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
晚照: 夕阳的余晖。 鸿: 大雁。来鸿,指远方亲朋好友的来信。 去燕: 离去的燕子,比喻离开身边的朋友。 宿鸟: 归巢栖息的鸟儿。 六钧弓: 钧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相当于15千克。六钧弓就是要用六钧的力气才能拉满的弓。《左传》记载鲁国勇士颜高用的弓需要六钧力才能拉满。 岭北: 五岭以北。 江东: 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清暑殿: 位于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 相传唐玄宗在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门上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广寒清虚之府”。后世多用广寒宫指月中的仙宫,也用来借代月亮。 晓烟: 清晨的炊烟。 途次: 途中,半路上。 蓑: 蓑衣,用来遮雨的雨具,通常用蓑草编织而成。
故事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淮南王英布造反,汉高祖刘邦率军镇压。作战时,刘邦被对方的飞箭射中,伤势十分严重。吕太后请来一位高明的医生。医生来了,不动手治疗,只是对刘邦说:“病可以治。”这是婉转的说法,其实就是病已没法治的意思。刘邦明白医生的意思,说道:“我当年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提着三尺剑就把天下打下来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人的寿命也是天注定的,就算有扁鹊那样的神医又有什么用?”于是,就没有让医生医治。
原文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
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
沿: 因袭、继承。 革: 变革、革新。 白叟: 白发苍苍的老人。 黄童: 小孩子。 牧子: 牧童。 颜: 颜回,孔子的学生。《论语·雍也》记载,孔子很欣赏颜回,称赞他说:“就算只能住在狭窄破败的巷子中,只有一碗饭,一瓢水,别人都忍受不了,颜回也不会改变他快乐的心情,真的很了不起啊!” 阮: 指三国魏时的诗人阮籍。《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痛恨时代的污浊,经常一个人驾着马车随便走,每当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就放声痛哭着回去。 冀北、辽东: 地名。 濯足水: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原文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孟子·离娄上》和屈原的《楚辞·渔父》中均有记载。濯,清洗。濯足水,指污浊的水。 打头风: 顶头风,形容处境不顺。 梁帝讲经同泰寺: 梁帝,指南朝梁武帝萧衍。《梁书·武帝本纪》记载,萧衍在同泰寺出家,为众僧讲解佛经,当时有漫天花雨落下,十分壮观。 汉皇: 指汉高祖刘邦。 置酒: 操办酒席。 未央宫: 刘邦接见大臣的宫殿。 尘虑: 世俗杂念。 萦: 缠绕。 绿绮: 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琴,后来成为琴的通称。 霜华满鬓: 头发花白了。 百炼青铜: 指镜子。古代的镜子用青铜铸成,之后再磨光。
故事
刘邦刚建立汉朝时,大臣们和他在一起没有一套固定的礼节,甚至很无礼。刘邦感到很烦恼。后来他接受儒生叔孙通的建议,让叔孙通制定一整套君臣见面的礼仪。刘邦为了体验这一套礼仪的效果,在未央宫摆下酒席,宴请大臣们。大臣们都按照叔孙通制定的礼节参见刘邦,非常肃穆。刘邦感到很满足,感叹道:“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当皇帝有多么的尊贵啊!”
原文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
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
塞: 阻隔,堵住。 野叟: 乡下老人。 溪童: 在溪边玩耍的儿童。 皤: 白。鬓皤,就是说双鬓花白了。 眉绿: 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因此眉毛呈墨绿色。皓:白。齿皓,牙齿洁白。 浩浩: 广阔辽远的样子。 融融: 和暖舒适的样子。 野渡燕穿杨柳雨: 乡村的渡口上,燕子在雨中的杨柳树间来回穿梭。野渡,乡村的渡口。 芳池: 充满花草清香的池塘,多指荷塘。芳,花草的香气。 芳池鱼戏芰荷风: 微风吹拂的荷塘中,有一群鱼儿在自由嬉戏。芰,菱角。 纤: 纤细。 新月: 农历月初时的月亮,形状如钩。这一句是将女子的纤纤细眉比作新月。 男儿气壮: 男儿胸中的豪气犹如万丈长虹横跨天际。气壮,指精神饱满。
故事
《庄子·秋水》记载,有几个燕国少年到赵国去,发现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雅好看,于是就学习邯郸人走路的样子。没想到他们不但没学会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反而忘记了自己原来是怎么走路的,搞得自己连路也不会走了,最后只好趴在地上爬回燕国。这个故事是说一味地模仿别人,反而把自己的本事都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