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相关概念状况
“数据资产”这一术语在1974年就已出现
[1]
,但直到现在才由我国首先开启了有关数据资产入表的工作
[2]
,而数据资源相关会计问题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推进,可见数据资产化之难。由于数据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有形实物和无形知识产权,因此数据资产化还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例如,数据资产的形态、计量和计价,数据资产流通的技术支撑等,甚至连数据资产的定义都需要一个技术化的表述。当前,着手解决数据资产化进程中的技术问题是推动数据资产入表的关键环节。
从概念上看,关于网络空间的资产有信息资产(Information Asset)、数字资产(Digital Asset)和数据资产(Data Asset)3个概念。这3个概念用词不同,但内涵类似,从名词出现到概念定义,经历了较长时间
[3]
,如图2-1所示。
图2-1 数据资产相关概念发展状况
-
计算机被创造出来后,人们使用的技术术语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1977年,斯图亚特·M·卡巴克(Stuart M. Kaback)在介绍一款索引系统时提到了“信息资产”这个术语,但没有给出具体内涵
[4]
。1994年,《霍利报告》(The Hawley Report)中首次给出了“信息资产”的定义
[5]
。
-
数字地球等概念的提出使数字化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996年,海伦·迈耶(Helen Meyer)在《维护数字资产技巧》一文中提到了“数字资产”这个术语,但没有给出具体内涵
[6]
。2006年,阿尔伯特·范·尼凯克(Albert VanNiekerk)给出了“数字资产”的定义
[7]
。
-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关注点是数据,数据被看作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1974年理查德·彼得松(Richard Peterson)提到“数据资产”一词,指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实物债券等资产
[1]
。2009年,托尼·费希尔(Tony Fisher)在《数据资产》(
Data Asset
)中指出数据是一种资产
[8]
。2023年8月,我国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开启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数据资源在会计层面成为资产。
由于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环境的不同和人们对“信息”“数字”“数据”概念认识的不同,不同的名词术语形成了,但3个概念的内涵差异不大,在具体使用时也会出现混用和相互替代的情形。更严重的是,资产和资源、资本、经济等术语紧密关联,于是就有了信息资产、信息资源、信息资本、信息经济、数据资产、数据资源、数据资本、数据经济、数字资产、数字资源、数字资本和数字经济12个概念。但是,过多的概念不利于事物的健康发展,需要对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整理,形成统一的认识。
KtHoWP8d1dD5uVuCjz92MAQsa/lSPsn0XOyw3tJaACNal5R4uOVFEoQ7Q8/dde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