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钩弋夫人【西汉】

我们先来说个题外话,就是两汉的外戚政治。

汉武帝刘彻临终前,他为继位的汉昭帝刘弗陵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他们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

这个班子,几乎是汉武帝一生的总结:霍光和上官桀代表政治,桑弘羊代表经济,金日磾代表外交。 [1]

外戚却一直是极为活跃的政治力量。西汉,霍光之后有王莽。东汉,窦宪之后有邓骘(读如至),邓骘之后有阎显,阎显之后有梁冀,梁冀之后有窦武,窦武之后有何进。两汉政治,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外戚在执掌。

这大约是汉高祖和汉武帝都没想到的。

不必责怪刘邦他们没有深谋远虑。其实即便两汉,各自的年头也并不短。西汉从刘邦称帝到王莽称帝210年,东汉从刘秀称帝到董卓入京也有164年。

何况汉代皇帝借重外戚也事出有因。

一方面,吕后开创了太后临朝的先例,而且她有资格;另一方面,功臣和宗室都要防范,靠得住的自己人就只有外戚。

这当然说明帝国还不成熟,统治阶级也缺乏经验,才会把人事看得比制度重。然而汉武帝却并非没有责任,因为将汉代断为两截的那把刀,就是他打造的。

这把刀就是——大将军。

这些我们暂且不表。

话说从头。

弥留之际的汉武帝除了安排辅政大臣,他还要杀一个女人——钩弋夫人。

托孤之后,刘彻遣散了众人,留下钩弋夫人。 [2]

钩弋夫人走到了刘彻的榻前,70岁的刘彻老的已经面目全非了;她把脸贴在刘彻的手上说到“陛下,是要让弋儿陪您吗”。

刘彻伸出手,那苍老的手,抚摸着钩弋年轻的面庞。

刘彻:“今年,多大了”?

钩弋:“陛下怎么连弋儿的名字都忘了,弋儿年满六月就22岁了”。

刘彻:“好!如蓓蕾初开的年纪啊……·朕22岁的时候,正是跟卫青、韩嫣他们跑马入南山,彻夜射猎不归,荒唐的年龄”。

钩弋:“等陛下的病好了,弋儿愿意再陪您去那些地方走走”。

刘彻冷笑:“没有那样的日子啦”。

他努力的抬起身子,苍老的双眼直勾勾的看着勾乙夫人,突然发问:“如果今天朕就死了,你能够陪伴朕一块儿去吗”?

钩弋夫人惊愕了,她冒着冷汗,倒吸一口凉气。

钩弋:“陛下,您是要……·让弋儿殉葬吗”?

刘彻怒喊:“怎么?你不愿意永久的陪伴朕吗”?

钩弋惊慌:“不……不……不!陛下……弗陵……弗陵……弗陵他还未满4岁啊”。

刘彻怒喊:“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朕”。

钩弋惊慌:“不……不……不是啊……陛下”!

刘彻怒喊:“那好吧!那你就先去死吧……·来人!”。

钩弋惊慌的哭喊:“不要啊,陛下……·”

刘彻怒喊:“苏文、江充和你是什么关系?你以为朕不知道吗”?

钩弋惊慌的哭喊:“弋儿没有犯罪……·不要啊,陛下……·”

刘彻怒喊:“把钩弋夫人,交给廷尉——赐死”!

就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结束了自己22岁的生命。

半个月后,司马迁觐见汉武帝。

刘彻:“是你啊,读了你的书,朕都气病了,少说也折了朕一年的阳寿,你是用你的刀笔在复仇”。

司马迁:“罪臣,正是为此来请罪的”。

待到君臣二人聊完对《史记》的读后感,汉武帝话锋一转,询问司马迁。

刘彻:“外边对朕杀钩弋夫人,有什么看法啊”。

司马迁:“的确有很多人,不是十分理解,既然陛下已经立了弗陵殿下为太子……·”

刘彻:“连你也不明白吗?子弱母壮,必乱天下……·你等不在其位的人很难真正明白,什么叫掣肘,什么叫顾忌,什么叫皇帝的不得已,过去许多国家和朝代,所以发生动乱,多是因为皇帝年幼,而皇太后年轻的缘故,无上的权威和无边的享乐,时间没有人能不为所动,不为其所腐蚀,皇太后年轻寡居,再贤德的人也难免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又大权在握,又有谁人能够制止她”。

