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苏妲己【商】

周人开始打商的主意,大约是在迁到岐下的时候。这是周人自己说的。他们的赞美诗《诗·鲁颂·閟宫》,就声称“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1]

武王信心满满,在多国部队的誓师大会上,他把握十足地对联军将士们说“团结就是力量。别看“受”(殷纣王)有亿兆夷人,没有一个跟他同心同德!” [2]

事实证明,正是如此。我们不知道武王出兵前,有没有读他父王的遗著。如果他读了《易》,也许会在乾卦下面看见这样一句话: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3]

是时候了,干吧!

于是决定命运的牧野之战爆发了 [4] ,是时间是武王十一年二月甲子(公元前1051年4月16日)。

胜利还是来得太快;突如其来的胜利让周人有点措手不及。武王伐纣用了多少时间呢?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周武王是子月出兵,就是一月份,丑月就结束了战争,那么满打满算最多六十天。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是青铜时代的冷兵器时期。武器都是青铜的,铁的都没有,行军靠走路,颠覆一个王朝一个政权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所以叫做神速。 [5]

战争结束了,军队冲进了朝歌城的皇宫,一个女人被刽子手压上了法场,引颈待戮。行刑之前刽子手走神儿了,斧子掉在了地上,这个女人太美了,花容月貌啊,怎么下得了手呢?甚至有的刽子手说,我愿意替她去死。姜子牙闻听刽子手迷恋女子的美貌不忍下手,于是提着剑来到了妲己的面前,仅仅看了一眼八十岁的老丞相瞬间腿软臂麻,仿佛有了几分“老夫撩发少年狂”的意思。最后,他命人拿来了黑色的罩子,罩住了女人,刽子手手起刀落,一个倾国倾城的女人香消玉殒。此时,众人走上前去,这才发觉,原来他们大王的王妃竟是只金色的九尾狐狸。 [6]

这个被姜子牙下令处死的美女是商王纣的妃子,历史上著名的苏妲己。

苏妲己,在很多语境下又被视作“祸国妖女”的代名词,是一个被中国历史和文化记忆高度符号化的典型女性形象。

妲己(生卒年不详),己(妀)姓,字妲,有苏氏部落女,有苏国(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传说妲己是一个美人。

纣王二十九年(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征讨一个名叫“有苏”的部落,并带回一件“战利品”,这件战利品就是苏妲己。当时,纣王已经即位30年,年逾60岁了,面对正值青春,美艳动人的妲己,自然是喜爱有加。 [7]

我们对妲己的映像,大约都来自神话小说《封神演义》 [8] 。书的开篇,帝辛写诗调戏女娲,女娲现身,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妖孽是谁?这个问题直到苏妲己出场,终于有了答案,她骨骼匀称,貌若仙女。书里面妲己之父是这样说的“冤家,为你,兄被他人所擒,城被他人所困,父母被他人所杀,宗庙被他人所有,生你一人,断送我苏氏一门”。

可见,美人的极致,并非面貌身姿的超然,而是有一种“把所有人事物都拖下水”的实力。而有时,在别人的故事中,美人和妖孽总是等同的。总之,这苏妲己一出场,就带着“要搞点事情”的标签,那她的结局也断不会草草了事了。

在妲己这一形象的建构中,“非人化”是关键的一步。实际上,精彩的狐精传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篇章。 [9] 在众多狐精故事中,狐媚人占据了主要篇幅,而其中狐女媚男又是主流。

与“妖孽”、“祸水”、“孽嬖”等常见词汇不同,狐狸与女性的相互比附几乎直接指向淫媚。狐媚观念与古代社会对娼妓的排斥紧密相连。在唐及以后的狐妖故事中,狐妖雌性化和娼妓狐妖化不断融合。

唐《广异记》开创以狐喻妓的先河 [10] ;到宋代,狐精故事中狐精娼妓化;清代,狐妓一体的观念最终形成——“人之淫者为妓,物之淫者为狐”。《聊斋志异》中的大量狐妖故事便是其中的代表。

