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华阳夫人【战国·秦】

在影视剧《大秦赋》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秦王子楚登基后,对吕不韦非常倚重。此时,年幼的嬴政已经展现出统治者的气质,使华阳太后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为保自身利益,华阳太后在秦王的支持下,谋划让虚构人物成蛟成为太子,意在控制朝政。在一个宗室家宴上,华阳太后安排戏子公开羞辱赵姬,导致冲动的嬴政杀死戏子,被迫停止立太子计划。趁机软禁秦王,华阳太后散布谣言,说嬴政是吕不韦的私生子,意在动摇将军们,让成蛟顺利登上太子宝座。这就是著名的“华阳宫变”。

引人入胜的电视剧情节与真实历史是否吻合呢?我们不妨对比史书中的记载,探究“华阳宫变”的真伪。

让我们走进华阳夫人的精彩人生。

华阳夫人,芈姓熊氏,本名不详,出身于楚国贵族之家,跟宣太后芈氏似乎有亲缘关系。关于华阳夫人的生年及早期经历,我们无从得知,而她何时嫁给秦孝文王嬴柱也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华阳夫人极受嬴柱的宠爱,甚至到了专擅宫闱的程度。唯一倍感遗憾的是,华阳夫人虽然多年受宠,但始终未能诞下一个儿子。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说,安国君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十分喜欢华阳夫人,但可惜华阳夫人无后,不过她继承了宣太后的政治天赋。当时安国君妻妾20余人,其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叫夏姬,生了个儿子,叫异人,这个异人不讨安国君喜欢,所以早早就被送到赵国当了人质。后来在赵国,异人遇到了吕不韦,吕不韦对他进行了政治投资,给嬴异人好好包装了一番,并贿赂华阳夫人的姐姐,为嬴异人和自己铺路。

经过华阳夫人姐姐引荐,吕不韦见到了华阳夫人。吕不韦口才极好,直接说“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先唬一下她,让华阳夫人明白凭借色相是不能有长久的权势的;接着劝说华阳夫人赶紧进行政治投资,为以后做准备,防止权势衰落;然后将政治投资限定在找儿子上,让她找个好儿子,只要儿子能登基,那自己以后就是太后,依旧可以富贵不断;最后吕不韦向华阳夫人推荐了嬴异人,说异人如何孝顺,必不会忘记华阳夫人的恩情。

对于后宫女子来讲,要想巩固、提升自己的地位,除了受到帝王的宠爱外,肚皮“争气”同样重要,毕竟再姣好的容颜也耐不住岁月的摧毁,唯有子嗣可以保障她在晚年避免落得凄苦离世的结局。正因如此,华阳夫人在吕不韦的劝说下,才将异常落魄的嬴异人收为养子,并帮助他谋得储君之位。

华阳夫人其实是个相当悲情的女人,除了不能享受身为母亲的快乐外,由于秦孝文王登基加冕后仅三天便猝死,导致她只做了三天的王后,便不得不把位子拱手让人。但与此同时,华阳夫人又是相当幸运的,因为养子秦庄襄王嬴子楚(嬴异人后改名为嬴子楚)对她甚是优待,刚一继位便尊奉她为太后,地位排在生母夏太后之上,时在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56年)。

由于秦朝灭亡后宫廷档案皆被项羽焚毁,因此从华阳夫人被尊为太后到去世的20余年的时间里,关于其活动的记载阙如,在史书当中留下大段的空白,从而为小说、影视提供了臆想的空间,《大秦赋》中华阳夫人发动政变一说,即由此而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事件。

首先,根据历史记载,华阳太后根本没有参与所谓的“华阳宫变”。她是秦孝文王的王后,也是秦庄襄王的继母。她对秦始皇一直非常友好,两人从未发生过权力斗争。

秦始皇的同母异父兄成蟜,曾经发动叛乱,但与华阳太后无关。挑唆成蟜反叛的,是秦国大将军樊於期。公元前240年,樊於期在攻打赵国时,向成蟜透露,嬴政是吕不韦和赵姬的私生子。成蟜受其蛊惑,带兵叛变。可见,成蟜的叛乱是临时起意,与华阳太后无关。

再者,华阳太后去世后,与秦孝文王合葬,这誓明她对秦始皇室一直忠诚。如果她真的谋反,秦始皇断然不会允许她与父王合葬。

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内史腾去攻打韩国,擒获了韩王安,收缴了他的全部土地。把那个地方设置为郡,命名为“颍川郡”。

韩国于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被灭国。

秦始皇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华阳太后去世,享寿不详,死后与秦孝文王合葬寿陵。

大秦帝国中两个楚女改变了秦国政局。一个是芈月【详情参见拙著第三章“女主当国”】,她将楚人血统融入秦国,所以秦惠文王以后的秦王都含有一定的楚人血统,而含楚人血统最多的自然是惠文王和芈月的儿子秦昭王,可就是这个秦昭王逼死了楚怀王。另一个楚人就是华阳夫人,她全权主导了嬴异人的继位,如此才有了嬴政继位,才有了嬴政灭楚。可以说两个嫁出去的楚女坑起楚国来比谁都狠。

