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调)
求道之法,静为根,久久自静,道俱出。
——《太平经》
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矣,神明佑之。
——《太平经合校》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道德经·十六章》
那天夜里,我冒雨自驾从武汉赶回襄阳,到广德寺时已过早晨七点,但我没有看到子衿,而只有她留在我房间里的字条和光盘,还有“松石间意”。雨默还睡在自己房里,玖思已经起来做早餐。雨仍旧下着,但已小了很多。
我无法安歇。坐在窗前藤椅里,面对案上那盘阴阳子,长久地沉思。
“宝鼎茶闭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琴音袅袅,子衿留给我的这套蓝色光碟名为《中国民乐大系·古琴卷》,共三张碟,其中古曲部分有:
《小雅》《流水》《埃乃》《樵歌》《离骚》《淇奥》《酒狂》《幽兰》《无羁》《出尘》《墨子悲丝》《孔子读易》《庄周梦蝶》《屈原问渡》《列子御风》《乌夜啼》《文王操》《泣颜回》《凤求凰》《秋江夜泊》《欧鹭忘机》《归去来兮》《寄隐者》《清平乐》《静观吟》《长相思》《平沙落雁》《梅花三弄》《阳关三叠》《左手指月》《双鹤听泉》……分浙派、江派、虞山派、广陵派、闽派、岭南派、川派和诸城派等,共三十六首。
新作品部分不仅为子衿独奏,且全部由她创作,亦有三十二首:
《上善若水》《云边飞瀑》《太极云游》《雨落空山》;
《仙人棋经》《八卦云台》《赤壁怀古》《华山论剑》;
《禅茶一味》《终南别业》《画船雨荷》《空谷幽兰》;
《情字悬笔》《一曲离忧》《六字箴言》《谁可补天》;
《采薇》《真源》《摘星》《醉剑》;
《兰亭序》《上林赋》《白头吟》《逍遥游》;
《琴台赋》《菩提心》《千江月》《竹里馆》;
《梅听雪》《月满杯》《空城计》《临江仙》……
第三张碟,是由子衿作曲的影视音乐和几首现代配器风格作品,包括:新版《孔子》、新版《老子》、新版《兵圣》以及《中国名山古刹》《中国古诗词》《中国文人山水画》《中国书法狂想》。
在这些曲目当中,有些是古琴独奏,有些是琴箫合奏,有些是古琴与民乐队,还有古琴与中西乐队,有些还加入了合唱。
在琴师简介中我又得知,子衿的老师琴昭远先生一直是民间高隐,子衿从师期间又深入研究和学习了各门琴派,包括李祥霆、垄一、张子虚、查阜西、陈草农、蔡德允、谢孝苹等琴师的众家之长,之后形成自己的风格。子衿的琴音婉约多姿、雅静清远、幽奇古淡,中和疾徐,无论中浙之绸缪、金陵之顿挫、常熟之和静、三吴之含蓄、西蜀之古劲、八闽之激昂,子衿皆能刚柔在握,乾坤无阻,琴气条畅。最难得的,是子衿有众多古琴新曲推出,寓景抒臆,飘逸婉转,流淌诗情画意之风雅,又有相当的哲学和美学境界。
烛灯在琴案上忽明忽暗,像在回忆和叙述。晚间不看书时我喜欢点蜡烛,听古琴,那感觉真好。音响里放着低沉的子衿的琴声,我却不能够想象她坐在我面前抚琴的样子,我只是望着窗外,屋檐上滴滴哒哒落着隔夜的雨声。
雨默坐在另一把藤椅里,他说了许多话,好像疲累了,半天不再出声。最后才补充说:
“我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走的,我以为她会留宿一晚,显然她不想麻烦我们去送。下那么大的雨,她就那样不声不响的一个人走了……”
雨默并没有发现,子衿临走前在我的棋盘上掷下一子,这样,黑白棋相围相峙,走成了平手。而其他人,竟都没有这种超越的眼光,只盯着局部。其实,那一种棋势,也是我不久前才从《玄玄棋经》中悟到的,白为显,黑为隐。子衿懂得,我这是知白而守黑。她这样了解我,那么,倘若她就坐在我面前与我对弈,就算我是柯洁九段,她是否也会是一个坐怀不乱的阿尔法Go?
雨又下了起来。这个八月,这个夏季,深深地打湿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