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道文王问第八

【题解】

关于“道”的含义,我们在上一篇的“解读一”中已有解释。文王,指周文王。又称“周侯”“西伯”“姬伯”,姓姬名昌,去世后被追尊为“文王”。文王是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之父。他尊老爱幼,礼贤下士,是周朝的奠基者。题目的意思是:“周文王关于大道的提问,第八篇。”逢行珪解释说:“夫道者,覆天地,廓四方,斥八极。高而无际,深不可测,绵六合,横四维。不可以言象尽,不可以指示说,应无间之迹,终政教之端。包万物之形,彰三光之外。为而不有,行而不见。有道之王,动而同之。妙用无穷,故谓之大。文王因用无穷,故谓之大师闻道,可为永则,因以名篇也。”本篇主要记载鬻子提醒周文王有错必改,否则会国破人亡。

政曰:昔者文王问于鬻子,曰 (1) :“敢问人有大忘乎 (2) ?”对曰 (3) :“有。”文王曰:“敢问大忘奈何?”鬻子曰:“知其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 (4) ,乃丧其躯。其行如此,是谓之大忘 (5) 。”

【注释】

(1)曰:锺肇鹏《鬻子校理》:“‘曰’,原无,误抄入注‘以政术之门’下,钱熙祚守山阁本《鬻子》校勘记云:‘此下原有“曰”字,误在注末。’钱说是,今据移入‘鬻子’下。”

(2)敢:谦辞。有冒昧的意思。大忘:最严重的健忘。《鬻子校理》依据《群书治要》,认为本段的“忘”应为“忌”:“‘忌’,原作‘忘’,误。‘忘’‘忌’形近而误,《治要》作‘忌’是,今据《治要》校正。下两‘忌’字均同。”我们仍按照《文渊阁四库全书》原文“忘”字理解,因为按照《四库全书》原文理解,也文从字顺。

(3)对:回答。

(4)贼:戕害,伤害。

(5)是:代词。代指以上行为。

【译文】

政治典籍上说:从前,周文王请教鬻子,说:“请问人们有最严重的健忘吗?”鬻子回答说:“有。”周文王问:“请问最严重的健忘是怎么回事?”鬻子回答:“知道自身有严重的恶行、错误而不去改正,为此而伤害了自身,甚至丢掉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人有了这种行为,就叫作最严重的健忘。”

【解读】

关于健忘的问题,古代典籍中有一个与此类似的例子,而且讲得更为圆融。《尸子》佚文记载:

鲁哀公问孔子曰:“鲁有大忘,徙而忘其妻,有诸?”孔子曰:“此忘之小者也。昔商纣有臣曰王子 ,务为谄,使其君乐须臾之乐,而忘终身之忧。”(《太平御览》四百九十)

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说:“鲁国有一位非常健忘的人,搬家的时候竟然把自己的妻子忘记了,有这样的事吗?”孔子曰:“这还属于轻微的健忘者。从前商纣王有一个大臣名叫王子 ,一心讨好君主,使他的君主为了享受片刻的快乐,而忘记了亡国的终身之苦。”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与自己的大臣用这一故事相互勉励。《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记载:

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徵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有一次,唐太宗向大臣们询问说:“我听说西域有些经商的胡人(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如果得到宝珠,就用刀割开自己的身体,把宝珠藏在身体里面,有这样的事情吗?”大臣们回答道:“有这样的事情。”唐太宗说:“人们都知道嘲笑这些商人爱惜宝珠而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然而那些因贪赃受贿而依法受刑的官吏,与那些追求奢华生活而导致国家灭亡的帝王,他们的行为与胡人商贾的可笑做法又有什么不同呢?”魏徵说:“从前鲁哀公对孔子说:‘有个人非常健忘,搬家的时候把自己的妻子给忘记了。’孔子说:‘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夏桀、商纣连自身的安危都忘记了。’讲的也是这类事情。”唐太宗说:“是这样。我与各位应当同心协力,相互辅助,希望不会被后人所嘲笑啊!” sHktcajdn8KD7ZQ5qxPpipc1NvIEMGPcTXrZpQz0nF6uZZ4zRRkit0F98oqia2r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