不知,刘彻在对司马迁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想到了曾经的自己,当初他也是在奶奶、姑姑、娘亲等一帮外戚的干预下,实实在在的当了一段时间的儿皇帝,就连皇后陈阿娇跟他吵架时态度强硬的说“不要忘了,你是怎么当上这个皇帝的”。

现在,我们回到钩弋夫人和汉武帝初见的时刻。

西汉武帝时期,河间(今河北河间)有一女子,姓赵,生得如初春的花儿一般,让人赏心悦目,气息芬芳。一颦一笑间,就像夏日阳光照耀下的清清溪水,微风拂过,在粼粼波光中,让人感到沁人的凉爽欢畅。可就是如此一位佳人,出生后,却一直双拳紧握,无人能够掰开。

话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汉武帝巡狩天下,来到了河间。天空中忽然出现了形状奇特的云彩。武帝感觉非常奇异,就找来随行的方士,看看这是什么征兆。

望气者观察了一下,对汉武帝说:“云彩奇异,此地必有奇女子。”

汉武帝一听,好奇心大增,看来天下升平,朕出行都会有奇遇呀,于是下旨,速速给朕将这一奇女子找来相见。

武帝派出的使者,在望气者的指引下,果然找到了赵姓小姐的家。询问之下,家中确有一女,天生姿容秀丽,而且,还非常的奇异,说是她双拳紧握,从来就没人掰开过。使者大喜,兴冲冲地将赵家小姐带到了汉武帝面前。

汉武帝面对赵家小姐,是边看边点头,果然是天下少有的佳人。

可是,她的双手为何总是紧握不放呢?

好奇间,武帝不由得上前伸出双手,轻轻托起了赵小姐的双手,然后用拇指轻轻一抚。奇异的事情发生了,赵小姐紧握的双手竟然缓缓张开了,而在其中一个掌心,竟然还有一枚小巧精致的玉钩。

汉武帝拿起小小的玉钩,大笑,看来是上天要赐朕佳人呀!

于是,这名河间的奇女子被武帝赐号拳夫人 [3] ,随侍汉武帝左右。

武帝回宫后,正式册封拳夫人为婕妤,命其居住于钩弋宫,自此,赵氏又以宫为号,她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钩弋夫人。

汉武帝对钩弋夫人大加恩宠。

很快,钩弋夫人就为汉武帝生下了一子,也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取乳名钩弋子。

奇特的是,钩弋夫人怀钩弋子十四个月始生。

汉武帝奇之道:“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 [4] 汉武帝直接将钩弋子比喻为了上古帝尧,对其的偏宠可见一斑。不仅如此,武帝还将钩弋宫的宫门改名尧母门。汉武帝对母子二人的恩宠,可谓隆厚至极了。

钩弋夫人就“母以子贵”,让汉武帝更加地宠爱她,而她所生的钩弋子,就是西汉另外一位大名鼎鼎的皇帝,汉昭帝刘弗陵。

遗憾的是,钩弋夫人却未能在生前享受到做皇太后的荣耀。

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等人全部枉死。汉武帝只能在自己三个还在世的儿子刘旦、刘胥和刘弗陵中甄选;选来选去,武帝选中了最年幼的刘弗陵。 [5]

不过,因为钩弋夫人年纪尚轻,汉武帝担心自己去世后,刘弗陵年幼,会重蹈当年吕后专权的祸端,立储之事也就久久未决。

最终,汉武帝还是决定立刘弗陵为太子,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钩弋夫人与汉武帝对话那一幕,惊惧忧郁的钩弋夫人死于云阳宫中。史书上说,钩弋夫人是因为遭到突然的谴责,忧郁病逝,而更大的可能,是被汉武帝赐死了。

自此,汉武帝开创了“杀母立子”的先河。

关于赵氏的死亡时间,史料没有确切的记载,大约是在后元元年至后元二年(前88年―前87年)之间。而且死因的记载《汉书》和褚少孙在《史记》补记中记载的稍有不同。班固在《汉书》中记载,汉武帝在甘泉宫修养期间,赵氏随侍在旁,因犯有过错,受到汉武帝的斥责,致使赵氏忧郁而死,赵氏死后就近葬于云阳。

到了北魏时期,北魏的历代统治者援引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旧例,凡是被立为储君者,其生母必被赐死。“母以子贵”,在“杀母立子”之前,却显得是如此的无奈且悲哀。

钩弋夫人死了,可神奇的是,钩弋夫人死时,“暴风扬尘”,突然又是天生异象。钩弋夫人死后,“尸不臭,而香闻十余里”。 [6]

为何如此?推测,钩弋夫人很可能并没有真死,我们随后分析原因。

钩弋夫人死后,汉武帝也很哀伤,命人将钩弋夫人葬在了云陵。

汉昭帝刘弗陵登基之后,又命人将母亲改葬。

可是,当打开钩弋夫人的棺木之时,发现棺中根本就没有钩弋夫人的遗体,只有一双丝履静静地放在那里。

钩弋夫人去哪了?

