中。除了少数脾气暴躁的诘难者,其他大多数电学家并不关心理论如何,只要它能提供一种帮助他们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的工具就行。虽然有些人此时已称他为“电学的牛顿”,但诘难者并没有完全消失,他们嘲笑他那篇单薄的论文——他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解释 ,但还是发表了论文——并继续私下传播他窃取了发明该装置功劳的流言。16年来,他一直无法摆脱这种谣言,即便他发明了一种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工具——静电计。这种工具可以测电,而不是起电,是有史以来最灵敏的电探测器。

然而,他的批评者仍然嘲笑他是“电子娱乐物件”的发明者。 就在那时,也就是1791年,心怀戒心、脾气暴躁、有点儿伤到自尊心的伏特第一次读到了那份《评论》的副本。 QAzS/s5UAxePeUlNZF82kTUj2jIp6CfsW7Tv0LmVUgSnekbuGfjodL/WYJ+rd6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