无论是“祸国殃民”的“人中狐”如妲己,还是市井生活中的“人中狐”如妓女,以淫媚人都是其罪状之一。“狐化”的背后隐藏的是男性的欲望权。父权社会中,女性被排除在社会核心生活外,但对性的欲望与封建家族秩序又要求女性的存在。以狐拟人给这种“异己”的需求提供了条件。

将女性与狐狸比附的过程,是将女性物化和对象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性是只具备功能、不具备人格的客体。一方面,“狐化女”确保女性仍是绝对的异类、完全的他者,另一方面,“女化狐”使狐狸成为可亲近对象,成为欲望的载体。

“狐化美女”的出现,解决了男性文化对女性意识上排斥与生理上需求的矛盾,既保留了女性的异己特征,又使之成为欲望对象。

当我开始写苏妲己这个女人的,查阅史料发现,其实,纣王对姬昌很早就不满意了,于是就将姬昌囚禁起来,最后是伯邑考用自我牺牲的方式救了父亲姬昌。在当时,周和商的矛盾由来已久,这种国家间的大事情根本不是妲己的一句话能左右的事情。

妲己才是那个后世背锅之人。

妲己在历史中,实际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在古代的时候苏王村里还有妲己庙,并且群众还长期供奉着她(但现在庙已经毁了)。民间流传,在妲己16岁的时候,当地发生了瘟疫,为了能够挖到治病救人的草药,妲己带人去到50里以外的太行山上,后来为了给村民熬药,累到在村里;还有一次在黄河上游游玩的时候不小心遇到风浪,有一个村民掉进黄河,她不顾自己的安危将村民救起;在冀州城的风雪夜里,偶遇两个乞丐将要被冻死,心生怜悯,将他们拉回南关驿站,救活了他们。种种的传说流传不止,不难看出妲己在历史上是个好人。汉代对妲己形象的抹黑,汉代是妲己形象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时期。自汉代以后,从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成为时代主流,人们对于周朝的礼乐制度更加的推崇,而纣王则成为一个反面教材,妲己也就成为了一个政治的牺牲品。 [11]

妲己在自己和国家之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国家,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

苏妲己,—个不识人间烟火的女子,是商纣王最宠爱的妃子,却始终是祸水的红颜,被世人视作九尾妖狐,惨死在天雷之下。

我好恨,恨自己晚生了几千年,如果有时空隧道,我一定会穿越千年,去寻找命运凄美的你,亲口告诉你,你不是祸水的红颜,只是有着太多的无奈。你虽一世荣华,却活的—点也不开心,你的大王他爱美人,可是他更爱江山,如此牵绊—生,何不放手,他是你心中的唯一,可你不是他心中的唯一,他是帝王,万人之上的天之骄子,又怎会为了一个女子而抛掉如画的江山,你的双眸里,充满了温柔,只是更多的是无奈。

你很美,多少英雄为你竞折腰,可是你却—点不想要这样的生活,红尘之美,你豪不眷恋,就这样随风去了,只留下几滴绝望成灰的眼泪,留落在岁月烟尘,无声无息。

我知道你是累了,希望来世,你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人生如梦,为欢几何?千载荒凉,白骨成沙。奈河桥上,孟婆之汤,俗尘过生,唯愿你好!

再说说真实的纣王。

“纣”是后世人给取的,意思是残暴、邪恶。

纣王名字叫殷寿,也称帝辛,是帝乙的小儿子,有个哥哥叫微子启——在《封神演义》 [12] 第一部里,这个大哥变成了被狐妖驱使,在庆功宴上一剑刺死老爹的大冤种殷启。

微子启是庶出,母亲地位低微,他不能继承王位,于是嫡子帝辛接了老爸的班,也为兄弟反目埋下了祸根。

《史记·殷本纪》描述纣王:“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就是说头脑聪明且有八块腹肌。 [13]

在宋元时期话本《武王伐纣平话》 [14] 中,对纣王的描写也是:“若说三皇五帝,皆不似纣王天秉聪明:口念百家之书,目数群羊无错;力敌万人,叱咤柱声如钟音;书写入八分,酒饮千盅;会挽硬弓,能骑劣马。纣王初治世时,有德有能。”

