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夏姬【战国·秦】

公元前250年,太子子楚(嬴异人即秦庄襄王)继承秦国王位,时年32岁。颁布诏书曰“大赦天下,尊嫡母为华阳太后,尊生母为夏太后(始皇亲祖母),立夫人赵氏(始皇生母)为皇后,太子傅吕不韦有安邦定国之功,即日起擢升为大秦丞相……·”

《史记》里记载,夏太后于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薨。

历史上的夏姬,虽鲜少张扬,却绝非寻常女子。《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对其有着这样的描述:她深藏不露,却蕴含着非凡的智慧与魅力。

夏姬(约公元前297——公元前242年),秦孝文王赢柱的姬妾,秦孝庄襄王异人的生母,秦始皇赢政的祖母。夏姬一生时运起伏,刚长成的她就借娘家地位势力,上嫁给次王子安国君嬴柱。起初,她还是倍受安国君宠爱。

公元前281年(周赧王三十四年),她为时年22岁的安国君生下一子,排行第十一,取名为“异”,俗称“异人”,后改名“子楚”,即后来的庄襄王。

夏姬之血脉仅传嬴异人一人。当闻其子将远赴赵国之际,夏姬心中滋味,实难言表。她日夜翘首以盼,期子早日归秦。历经八载风霜,终有吕不韦商贾携嬴异人重返咸阳。夏姬方喜极而泣,又闻一噩耗,其子嬴异人名号已变,改为嬴子楚,令人唏嘘不已。

原来,长平之战后,秦国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要趁机杀掉嬴异人,商人吕不韦用六百金贿赂赵国守城的将领,然后得以逃回秦国。根据吕不韦的谋划,嬴异人非嫡非长,又不受父亲安国君重视,若想立足,必须要有靠山,这个靠山就是华阳夫人。恰巧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若嬴异人认华阳夫人为母,对嬴异人来说,他从不被重视的庶子变成了嫡子,将来可以继承秦国王位。对于华阳夫人来说,有嫡子傍身,可保后半生安稳。

因华阳夫人出生于楚国,嬴异人因此改名为“子楚”,从而成为华阳夫人之子。

史书没有记载嬴异人在回到咸阳后,她的生母夏姬的处境如何。但在秦昭襄王和安国君(秦孝文王)先后去世后,嬴异人继位,是为秦庄襄王,他尊华阳夫人为嫡母太后,同时,尊亲生母亲夏姬亦为太后。只是,夏姬虽然贵为太后,但地位远不及华阳夫人,毕竟,华阳夫人是先帝的嫡妻,又是秦庄襄王认下的“母亲”,夏姬的身份就有些尴尬。

秦王嬴政13岁继位,并未亲政,秦国的大权在相邦吕不韦手中,秦始皇的母亲赵姬虽然摄政,但歌女出身,见识短浅,因此,这个时候,华阳夫人和夏姬成了嬴政最为倚重的两位长辈。

公元前267年(周赧王四十八年),安国君的父亲昭襄王在位四十年时,安国君的兄长悼太子死于魏国,正在赵国作质子的安国君替补为太子。

这时的夏姬已失宠多年,安国君当时最宠幸的是华阳夫人。但受宠爱的华阳夫人却一直没有生子,她又不喜欢由大臣杜仓扶佐的长子子傒。同年,尚未傅籍的异人,征得母亲夏姬的同意后,自告奋勇以王孙的身份前往赵国换回正质于赵国的安国君,以此来增加自己将来与大哥竞争中的筹码,此举正合扶佐子傒的大臣杜仓下怀,他积极促成此事,并于当年末或次年初完成了交换。

公元前265年(周赧王五十年),返国后的安国君,经过多方努力,被父亲昭襄王正式策封为太子,他立年青貌美的华阳夫人为正夫人。时年失宠的夏姬31岁。就这样,异人只身一人住在了赵国的聊城(今东昌府区),由于经济也不充裕而处境十分窘迫。