也许,她根本就没有死,而是早已绝尘而去,逍遥于天地间了。

钩弋夫人,可能就是历史上一场最经典的营销策划,而在功成之后,她就悄然隐退了。

钩弋夫人死后,家乡的父老兄弟为纪念她,在今河北省阜城县娘娘庙村,曾建有拳夫人娘娘庙,并庙中供奉钩弋夫人塑像,香烟缥缈,求拜者不断。根据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编撰的《河间府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1567年),兵部侍郎窦章志路过娘娘庙时,曾写作七言绝句一首:

远上土山望天涯,赵河畔上有人家。

汉武停车选莲花,顺城枫树映朝霞。

诗中提到的顺城,即今阜城土山,而汉武帝停车选取美如莲花的拳夫人,就居住在赵河(即今洚河)沿岸。

到了晋代,东晋文学家干宝所作的一篇《钩弋夫人之死》的散文,收录在《搜神记》中。它这么说的:“当初,钩弋夫人犯下罪,被赐死,出殡以后,尸体不发臭,而有香气飘到十多里外。于是把她安葬在云陵,汉武帝哀悼她。又怀疑她不是普通的人,就掘墓开棺来看,棺里是空的,没有尸体,只留下一双鞋子。另一种说法,汉昭帝即位后,重新安葬钩弋夫人,棺是空的,没有尸体,仅留下一双丝织的鞋子”。

到了宋代,徐钧作《钩弋夫人》诗云:

名门尧母将传嗣,取鉴吕皇预杀身。

燕翼贻谋宜有道,如何知义不知仁。

汉武帝之所以要杀死钩弋夫人,其前提背景便是因为原本的太子刘据及其两位儿子,都已经在“巫蛊之祸”中去世。 [7] 卫氏一族也因此家道中落,这样一来,朝廷内部就出现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原本作为继承人的太子刘据已经没了,文官集团之首的公孙家族没了,乌江集团之首的卫家倒了,汉武帝在另选继承人的同时,还得努力做到让这个继承人不被有心之人操控。汉武帝最终选择的继承人是小儿子刘弗陵。

时年四岁的刘弗陵被立为太子,8岁的时候便继承帝位成了皇帝,而汉武帝在此之前,已经先将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赐死,这是因为他已经看出了钩弋夫人的权力欲望很大,在自己去世之后必然会染指权力,而自己的儿子又尚且年幼,朝廷中更没有什么亲信大臣可以牵制她,到时候只怕权力会被她操控,于是就有了他与司马迁的一场对话。

汉武帝的这种担忧不无道理,而且在千年以后还被极其完美地验证了,也正是被验证了以后,世人才知他有多么的聪明。清咸丰十年(1861年)夏天,咸丰皇帝即将去世,他的继承人载淳仅仅六岁,当时众多大臣劝说他杀掉载淳的生母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当时咸丰皇帝没有答应。

载淳在继位以后根本无法有效处理政事,实际权力迅速被慈禧太后控制,而慈禧太后操控下的满清走向了何种结局,那也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了,若是咸丰皇帝能有汉武帝那样的决断,满清也许还可以有另一种可能,而汉武帝若是像咸丰那样犹疑不决,那么“强汉”的威名也许就无法传承太久。

本章注释:

[1] 参见《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第五章·功过是非。

[2] 五十八集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世纪英雄电影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上海金德影业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胡玫执导,陈宝国、焦晃、归亚蕾、陶虹等主演。该剧于2005年01月03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播出。

[3] 参见《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六十七》既至,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曰拳夫人。

[4]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

[5]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钩弋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恐女主颛恣乱国家,犹与久之。

[6] 《搜神记·卷一》:初,钩弋夫人有罪,以谴死,既殡,尸不臭,而香闻十余里。因葬云陵,上哀悼之。又疑其非常人,乃发冢开视,棺空无尸,惟双履存。一云,昭帝即位,改葬之,棺空无尸,独丝履存焉。

[7] 《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卫太子废後,未复立太子。《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子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国绝,为郡。 +pgSlHdI/9jEgBE8YHGg+1BaF54LwY4Xg+K/CUhc2LOHVWmTSanE9bBMxKrbdjI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