完全不是电视剧里标签化的那种,油腻低智又残暴的样子。

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写过一篇《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 [15] ,发现纣王被列举了70条罪状,都是各朝各代加上去的,越往后越夸张。什么炮烙之刑、敲骨验髓等等可怕的事,根本都是假的。

墙倒众人推,这是一个“你一笔我一笔添罪”的过程。

商周交替时,纣王的罪责只有5条,还都不是很严重的罪过;到了《吕氏春秋》,纣王的罪责就变成了十四条,剖腹挖心都来了;再到晋朝《帝王世纪》中,已经70多条;直到明代,《封神演义》完成了千古第一昏君的塑造工程。 [16]

这段安下不表,且看商王与妲己的爱情。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看过的动画片《哪吒传奇》 [17] 吗?其中商纣王和妲己作为动画中最正式的CP,不仅有完整的感情线,还传递了很多观众们长大才懂的内容。

在童年那个朦胧的阶段,我们对除了善恶以外很多其他的人性还不了解,总认为好人就要赢坏人就要输,但殊不知坏人也有坏人奉行的信条,即使并非正义,但也要坚持到底。

商纣王和妲己为了享乐残害百姓固然有罪,但我们只顾着看摘星楼大火中他们二人被火焰吞噬感到大快人心,庆祝哪吒等人终于惩恶扬善还天下太平,却没想过坏人竟然也拥常人难以企及的忠贞的爱情。

动画片里,妲己在还是九尾狐时就对外出打猎的纣王产生了好感。

初见,纣王立于舟头,妲己和她的狐狸姐妹们为逃避洪水匆忙而过,惊鸿一瞥间,妲己不由心道:“他可真威风啊”,自此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再见之时,纣王正慌忙无措、狼狈不看被调皮的哪吒射出的那只轩辕箭所追击,妲己心急如焚间,身快于心,纵身一跃,挡在他身前,中箭落在了她不惜以命相护的纣王怀中。那是他们第一次相见,一人一狐。

妲己为救她的大王失去一命后,更加坚定了心中所想,为了能朝朝日日陪伴在纣王身边,她不惜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只为找到一种可以把狐狸变成美女的仙草,哪怕九条命全部搭上,也心甘情愿!

尽管她的狐狸姐妹都不解并劝她道:“反正修炼一千年,自然就可以变成女人了,你这么着急变成人干嘛呀,妹妹”,但妲己头也不回道:“我爱上那个威武的大王了,我爱他,就是爱他!”毅然踏上了寻找、尝试百草的路程。

最终,以丧失六条命的代价,九尾狐妲己得偿所愿,吃下仙草变成了一位美人。她,终于可以去见她心爱的大王了。一路忐忑,心中又满怀期待的雀跃着:“但愿他看到我,一定会喜欢我。”

妲己和纣王的相遇不是一个感情线那么简单,在和妲己在一起后,纣王更加纵情享乐,同时也更昏庸无道,这推动了主角们发起反抗的进程,同时妲己后来成为了石矶娘娘的手下,石矶通过妲己暗中利用纣王为自己做事,可以说这对“CP”对剧情有着关键的衔接作用。

可惜,好景不长,可怜的小狐狸才刚得偿所愿来到他心爱的纣王身边不久,就被法力高强的石矶娘娘从宫中虏走,收回了她化身成人的法力,将她变回了狐狸,让她不得得为了留住刚到手不久的幸福,而不得不听命于她——让纣王变的残暴糊涂,让邪恶充满人间,使她变得更加强大。

妲己:“娘娘在上,小女子只求变成人身,回到纣王身边。”

石矶娘娘:“你在纣王身边可不是光享福,你在他身边,要让他沉醉于美色,让他糊涂、昏庸、让他更加残暴!”

妲己:“可这样不是爱他,而是害他呀!”

