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过“环肥燕瘦” [1] 这个故事,而其中的燕,便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赵飞燕。最早把杨玉环和赵飞燕放在一起比较的大概是李白。他在《清平调·其二》 [2] 写到“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也许其他的女子都是拥有着自己的过人之处,才能在宫中一直被宠幸着,而赵飞燕却是因为拥有着某些缺陷让帝王为她深深地迷恋。
关于赵飞燕,历史上对她有着很多记载,不光是历朝历代的诗词曲赋,还有一部赵飞燕的堂妹伶元为赵飞燕撰写的艳情小说《飞燕外传》, [3] 此书记飞燕姊妹始末,实传记之类,然纯为小说家言,现在这部书稿属于一本禁书,被禁的原因就是因为里边有很多色情的内容。
赵飞燕的名字和出生年月不详,因为她独创“掌上舞”、“踽步”。犹如一只燕子一般,轻盈飞舞,所以得号“飞燕”。 [4] 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和卫子夫一样,是个私生女,她们原本也不姓赵。他们的生母是姑苏郡主(江都亲王刘建先生的孙女),嫁给江都中尉赵曼。冯万金是赵曼的挚友,姑苏郡主和冯万金私通怀孕,躲在娘家亲王府生下姐妹俩。她出生时家中十分的贫穷,因为是一个早产女婴,重量不足三斤。赵姓小两口子看着这个老鼠一样大小的女婴,认为已经奄奄一息,不可能存活,就简单地清洗了一下,裹了一块旧棉絮,丢弃在山中的岔路上任她自己存活。可没有想到连着过了三天,赵飞燕还活着,父母看她可怜,又把她抱回了家中。 [5]
在那个时候,连最起码的温饱都是问题,更不要提吃什么有营养的东西了,这导致赵飞燕身体十分的瘦小,但赵飞燕从小时候一个便是美人胚子,她的面容在同龄小孩中十分的出众。赵飞燕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了阳阿公主府学习跳舞,培养优秀了之后便可以在一些宴会上王孙贵族表演。赵飞燕跳舞十分的厉害,她的身体柔软度十分好,老师对他这样的学生更是十分喜爱,跳舞的时候,她就犹如一只蝴蝶一样轻盈,让人止不住眼去看她。
一天阳阿公主在皇办私学发现了赵飞燕,赵飞燕便由此飞黄腾达。阳阿公主喜欢赵飞燕乖巧的嘴巴,遂带在身边不离左右。她在府中指导赵飞燕歌舞,灵性十足的赵飞燕起早贪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阳阿公主看见这个丫头特别能吃苦,有意栽培她。
机会终于为有准备的人打开了大显身手、一展芳华的大门。
属于汉武帝的年代已经悄悄离去,沉浸在骄傲中的刘氏子孙依然做着江山万年不倒之梦。果然是一脉相承,大汉天子对歌舞有着痴迷的情节,刘邦宠妃戚夫人、刘彻皇后卫子夫、刘骜皇后赵飞燕,无一例外地以歌舞宠冠六宫。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6] 悲剧总是以喜剧开场,没有人去理会。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 [7] 从平阳公主府走出来的歌妓皇后卫子夫,随手一掷的幸运花,落在了阿阳公主府那个叫做赵飞燕的歌妓身上。
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
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
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
常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子夫前入侍,飞燕复当时。
只是,物是人非,刘彻和刘骜,同血不同志。
汉成帝刘骜能在浩瀚的中国皇帝中让人记住,不是因为他文功武治,而是因为他的好色,最后竟然因为纵欲过度,死在了赵飞燕的“温柔乡”里。
