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是备受期待的头生子,还是在已经有哥哥姐姐的情况下加入现在的家庭,多个孩子肯定会改变你与父母的动态关系。在大多数关系中,涉及的人数越多,个体失衡的可能性就越大,尽管这不是必然的。
通常,你的父母不能有意识地辨识自己的引导系统,所以无法给你(或彼此)振动一致的行为模式。他们常常觉得如果你能改变自己的行为,他们的感觉就会更好。因此,在你进入他们的家庭后,要不了多久,他们就想训练你的行为模式,以符合他们自己的喜好,但这是异想天开。他们不去追求现实自我和真实自我的和谐,反而要求你用自己的行为来取悦他们。这就是所谓有条件的爱:“如果你能改变你的行为或条件,那么当我看到时,我会感觉更好。所以一切都交给你了,现在你得对我的生命体验感负责。”
第二个孩子到来后,你的父母有了更多需要掌控的行为和动作,你也更加困惑:现在你不仅要考虑你的行为会让父母在亲子关系中产生什么样的反应,还得观察父母对其他孩子的行为有什么反应。随着每个新成员的加入,扭曲和困惑的可能性呈指数级增长。
想要按照共同居住者的期待和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就不可能达成个人的频率一致。因为个性、利益、意图和生命目的多种多样,你无法仅从行为层面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能让所有关系变好,使你满意:在你开始和其他人接触前,先让有形的你和无形的你达成一致的振动频率。并且永远别想着让他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满足你的情绪价值。因为这涉及太多变动,你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