战国时代以前是完全的贵族社会,但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是完全的大男子主义,反而因为母系氏族社会的残留,女性地位较高。到了战国时代,也并非大家以为的那样,秦国因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和奖励耕战政策,所以男权独尊确立,相反,商鞅确立的是奖励耕织,因为那时候税法规定不仅要交粮食,也得交家庭产的土布,所以女性同样给国家建设出力了,因此秦国女性地位尤高。

这种确立女性地位的崇高反映在上层建筑上亦如此,秦国的王族女性政治地位就比较高,她们有极大的机会参与政权。而她们参与政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合法的参与。比如秦王后宫的妃嫔们都有头衔,汉承秦制,所以我们从《汉书》中可以得知秦朝,甚至秦国的后宫状况。《汉书》就说:后宫(这里不仅指汉朝,也是秦朝、秦国的后宫)官职为: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这是给皇帝最亲近女性的称号,皇帝的妃嫔则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的称号,芈月就属于“八子”级别的,“八子视千石,比中更”。中更是商鞅制定秦爵二十等中的第十三等,俸禄为千石。皇帝还可以给亲近的女子封国,谓之“汤沐邑”,凭此爵位和经济地位,王族女性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参与政治。比如《大秦帝国:裂变》中秦国老王后就有自己的封地,坚决支持商鞅变法,压制了秦国老氏族的反对。

第二种是王族女性非法参政。这就涉及王族女性的手腕和能力了。因为她们临近权力中心,对政治耳濡目染,不自觉地就历练了自己的政治素养和能力。而且,先秦对贵族妇女要求“九嫔”(就是先秦的女训、女戒),其中一条就是“妇学”,这是要求贵族女性学习文化,“非礼不知容,非诗不知言”,充当贤内助,但有了文化知识就有了自己的思想,所以她一定会对政治产生自己的看法,加上她们围绕着国家最高统治者,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就能对政治起引导甚至决定作用。

宣太后是一代权后,但她在位的时候正是秦国大发展时期,她作为楚国人嫁入秦国,却对秦国的发展一心一意。秦昭王时期,蛮族义渠做大,但双方并没有发生冲突,很大原因就是宣太后牺牲了自己,“义渠戎王与宣太后有乱,有二子”,通过这种办法,秦国得到了义渠信任,然后宣太后就诱杀义渠王于甘泉,之后趁蛮族无首,秦军出兵攻伐。之后秦国还修筑了长城,如此才安定了秦国大后方。

而宣太后提拔的弟弟魏冉也是难得的人才,他主导秦国军政时期重点攻击魏国,曾两次大规模攻魏,第一次攻取魏国河内地区,拿下六十余城,第二次斩首四万,取得魏国三个县,壮大了秦国疆域。

而且当秦国和母国楚国爆发矛盾的时候,宣太后义无反顾地站在了秦国一侧。比如楚怀王困死秦国事件,宣太后就没有说话。公元前279年,白起攻楚,不仅拿下楚地多城,甚至在攻伐中决堤淹没鄢城,造成城中楚人几乎全部死亡,进而攻下了楚国都城郢城,逼迫楚国放弃了这个百年都城,而迁都他地。在这一过程中,楚国找过宣太后,但宣太后也没有说话。

而华阳夫人对秦国的影响更是巨大,就是她全权拥立嬴异人(子楚),这才为千古一帝嬴政的登基奠定了基础,而且就因为嬴政的上台,又直接导致了楚国的灭亡,如此可见楚国女人坑自己娘家可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放在当时的大环境下,秦楚联合对秦楚两国都是最好的选择,对楚国来说,楚国面临着西边秦国和东边齐国崛起的双面困境,而秦国则一直直面东方诸国,所以合纵连横是必须的。但用《大秦帝国》里大魏王的话,“秦国招人爱”,楚国人到了秦国也死心塌地地帮着秦国压迫母国。但转念一想,秦惠王、秦昭王、安国君,一代接一代都和楚国结缘,秦始皇嬴政父系血脉中有楚人血脉,所以嬴政身上也流淌着楚人的血,这样看来,秦国统一天下,楚国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根据现有史料来进行合理推测,秦始皇在位期间,华阳太后理应受到优待,并在赵姬被幽禁、相国吕不韦被赐死后,很可能成为嬴政唯一可以依靠、寻找慰藉的长辈。否则,以秦始皇刻薄寡恩的天性,他断然不会允许一个跟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女人,得到跟祖父合葬的待遇。

本文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史记》点校本《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战国策·秦策五·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

孙皓晖著历史小说《大秦帝国》(铁血文明)(帝国烽烟)2018年中信出版社

电视剧《大秦帝国·大秦赋》 TsQOggYZZ4sN2UrHqm98jSykVDmrJf5q44KAnzd5jEcel7DNCOAwxqE5QimxgJf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