漂亮的女人,自古以来是男人以显示其成功和强大势力时而炫耀的资本,古代绝美女人的命运就是帝王的花瓶和发泄的工具,无一不是以悲剧谢幕,自古红颜多薄命,演绎了一幕幕人生悲剧,每一个天香国色的女人都有起伏跌宕的故事,令文明时代的文人墨客一展才情,尽情去勾描她们丰满的人物形象,揣度她们的喜怒哀乐,描写她们人性的光辉,但更多的是鞭挞她们人性的丑恶。总之一句话,红颜祸水,几乎所有的正史和野史都把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进行妖魔化润色,把一个个美丽的面孔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后人茶余饭后打趣的笑料,赵飞燕也不例外。
大汉公主府,是仅次于皇宫的大妓院。
一天汉成帝微服出行,来到阳阿公主的家,看戏作乐,赵飞燕的舞蹈《掌中飞舞》是压轴戏。 [8] 汉成帝被赵飞燕的舞蹈绝技所折服,只见赵飞燕腾挪于手掌之上,最后落地时,双臂一扬,四肢展开,像一只展翅的凤凰,轻盈自如。
赵飞燕貌美如花,也很有心计。
有这么个故事,赵飞燕为了靠近汉成帝,与汉成帝玩起了猫戏老鼠的游戏:一次汉成帝闲情顿生,忽感龙殿孤寂,有道是:大殿只来阉人,红粉悉数在外。百无聊赖的汉成帝刘骜招来亲信富平侯张放谋划微服外出找乐子。当他偷偷摸摸来到阳阿公主府时,在这里发现了让他醉生梦死的赵飞燕。阳阿公主见刘骜来访,熟知他的秉性,把养在府中的美女统统叫出来,取悦汉成帝。赵飞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丽动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让汉成帝喜不自禁。汉成帝当即要带赵飞燕回宫,赵飞燕媚眼一抛,轻启朱唇:“万岁之邀,奴婢万福”,碎步摇摇,纤细之手挽住刘骜的胳膊,随之回身一转,躲进珠帘屏风,刘骜望着赵飞燕袅娜的背影,细小的腰肢和浑圆的臀部在刘骜的眼里,像是一部储满性感基因的机器。风情万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赵飞燕一下子点燃了一个中年男人的欲火,刘骜冲进后帷的屏风之中,搂住赵飞燕,强作霸王硬上弓。赵飞燕香吻深送,这时计上心来,不能就这么简简单单把自己白雪般的玉体交给了成帝,于是娇羞地捧着汉成帝的手,娇滴滴说:“奴婢适才舞蹈,不小心扭伤了腰肢,需要静养几天,方能用健康之体服侍陛下呀,嗯?”汉成帝望着稚嫩的赵飞燕,心想:早晚是寡人囊中之物,何必心急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于是松开龙臂,答应招入宫中,择日临幸。赵飞燕到了宫中之后,继续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一连拒绝成帝三夜召幸,这个欲擒故纵之计,激起了成帝的征服之心。当他得到赵飞燕后,夜夜临幸,像吸食了有瘾的鸦片一样,再也离不开她,一种对性的依赖、对赵飞燕的适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9]
这个风流皇帝尚未继承帝位的时候,就已经沉溺于酒色,登基之后更是肆无忌惮。汉成帝继位后,筹金钱,广建霄游宫、飞行殿和云雷宫供自己享乐。帝王也好,凡人也罢,凡是不能自律导致贪心横生的人,就是一个失去理智的狂人。汉成帝就是一步步走向狂念的庸政之人。他开始还是比较正常的,专宠少年结发妻子许皇后,前后二十年,生了一儿一女,不幸的是,这一儿一女皆夭折,引起了王氏集团的忧虑,无嗣之痛加之许皇后年老色衰,汉成帝的目光不由转向了六宫粉黛,在六宫中搜寻的汉成帝终于遇见了班婕妤,一时间汉成帝好像找到了精神慰藉和对性的需求。同样不幸的是,班婕妤生了一个男孩,数月夭折。班婕妤这个人不知是为了摆脱汉成帝的纠缠,还是为了成帝有继承天下的子嗣,我们不得而知,竟然莫名其妙地把自己形影不离的侍女李平进献给汉成帝,李平又得宠幸,也被封为婕妤。李平出身婢女,身份微贱,汉成帝为了达到目的而自圆其说:“当初孝武帝的卫皇后也从微贱而起。”因此赐李平姓“卫”,她就成了卫婕妤。