石矶娘娘:“你的爱,本来就是骗来的,你要永远骗下去。”

为了能够长伴她心心念念的纣王身边她最终选择了饮鸩止渴——让纣王逐渐变的纵情声色,昏庸无度。再后来,纣王失去民心,武王伐纣,兵临城下,纣王欲率兵抵御,却发现众人早已仓皇出逃。妲己不愿纣王引颈待戮,冒雨回狐狸洞恳求众姐妹相助,却只得一个树倒猢狲散的悲凉彻骨。万般无奈下,她孤身夜袭敌营,却无力回天,甚至差点被擒。最后,她只能再次去哭求明知道只会利用她的石矶娘娘,企图她能出手挽救即将覆灭的朝歌。石矶娘娘给了她一把魔心,让她取了纣王的心脏给她,给她吃下便可康复,夺得天下,何况区区一个朝歌!失望的妲己垂头丧气的走回纣王的身边……心想,不能共白头,那便同赴死吧!

纣王:“该走的都走了,该来的也都来了,陪在寡人身边的还是你啊。”

妲己:“娘娘让我用魔心取大王的心脏,朝歌城就可失而复得了。”

纣王:“来吧,只要爱妃高兴,我什么都愿意!”

妲己:“大王,没有了大王,天下对我又何用?”;“臣妾有一事隐瞒大王多时了”。

纣王:“喔,美人不必挂心,我早就知道爱妃是狐狸变的,寡人宁可负天下人也绝不负你”。

偌大的宫殿只剩纣王与妲己二人相依偎,妲己提出想为他再舞一曲,于是纣王为妲己弹剑伴奏。

妲己:“还是大王深知臣妾心意。”这是殿内最后一次歌舞升平……

而后,纣王对妲己道:“今天,寡人为你而战!”,然后身披绸带于乱军之中杀敌。“这是爱妃为寡人亲手披上的绸带,谁说抵不上千军万马!”

纣王战败,两人相伴,斟酒对饮,一起在摘星楼内细数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

妲己:“大王请”。

纣王:“美人请”。

纣王、妲己一同说:“就像我们当初相识,斟酒对饮,来来来……”

最后,他们相携一同迈入熊熊烈火之中,那纵情跃动的火红颜色,似在为他们的爱情而鼓舞。

石矶说小狐狸的爱是骗来的,要骗他一辈子,可是,纣王却用实际的行动告诉了她,他心中早已洞察一切,因为他爱她,所以愿意给她所有的宠爱,愿意为她痴迷,而毫不在意其他一切,甚至包括他的江山、他的心,只要他的爱妃高兴……

小狐狸呢,明明能够选择活着坐拥天下,继续锦衣玉食的享乐,却因情深,甘愿放弃长生,与心爱之人共同赴死。

世间情之一字,最是磨人,要像小狐狸跟纣王这样双向奔赴的爱才更有意义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石矶的阴谋之下,纣王为了妲己做尽了恶事,商朝灭国,石矶要妲己挖出纣王的心,纣王听闻敞开胸怀走向妲己“来吧,只要爱妃高兴,寡人什么都愿意”,妲己听后丢下匕首,准备对纣王说出实情,纣王却打断她说道“寡人知道,爱妃是狐狸变的。”随后二人携手消失于火海。

小时候看这段剧情是感到最痛快的,如今看来却有些感伤,妲己利用过纣王,也甘愿为他献出生命,纣王明知妲己是妖,却依旧陪伴左右,笔者认为编剧设计这段剧情的时候就没想过要让小朋友们理解,或许只是为了让剧情更加流畅,甚至可能是留给我们长大后再来回顾,有一种“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的感觉。

因为受众的原因,所以早些年的国产动画很少表现有关爱情的内容,即使有,也是类似本作中杨戬和山鬼的朦胧感情,像妲己和纣王这种直白的爱情表述少之又少,而且这对还是反派,这在当时的国产动画中可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事实证明这次尝试很成功。

妲己和商纣王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如果说哪吒一行人为国为民是大爱,那么妲己纣王之间的就是小爱,但谁说小爱就没有大爱值得歌颂?只不过在大爱面前不合时宜的小爱需要让路,许多观众长大后再次回看这段故事,无不为之感到惋惜,甚至有很多人流下了眼泪。

