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春,南京军区政治部的秘书到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跟军宣队联系,要找一位熟习《红楼梦》的人,把一百二十回本的长篇章回小说《红楼梦》精简成五万字的简要读本。军宣队把这个命令交给了留驻中文系的军代表,军代表在中文系调查了解后,得知我讲过《宋元明清文学史》中清代小说名著《红楼梦》的课程,又曾编过《红楼梦评论》的教学参考资料,便把这个任务硬派给了我,强调这是政治任务,不准推辞,必须认真完成!军代表传达南京军区政治部秘书交代的具体指令是:限定缩简为五万字光景,不是缩写,也不是改写,字句必须取自曹雪芹《红楼梦》的原文,用原文串联缀合而成,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及其思想意蕴都要呈现出来。
这事使我非常为难,大伤脑筋;没奈何,只得硬着头皮苦干了三个多月。我找来人民文学出版社据程乙本排印的《红楼梦》全书,先是自己下功夫细读五遍,反复思考琢磨,怎样来进行缩微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删节、摘录,那时候尚无打字机,也没有复印机,抄抄写写,涂涂改改,完全是爬格子的手工劳作,先打了个草稿试试,删删削削却难以顺理成章。这就好比把一座七宝楼台拆得七零八落,要想重新将碎片拼凑起来却难以成形。特别是五万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框架好像紧箍咒一样是限死的,字数不可超越过多,又不能偏少。我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想出了跳跃式的精简节录办法。我对全书进行缩微的美学思路是:从社会学的视角着眼,反封建地揭示封建社会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盛衰败亡的因果,而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恋悲剧为脉络线索,贯串于荣华富贵转眼成空的儒佛道杂糅的观念中!当然,整体结构尚须完整有序,做到有头有尾。对于宝、黛、钗以外的金陵十二钗及其他头面人物,如史太君贾母和史湘云、贾琏王熙凤、贾政王夫人、薛姨妈和香菱、袭人晴雯、刘姥姥和巧姐、甄士隐贾雨村等多种人物的出面和布局,也要一一有所交待。对于典型环境大观园的各色场景,均得有所呈现,至如作者曹雪芹生花妙笔描绘的“白雪吟红梅”,则保留没有删去!对于深奥难懂的诗词曲赋,大多跨跳过去,重要的适当摘选。碰到塑造林妹妹艺术形象最主要的代表作《葬花吟》,则不能舍去,非选不可;但全诗是歌行体,长达52句,怎么办?忍痛减掉了24句!回目是凸显故事情节的聚焦点,不能删,但又不能每回都选抄,怕超出字数。因此,有些章回只保留回目而跳了过去!碰着上下行文接不起来的情况,便用括注提示的方式来接通。例如第十八回摘抄“在轿内看了此园内外光景”一段,读起来没头没脑,不接气,便在句前加括注导读:“(贾妃奉旨省亲)在轿内看了此园内外光景。”诸如此类,勉强使上下文连贯起来。由于是跳跃跨栏式摘录,又要时时计算着字数,搞得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真真是“吃力不讨好”,很难做到段落通畅。而上司多次来催稿,我无法细加打磨,只得急忙交卷了事。结果是字数恰好到了50384字,不多不少,但还存在不少突兀生硬的草率不通之处,未能尽善(如今读客文化的编辑将此本抽出单印,为了便于读者读通,特地在回目中衔接不通畅之处另写了导读提示语)。上司关照,这事是保密的,没有讲为什么要压缩,为什么要搞这样的简略本。事后,军代表透露:背景是1973年12月毛主席接见南京军区许世友司令员,要他“文武结合”“武将务文”,讲点“文学”,要他读《红楼梦》,还说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这缩微成五万字的简要读本,就是准备给许司令看的!意思是先看简本引发兴味,再按步通读整本,前后两相互动,并不冲突违和;相向而行,别无妨碍;同读共赏,相得益彰!
2023年春九十翁吴新雷题识
说明:本书所有插图均选自清代著名画家孙温所绘《孙温绘全本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