赵飞燕姐妹的出现,进一步加重了汉成帝对香艳美色的痴迷程度。由于不理朝政,国事荒废,举国成灾,史书记载,异灾多发。 [10] 刘向、谷永等沽名钓誉之徒,为了取悦于汉成帝,把不可逃避的自然灾害归咎于许皇后,说是由于她“专宠”造成的。这种空穴来风式的“莫须有”罪名,扣在许皇后的身上,直接导致许皇后的“椒房掖廷用度”被减省,甚至最后连汉成帝的面也见不上了。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许皇后一肚子怨气无从发泄,她的姐姐、平安侯夫人许谒在宫中掩帐焚香,伙同巫蛊之人,诅咒后宫有身孕的妃子不得好死。这一事件不知是否真有其事,按当时许皇后的生活情景,此举也许有之,然一想到大汉严厉的宫中刑罚和清规戒律,又有一些不足可信。难道几个柔弱的女子和巫众就不怕身首异处?赵飞燕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于是一个阴谋在这个初识宫廷内斗的女子心中,慢慢酝酿出来:为了一己之私,必须除掉许皇后。除掉许皇后为自己扫清路障,这种事儿对于一个正在受宠的女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赵飞燕打定主意,在成帝枕边吹起了“枕边风”,这一吹,不得了,直接将许谒等人及巫蛊吹进了地狱之门,许皇后连坐被废黜, [11] 后来被赐死于深帷大殿之中。
长安古城的琴音仍然余音袅袅,太监仆人仍然出出进进,各司其职。乾坤不因为是非曲直而颠倒,日月也不因为美丑不分而紊乱,仿佛天下一切太平。到了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封为婕妤 [12]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六月封为皇后,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第二任皇后了。
很快,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也进了宫,好色的汉成帝被她们迷得神魂颠倒,她们联手废掉了许皇后,赶走了班婕妤,汉成帝封赵飞燕为皇后,其妹妹赵合德为昭仪。姐妹二人专宠后宫,无人可与她们争宠。“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一个玉骨纤腰,一个冰绡雪肌;一个飞舞盘中体如仙,一个一树桃花露半含。汉成帝醉生梦死,直发出感慨,宁愿终老温柔乡里,也不学他的祖先汉武帝求什么白云仙境。有倒是只羡鸳鸯不羡仙,管他什么苍生社稷。
虽然得皇帝宠幸,但是姐妹二人却一直不孕, [13] 史载,赵飞燕姐妹为使肤色白皙娇嫩,把一种由麝香、高丽参、鹿茸等名贵药物制成的蜜丸,又名香肌丸的药丸塞入肚脐,使人肤如凝脂,肌香甜蜜,但该药之毒却会滞留体内,令女人终生不孕。 [14]
这就犯了后宫争宠的大忌,就算她们不懂“以色事君者,色衰而爱驰”的道理,历朝历代,那么多无子皇后的凄惨下场也总该给她们一个很好的警示;就算没有读过史书,但她们长期深居宫中,对于汉景帝薄皇后、汉武帝陈皇后的事迹总该有所耳闻。然而她们却完全没有吸取教训,以为可以用美色颠覆“母以子贵”的真理。假设她们生下了皇子,以汉成帝对她们的宠爱,一定会立为太子,西汉王朝也不会那么快被王莽所灭,她们也不会被逼自尽。
为了防止其他嫔妃生下皇子动摇她们的地位,姐妹俩千方百计地毒害怀孕的宫女和汉成帝的子嗣,当时,民间就流传着“燕飞来,啄皇孙”的童谣。 [15] 人说虎毒不食子,但是色迷心窍的汉成帝,为讨赵氏姐妹欢心,竟两次杀子,连畜生都不如,死后只能由侄子继承皇位。心胸狭隘狠毒,对无辜的孩子下手,已为天理不容,鼠目寸光的她们最终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封建帝制下,皇后是所有皇子皇女的嫡母,皇后就是她们的娘亲,对于皇子而言,生母不是娘,只是庶母。皇子如果生母地位卑微,可由皇后或者地位高的妃子抚养,历史上很多太子就是由皇后养大,而不是由自己的亲生母亲养大的。这些太子即位以后,对养母皇太后感恩戴德,甚至比对自己生母还要情深意重,如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原型、宋仁宗养母刘太后。
赵氏姐妹如果有这样的胸怀和智慧,说不定就能在汉元帝之后稳坐太后之位。刘欣虽然尊赵飞燕为皇太后,但仅是尊称而已,刘欣自己有母亲,赵飞燕又怎么能比得上货真价实的真皇太后呢?不论汉元帝之后谁做皇帝,只要是刘姓子孙,谁能饶恕她们曾经杀害自己同族的罪过?