公元前263年(周赧王五十二年),有道是天不绝人,绝望中的异人遇到他这一生中最大的贵人-家累干金的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大贾吕不韦。此人深得家父善觅最大获利途径之真传,胸有成竹的前来邯郸(今河北省南端)所属的聊城,实地考察能赢利无数、光大家门,还能“泽可以遗世”的商机。经过吕不韦的多方考察,异人被他视为“奇货可居”。经过与与详细策划后,吕不韦只身一人西行,携奇物珍玩来到咸阳,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和弟弟阳泉君,说服了华阳夫人将异人收为儿子。于是,正得隆恩的华阳夫人对夫君安国君涕泣曰:“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异人立以为适嗣,以托妾身。”安国君因宠爱她,于是答应了她的请求。

公元前261年(周赧王五十四年),吕不韦完成上述使命后,又跑到异人生母夏姬处将此事告之,夏姬当然十分欢喜。于是吕不韦返回赵国。时值正赶上三年之久的秦、赵两国长平大战,异人回国之事就此搁下。

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五年)春,吕不韦为异人在邯郸城内觅到一位出身邯郸豪门,少时巧食善舞,长于修饰,正好待嫁闺中的赵姬。先暗中告知她异人的身份,促其与异人同居,公开名为吕不韦的歌女。赵姬不久有孕。

公元前259年(周赧王五十六年)正月,赵姬生下一子,随母姓,取名为“赵政”。时年夏姬三十九岁。

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十二月,秦军围邯郸城,吕不韦花重金买通看管异人的士兵,于是异人仓皇只身返回秦国,赵姬怀抱二岁的赵政回娘家避难。回到秦国的异人,得到安国君与华阳夫人的首肯,并为他更名为子楚。安国君还与华阳夫人刻玉符,将子楚立为适嗣。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五十六年)九月,昭襄王嬴稷病死,安国君赢柱即位,为秦孝文王,命相国蔡泽传命国中,正式策封子楚为太子,华阳夫人为王后,赵国送归子楚夫人赵姬及其子、已更名曰“嬴政”。时年夏姬四十八岁,方始得与儿媳及孙子暗中会面,因为他们的公开身份是华阳夫人的儿媳与孙。

但子楚仅仅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儿子嬴政继位,这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秦始皇当时还仅仅是个13岁的孩子,一切国家大事都由相国吕不韦操控。秦始皇的母亲原本只是吕不韦身边的一个舞女,被子楚看中后,吕不韦将其给了子楚。子楚死后,秦始皇年少,其母时常与吕不韦私通,秦始皇对其母的作为深恶痛绝,但在当时也是无可奈何。那时,华阳太后和夏太后就成为秦始皇惟一能够倚重的长辈。

夏太后一直到嬴政继位七年后,也就是他20岁之时才去世。此时秦始皇已经长大成人,慢慢开始掌握政权,当时周王室已经灭亡,秦国也达到了国力最为强盛的时刻,统一六国的战争陆续开始了,那正是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由于当时周王室已不存在,没有了周天子的束缚,加之秦国国力强盛,所以夏太后得以天子所享的礼制“天子驾六”下葬。

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夏太后薨,时年57岁,华阳太后与孝文王合葬寿陵,夏太后的儿子庄襄王子楚葬芷阳(今西安市临潼区),夏太后独葬杜东,东望其子,西望其夫,百年后墓旁当有万家邑。

2005年春,在西安财经学院新校区的基建工地中,发现了一处陪葬坑。经过考古专家的勘探,陪葬坑位于一个布局规整,占地约260亩的大型陵园中。在陵园的核心区则发现了一个具有四条墓道的高规格墓葬。仅从形制来看,这是一处王侯级别的墓葬,尤其是在这个大墓的陪葬坑中,清理出安车一辆、挽马六匹。按照古代的礼制-“天子驾六”,也就是说,墓主人不是天子,也会是具有相当级别之人。遗憾的是,由于墓葬本身被盗十分严重,大部分陪葬品被洗劫一空,墓主人的身份一时难以确定。仅从墓葬中遗留的秦半两铜币,以及陶制茧型壶等文物判断,墓葬的主人应该与战国晚期的秦国有关。考古专家们根据墓葬的位置-位于当年的杜县东南。

