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三星堆遗址概况

地理位置与环境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广汉市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是四川盆地腹心地带。遗址周边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鸭子河从遗址旁蜿蜒流过,不仅为古蜀先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用于生活饮用、灌溉农田,还方便了水上交通和渔业捕捞。

此外,周边的浅丘和山地为古蜀人提供了木材、石料等资源,用于建造房屋、制作工具和武器。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三星堆地区能够承载较多的人口,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古蜀文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三星堆独特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遗址规模与范围

三星堆遗址规模宏大,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其核心区域面积约3.6平方公里,主要包括三星堆古城、月亮湾小城、仓包包小城等重要部分。

从分布范围来看,遗址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涵盖了多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其中,三星堆古城是遗址的核心,城墙周长约2600米,城内分布着宫殿区、生活区等。月亮湾小城位于三星堆古城的西北部,可能是贵族居住的区域。仓包包小城则在三星堆古城的东北部,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如此大规模且分布有序的遗址,反映出当时三星堆地区高度发达的社会组织和规划能力。

遗址年代与分期

三星堆遗址的年代跨度较长,大约从公元前2800年延续至公元前1100年,历经了约1700年的发展演变。根据考古研究,三星堆遗址可分为四期。

一期文化距今约4800-4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的陶器以平底器和圈足器为主,如绳纹花边口罐、敞口圈足尊等,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反映出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二期文化距今约4000-3200年,进入了青铜时代早期。此时开始出现少量的青铜器,陶器种类更加丰富,新出现了高柄豆、小平底罐等。建筑遗迹增多,表明人口和聚落规模有所扩大。

三期文化距今约3200-2600年,是三星堆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土了大量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的青铜器,如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等,展现出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玉器、金器等也大量出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等级分化。

四期文化距今约2600-2100年,三星堆文化逐渐走向衰落。出土文物的数量和种类相对减少,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也有所下降。但仍有一些具有特色的文物出土,如小型青铜人像等。 8vkaK53pzCqJGxDUj+RUIxcnw7mnsgh6gSUPB4Yd61ad8HcdF9PA0C16gYE6zQf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