汉成帝确实好色,但是赵合德投其所好,让皇帝服用大量春药,导致成帝死于赵合德床上,群臣声讨,赵合德自杀身亡,这就不能不说明赵氏姐妹无知了。姐妹俩在朝中并无外戚可靠,又不能生子,难道她们就不想想汉成帝一旦驾崩,谁来保护树敌无数的俩姐妹?
她们理应期望汉成帝长寿,而不是想法设法让他醉生梦死、纵欲过度。纵使做不到像孤独皇后那样爱惜隋文帝的身体,也应该有所节制。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以为用美色就可以获得专宠,却没有想过一旦这个好色男人消失了,她们还能免于一死吗?
赵氏姐妹一生并未干预朝政,但是胸无远见,又缺乏谋略,不自觉成为了王氏外戚专权的工具;善妒虽然是女人的天性,但是因妒毒杀有孕宫妃,断绝皇嗣,加速了西汉的灭亡,才是她们不可饶恕的罪过。
大概苦尽甘来的幸福太不容易,害怕失去,所以就死死拽住一个男人。以美色诱惑、用手段制衡,为了一人而活,而疯,失去自己,放弃自己,还企图永葆幸运。将一切赌注下在一个男人身上,不嫌太重了些?
赵飞燕的狠毒不比武则天逊色。赵氏姐妹成为新宠之后,未能阻止汉成帝挥霍成性的步伐。有史书记载,成帝为了取悦新皇后赵飞燕,号令工匠在皇宫太液池建造了一艘华丽的御船,叫“合宫舟”。合宫舟之华丽,无人知晓,耗费了多少钱财,史书上也无叙述。我国的造船技术历史悠久,考古证明,大概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有竹筏、木筏、独木舟了,进而发展为帆船。到了秦汉时期,能够建造高达十余层的楼船。“合宫舟”应该属于可供休息、游览的楼船了。但就赵飞燕独创的掌中舞,又有了另一个版本的说法:一天,成帝带着赵飞燕一同泛舟赏景。兴致很高,飞燕身着南越所贡云英紫裙、足蹬硬质木屐,碧琼轻绡,一面轻歌《归凤送远》之曲,一面翩翩起舞,成帝令侍郎冯无方吹笙以配飞燕歌舞。舟至中流,狂风骤起,险些将身轻如燕的赵飞燕吹倒,冯无方奉成帝之命救护,扔掉乐器,拽住皇后的两只脚不肯松手,飞燕并无惊慌之色。镇定自如,仍然借着噼噼啪啪风声的节律舞蹈,只见她单腿提起伸直拉平,一腿足尖立于掌中旋转,宛如一只轻盈的飞燕高悬于手掌之上,自此之后,宫中便流传“飞燕能作掌上舞”的佳话。盛唐诗人李白在《阳春歌》中写道:“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绣户中,相经过。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李白表面上是在叙述帝王宫中的享乐生活,实际上隐含对帝王荒废政务的讽刺。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摸鱼儿》写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纲,尽日惹风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身为贵妃的杨玉环、赵飞燕都是古代美女凄美结局的代表。一个是唐玄宗的贵妃,“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自从唐玄宗得到杨玉环后,“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从此君王不早朝。”同样一人得道,全家沾光,“姊妹弟兄皆列土”,纵欲之乐终成大患,殊不知胡人安禄山正招兵买马、磨刀霍霍。当胡人的铁骑卷着风沙向着长安杀来的时候,随军一路西逃的杨贵妃被缢死于马嵬坡下;赵飞燕是汉成帝宠极一时的皇后,结局是被废为庶人后自杀。词人对妒恨陈皇后的女子说,你们不要高兴得跳起舞来,须知玉环、飞燕也难免归于尘土,一切成空。实际上,他是在申饬、诅咒那些打击陷害忠良的权贵奸小:你们休要得意忘形,你们难道不知道,玉环、飞燕那样的命运,最终也会降临到你们头上吗?辛弃疾以古喻今,很显然是对南宋朝廷的忠告和预言。