你说牵过了手就算约定,但亲爱的,那并不是爱情。

河南淇县南淇河,前不久出土了一座惊人的古墓群,经过专家证实,这座古墓群属于商周时期,并且极有可能是商纣王之墓。无数专家从全国各地奔向河南,终于在经过大量对比及证实后,这座墓群被确认为是纣王之墓,墓室中摆满了大量陪葬品,称得上是极尽奢华,同时令专家感到非常惊喜的是,在纣王的墓室旁边,就是传说中的苏妲己之墓。

据墓志铭记载,纣王原名“帝辛”,孔武有力,嗜好战争,登基之后四处征伐,苏妲己就是他最得意的“战果”,据墓志铭记载:“公元前1047年,帝辛发动大军,攻击有苏部落。有苏部落抵挡不住强大的商军进攻,在灭亡和屈膝间,有苏部落首领选择屈膝,献出牛羊、马匹及美女妲己”。

墓志铭所记载的时间很关键,纣王得到苏妲己的时间乃是(公元前1047年),而商朝灭亡的时间乃是(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说苏妲己进宫仅仅一年,商朝就灭亡了! [18]

至于大商王朝的败落,商纣王的死去这些都是商纣王引起的。商纣王生性勇猛,崇尚武力,生性猜忌又残忍。连连征战,他好大喜功,后期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加重徭役赋税,导致国库空虚,民生疾苦。

在世人眼中纣王和妲己的爱情故事并不是那么光彩。

可是,作为败国的子民,妲己被自己的国家送到商王朝成为“礼品”,无力反抗的她早已明白自己的宿命,也是作为一个女人的无奈。就算她想要勇敢追寻幸福,但是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母国处境,她也只能打消这些念头。对生活失去信心的她能够得到纣王的宠爱,也算是她的“福气”吧。

我是一只千年修炼的狐,千年修炼千年为谁舞。
寂寞的长夜谁知我孤独,落下相思一滴泪、落下相思苦。
千年的狐仙千年的孤独,千年轮回千年相思苦。

千年的孤灯何时到天明,千年转眼已是空白发在雾中。

本章注释:

[1] 周人的这个说法见《诗经·鲁颂·閟宫》。

[2] 见《尚书·周书·泰誓中》。

[3] 这句话是《周易》乾卦第五爻(九五)的爻辞。

[4] 牧野之战,它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诗经·大雅·大明》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武王牧野,实抚天下。”

[5]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修订本)

[6] 《封神演义》第96、97回,(明)许仲琳著

[7] 见《国语·卷七晋语一》

[8] 《封神演义》第1回,(明)许仲琳著

[9] 《中国狐文化》李剑国著

[10] 《广异记》是一部唐代前期的中国志怪传奇小说集,原书二十卷,今存六卷。本文专就其中所载人鬼情缘故事与六朝同类故事比较,论证广异记虽上承六朝志怪模式,而叙述转趋曲折,人物形象细致,各方面技法都有进步,尤其在利用宗教元素上已脱离辅教动机,提升了小说创作意识的水平,展示唐人情致,开发小说的新时代趣味,即谓以志怪之体而用传奇之法,是一部初唐小说由志怪演进为传奇的代表作品。

[11] 见西汉刘向所撰《列女传·卷之七·孽嬖传》

[12] 见(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一部果麦文化

[13] 见(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14] 宋元时期话本,全名《全相武王伐纣平话》,又名《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作者姓名已佚。平话中写纣王的太子殷交,先是为母亲姜皇后报仇要杀妲己,反遭杀头之祸,幸被胡嵩劫法场救了,于是逃出朝歌,招集人马,后来助武王伐纣的故事。

[15-16] 见顾颉刚撰《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七编明代文学

[17] 《哪吒传奇》是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制作的一部52集神话故事动画作品,该片于2003年6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

[18] 追迹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上下册)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博物馆著 KKylop0AOuwxmete+KwtfSeRqa0kWPPoliHflUauhE4ZnKVI5vBvq7mVmYJEj9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