《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一条记载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按照《史记》的记载,“始皇七年,庄襄王母夏太后薨……夏太后独别葬杜东。”夏太后是秦庄襄王的母亲,也就是秦始皇的祖母,她的级别完全够得上以王礼葬之,而且墓葬的位置也正与文献的记载较为吻合。

夏太后去世之时是一嬴政继位七年后,也就是赢政20岁时她才去世。此时的秦始皇已经长大成人,慢慢开始掌握政权,当时的周王室已经灭亡,秦国也达到了国力最为强盛的时刻,统一六国的战争陆续开始,那正是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由于没有周天子的束缚,加之秦国国力昌盛,夏太后完全可能得到天子所享的礼制下葬。”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夏太后死于五月十六日,之前有彗星频繁出现在天空的西方。由于夏太后并不是安国君(秦孝文王)的正室,所以无法与之合葬,所以才单独葬在杜东,为的是‘东望吾子,西望吾夫’。”

关于夏姬的身份,历史上存在着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夏姬原本是秦孝文王的妻子,后来被华阳夫人取代。然而,筆者对这一说法持有不同观点。

首先,如果夏姬本是秦孝文王的正妻,那为何她最后和秦孝文王一起合葬的是华阳夫人而不是夏太后呢?

其次,如果夏姬本是秦孝文王的正妻,那华阳夫人也不会选择认嬴异人为嫡子,因为秦孝文王还有其他的庶子可以选择。因此,夏姬的确是一个地位崇高且值得关注的人物。印象深刻,通过《大秦赋》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

彼时彼刻,华阳夫人位高权重,顶着荣耀之光,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没有儿子。为了能够登上王位,嬴异人在吕不韦的建议下,认了华阳夫人为嫡母,并赐名子楚。在认亲仪式上,夏姬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儿子嬴异人,她却刻意避嫌,深知其中的原委和利害关系,生怕耽误了儿子美好的前程和未来。

到最后彼此吐露心事时,夏姬只语重心长地说了这六个字:“免得夫人多心。”正是因为夏姬的隐忍和谦卑,才让华阳夫人放下芥蒂,扶持子楚登上皇位。

虽然对夏姬的刻画只有寥寥数笔,但她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母亲,或许一时委屈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但深知为人父母者,需计长远,才能让孩子自由翱翔,用智慧换来了儿子半生安稳顺遂。

无论男女,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未来他的舞台就有多大。不计较一时得与失,才能在悠长的岁月里,瞥见自己执著的东西。

从一开始,子楚的命运,注定与华阳夫人息息相关,他抓住了橄榄枝,而母亲夏姬选择了得体退出和成全。她虽然没有高贵显赫的地位,没有优越的资源,也或将孤独终老,或将无人问津,或将平凡暗淡,却有不凡的见识和眼光。而嬴政能够成就辉煌耀眼的一生,需要感谢父亲嬴异人的坚韧不拔,也需要感恩祖母夏姬的识大体,是他们让他拥有了至高的起点,梦想启程的平台。这一代又一代人的铺垫和努力,才间接地成就了嬴政,让他站在巅峰睥睨,在平凡中锻造出不凡。

华阳夫人和夏姬的设置确实很有意思,展示了他们在嬴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和影响。夏姬的故事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秦始皇家族的了解。

本文参考资料:

中华书局《史记》点校本《史记·吕不韦列传》、《史记·秦始皇本纪》

孙皓晖著历史小说《大秦帝国》(铁血文明)(帝国烽烟)2018年中信出版社

电视剧《大秦帝国·大秦赋》 tBCsAEMkrobIXGfm5FZ9JfHxM0JF4asNiuf8DmQFkKvth/1lzIMIr5Pixbu3E8C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