又有史记载,汉成帝不是死在赵飞燕的春闱幕帐之中的香榻上,而是死在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的怀里。 [16] 汉成帝在位25年,终年45岁。谥号“孝成皇帝”,葬于延陵(今陕西咸阳市东)。
一个帝王之死总会在朝野上下泛起一点涟漪,太子刘欣是作为汉成帝的养子即位的,是为汉哀帝,赵飞燕在汉哀帝继位之前,极力推送,他感念赵飞燕拥立之恩,依礼法尊赵飞燕为皇太后, [17] 封皇太后的兄弟赵钦为新成侯、皇太后的侄儿赵䜣为成阳侯,赵氏一门两侯,地位显赫一时。然而几个月后,司隶解光弹劾赵昭仪怂恿皇帝杀害许美人、中宫史曹宫所生皇子,称“赵昭仪倾乱圣朝,亲灭继嗣,家属当伏天诛”,这出由汉成帝之母王政君暗中操纵的宫廷阴谋给赵氏家族带来极大的威胁。 [18]
王政君团伙代表解光要求追究赵氏一族的罪过。哀帝于是下令免去赵飞燕兄弟新城侯赵钦、侄儿成阳侯赵䜣的爵位,贬为庶人,家属被驱赶至辽西郡。自不量力的议郎耿育上书为赵飞燕求情,对解光揭出的杀害皇子一案进行辩驳,痛斥其落井下石的解光为不义小人。
哀帝继承皇位,也是一波三折,险象环生。最后能够顺利穿上龙袍爬上帝王的宝座,乃赵飞燕大力促成,加上她与汉哀帝祖母傅太后关系密切,自然不再予以追究,赵飞燕暂时保住了性命,保住了皇太后的位子,但这样一来被太皇太后王政君和王氏家族所仇恨。期间,有大臣说赵昭仪罪恶深重,家属要连坐,矛头直指赵飞燕,哀帝也没有太好的注意,就一个字:“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短命的汉哀帝无任何迹象就一命呜呼了。汉哀帝之死,就是赵飞燕走上绝路之时。
向来与汉哀帝不和的王氏外戚集团东山再起,他们文武并用,在宫中掀起了清算汉哀帝势力的浪潮。汉哀帝宠臣和外戚遭到了致命的一击,傅太后丁太后被挖坟,赵太后被废,独尊王政君。王莽挟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曰“前皇太后与昭仪俱侍帷幄,姊弟专宠锢寝,执贼乱之谋,残灭继嗣以危宗庙,悖天犯祖,无为天下母之义。贬皇太后为孝成皇后,徙居北宫。”一个月后又下诏将赵皇后和哀帝傅皇后一起贬为庶人, [19] 赶去看守自己丈夫的陵园,当天二人一同自杀,赵飞燕只比妹妹赵合德多活了六年,姐妹二人香消于宫廷内斗,历史的记录里成为祸国乱政的典型。
赵氏姐妹在宫廷矛盾的漩涡中大起大落,笑声在巍峨豪华的宫殿中萦怀,香腮泪痕也在巍峨豪华的宫殿中呈现。文人们在感叹唏嘘之余,最多关注的还是赵飞燕的才情。假如赵飞燕不入宫受宠,甘在瓦舍勾栏,取悦于平民。虽不能大富大贵,但能一生平安、善始善终。历史是一面镜子,每一个少男少女都想出人头地,期望声名显赫,一生富有。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想法大有人在,从古到今,这一类直上青云又一头栽下来的例子数不胜数。于是李白写有《怨歌行·长安见内人出嫁·友人令余代为之》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君王选玉色,侍寝金屏中。
荐枕娇夕月,卷衣恋春风。
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
沉忧能伤人,绿鬓成霜蓬。
一朝不得意,世事徒为空。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寒苦不忍言,为君奏丝桐。
