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液中主要含有水、无机离子、乳酸、尿素等成分,一般是没有明显异味的。如果我们自觉汗味很重、有异味,通常是因为卫生、饮食、疾病等因素使汗液中混合了其他成分。
从事体力劳动,或在高温、潮湿、通风不畅等环境下工作,身体因散热排出的大量汗液不能及时蒸发,就会与皮肤表面脱落的皮屑以及各种微生物混合,如果不及时清洁,这些微生物就会分解汗液中的物质,产生氨和脂肪酸,这就是我们闻到的汗臭味的来源。而腋窝、肚脐、肛门及会阴大汗腺较多,分泌物中脂肪及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因此产生的味道更重一些。
在我们食用葱、蒜、韭菜、芦笋、各种调味的香料(如咖喱)、鱼、肉等异味和腥味较重的食物,或口服药物(如麝香)以及饮酒后,这些物质经过代谢后一部分从粪便排出,一部分会从毛孔排出而散发臭味。此外,油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会使体内胃肠湿热明显,使汗液有异味。
局部手足多汗症、肥胖、糖尿病患者出汗过多时汗液会有不同程度的异味。间擦疹、增殖型天疱疮、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等患者皮肤破溃部位继发感染也可能引发汗臭。某些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患者会散发一种鼠臭味,三甲基胺尿症(俗称“鱼臭症”)患者会散发腐败的臭鱼气味,而枫糖尿症患者会散发甜味。
因卫生因素引起的汗臭需要我们及时洗澡清洁、换上干净的衣服,并尽量保持皮肤干燥。衣服应尽量选择棉、麻质地和浅色的,有助于体表散热。同时,平时要勤换衣袜。由饮食因素引起的汗臭需要我们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少食易引发汗臭的食物,并多喝水。因疾病因素引起的汗臭应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如果出汗多导致衣服上的汗味难以去除,可将衣服浸于10%的浓盐水中,浸泡1~2 h,然后用清水洗干净;或用弱酸性或中性洗衣液洗去汗渍,然后用冷水清洗干净。注意切勿用热水,热水会使蛋白质变性,难以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