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
暂不提赵飞燕是否冤枉,她在李太白的心目中,那是地位颇高的,是美女的象徵,但凡古代文人墨客,都有心目中的女神,而诗仙李白心中的女神就是赵飞燕,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将杨贵妃比喻成自己心中的女神,按理说这是好事啊,可是错就错在,杨贵妃她不知道女神之事啊,刚好李白当时得罪了宦官权臣高力士,这高力士就给杨贵妃说,赵飞燕谋害宗师王储,淫乱朝廷,李白他是何居心啊?杨贵妃美眸一簇,凤颜大怒,隧把李白赶出了宫廷,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环肥燕瘦,汉唐注定一脉相承,在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中,走来了千娇百媚的杨玉环,继续着汉宫飞燕的故事。
大学时期,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赵飞燕的散文诗,现在将原文附在下面:
打开浩繁的史书,你仍在线装的字里行间曼妙起舞。
薄薄的衣裙,掩不住你两袖红尘,飘飘蹁跹的风情万种。
月明星疏,风牵帘动。抿着两片楚楚动人的红唇,你脉脉地邂逅着一次次浓艳的轻佻和袭人的娇柔。
涉水而来的轻盈,舒展如柳。款款波动的心音,飞过箭镞弩张的血雨腥风,眷眷地在一首歌里绰约,在一觞酒里生动。
很多时候,你摆弄着梦幻之手,扯来几丝如烟的薄雾,精心装扮自己的天空,滋润自己的眉骨。任一缕缕觊觎的余韵,在你涨潮的的经脉间跌宕起伏。
潋滟的妖冶。沐浴着香艳的肌肤,飘逸的繁缛,是三分自赏的陶醉,七分勾人夺魄的风流。
那天,伴着觥筹交错的抒情,霓裳婆娑的节奏。你一个冷艳的媚眼,竟使一个帝王的浩然霸气,融化在你甜甜的呼吸之中,调养阳气,酣畅春风。
怀柔颤满花蕊的雨露,你拨响铮铮欢愉的丝竹,坦坦地穿行在长安街头,收割着幸福的心跳和流韵的激动。
皓月当空,烛影摇红。倚着帝王的恩宠,你一手揽尽三宫六院的美梦,在太极池上笑傲云霓,在瀛洲台榭抚琴润喉。酒兴之时,你口含一曲《归风送归》的酽酽情愫,在水晶盘上纵情起舞,婀娜的丰姿,缀落一地星辉,令百花失色,皎月含羞。
流水淙淙,年华如梦。挺着爱情的胸脯,解开心的纽扣,你的日子在蚀骨的销魂中一天天变厚。和着天籁的合声,抚着葱茏的幽梦,你癫狂地撰写了一个舞女到皇后的千古风流。
其实,你只是权柄之下的一个尤物,当晴天发生霹雳时,你的天空不再晴朗。你那倾轧后宫的影子,终随季节的凄凄枯瘦,被寒风踩得生疼。
于是,也便看到,你匍匐于浩浩史册的那滴泪水,在红尘诞生,也在红尘干涸。
在古代帝王的香帷大殿之中,这个女人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们扼腕唏嘘和为之哀叹的帝王尤物,她的名气和故事大概不输于历史上任何一个以“红颜祸水”冠名的美姬们。她曾经受宠红极一时,最后落得个提绳自杀的悲惨结局;这个女人,与杨玉环有着同样的命运,也有着同样的经历和同样的评价。
[1] 环是指的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燕是指的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后人据此诗句提炼出“环肥燕瘦”这则成语。
[2] 见唐人李白《清平调》词。
[3] 《四库总目提要》录入《飞燕外传》汉·伶玄撰,此书记飞燕姊妹始末,实传记之类。然纯为小说家言,不可入之於史部,与《汉武内传》诸书同一例也。)
[4] 《汉书-外戚传下·八卷》记载:“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
[5] 《汉书-外戚传下·一卷》记载:“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
[6] 见唐人王昌龄《春宫曲》
[7] 见唐人徐凝《汉宫曲》
[8] 《汉书-外戚传下·十二卷》记载:“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
[9] 参看汉·伶玄撰《飞燕外传》
[10] 《汉书》记载:“绥和二年春,荧惑守心。二月乙丑,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三月丙戌,宫车晏驾。”
[11] 《汉书-外戚传下·三十三卷》记载:“鸿嘉三年,赵飞燕谮告许皇后、班婕妤挟媚道,祝诅后宫,詈及主上。许皇后坐废。”
[12] 《汉书-外戚传下·二十五卷》记载:“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婕妤,贵倾后宫。”
[13] 《飞燕外传》中,赵飞燕为使肌肤雪白娇嫩,把一种秘方配制叫作息肌丸的药丸塞入肚脐。这种丸药是由麝香、高丽参、鹿茸等名贵药物制成的蜜丸,将其放入肚脐内,确实功效显着,用后可使人肤如凝脂,肌香甜蜜,肌肤胜雪,双眸似星,但该药之毒却会经久滞留积蓄在任督二脉内,令女人终生无法怀孕。皇宫药剂师上官妩曾教赵飞燕用羊花煮汤洗涤,可是已无法挽救。飞燕合德,悔不当初。
[14] 同上。
[15] 出自宋代高斯得《读梅福传有感》诗句;《汉书》里记载成帝死后,司隶解光弹劾赵合德杀害许美人及女官曹宫之子,想惩罚赵飞燕。但从奏疏中看出,赵飞燕并未参与。而且奏疏也表明,成帝自己也脱不了干系,议郎耿育对此案也有质疑。然而外人眼中,赵氏姐妹被视为一体,班固的评论是“飞燕之妖,祸成厥妹”,并将“燕飞来,啄皇孙”的童谣载入正史,这个故事也因此流传下来,成为后妃杀害皇族的一个典故。
[16] 绥和二年三月丙戌(前7年4月17日),酒色侵骨的汉成帝在赵合德的怀抱中中风暴死于长安未央宫,孝元王太后“治问皇帝起居发病状”,赵合德畏罪自杀。
[17]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第六十七下》记载:“哀帝既立,尊赵皇后为皇太后,封太后弟侍中驸马都尉钦为新成侯。赵氏侯者凡二人。”
[18]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第六十七下》记载:“且褒广将顺君父之美,匡救销灭既往之过,古今通义也。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各随指阿从,以求容媚,晏驾之后,尊号已定,万事已讫,乃探追不及之事,讦扬幽昧之过,此臣所深痛也!愿下有司议,即如臣言,宜宣布天下,使咸哓知先帝圣意所起。不然,空使谤议上及山陵,下流后世,远闻百蛮,近布海内,甚非先帝托后之意也。盖孝子善述父之志,善成人之事,唯陛下省察!”
[19]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第六十七下》记载:“后月余,复下诏曰:“皇后自知罪恶深大,朝请希阔,失妇道,无共养之礼,而有虎狼之毒,宗室所怨,海内之仇也,而尚在小君之位,诚非皇天之心。夫小不忍乱大谋,恩之所不能已者义之所割也。今废皇后为庶人,就其园。”是日自杀。立十六年而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