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四章
广陵散

(慢商调)

僧问:“如何是解脱?”

师日:“谁缚汝?”

问:“如何是净土?”

师日:“谁垢汝?”

问:“如何是涅槃?”

师日:“谁将生死与汝?”

——【宋】灵隐寺释普济《五灯会元》

因为雨大路黑,玖思没有回家,留在了寺内,将子衿的裙子烘干好,送上楼来。子衿此时正面对后窗站着,那是我三次为她抚琴的地方,在那里,可以透过斑斑竹影看到寺后的多宝佛塔,以及塔上的佳人,当然还有寺后的那片池塘。

“天不早了,雨默,我得回去了。”子衿默默地说。

“青小姐,您的琴艺和这把古琴一样难得,今日有缘相遇,不如临走前再弹一曲吧。”雨默仍旧惜惜相留。

子衿这才回转过身,显然那正合她的心愿。

“您是否愿意我再为您做视频录像?”雨默热情地问。

子衿微笑:“好。能与‘松石间意’相遇,是我莫大的荣幸。”

于是,雨默将伽南香炉重新点燃。子衿再次净了手,在琴案前就座,把一、二两弦调平,然后闭目,调心调息。雨默用蓝牙遥控开启录音录像机。窗外仍旧是绵绵的雨声,子衿这时轻轻抬腕,下指开弦。

桐琴发出四声琶音,继而奏出铿锵之声,似有离别的哀伤,亦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子衿的手指在弦丝上钩挑拨滚,击节捻压,一时间弩张剑拔,金戈铁马纵横,变化急促,错乱交织,有宁死不屈之激昂,亦有英雄末路唱大风的豪壮,连走手音都带着一股浩然之气。在一只七弦古琴上能创造出这样一首气氛紧张、情节壮烈、场景复杂的大曲,无有其二。

这就是嵇康那首已流传了一千八百年的《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嵇康是三国曹魏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与琴,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是不可分割的,他名冠“竹林七贤”之首,在音乐方面造诣尤深,曾著有《声无哀乐论》《琴赋》两篇音乐美学专论。《广陵散》相传为嵇康孤馆清夜弹琴时,遇神人所授,曲调神奇,意谕深远,音取宏厚,指取古劲,抑扬顿挫,起伏灵虚。该曲分为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五大部分,连开指共四十五段,是至今得见的最长的琴曲之一。由于该曲结构宏大,宋代《乐书》中拿它与《诗经》相比拟,称其为“曲之师长”。

嵇康生前精于弹奏《广陵散》,有人向他请教,他却不予传授,认为《广陵散》的音乐形式极为飘忽、幽深,使人难于领会其真意。在《琴赋》中嵇康一再感叹:“识音者希,孰能珍兮,能尽雅琴,唯至人兮。”因弹奏此曲需将一二两弦调平,被当时的君主认为有臣压君之嫌。嵇康因不附司马氏集团势力,蒙冤受害被杀。东市临刑前,七千太学生自发前来为他送行。嵇康神色不变,索琴弹奏了这首《广陵散》。激昂悲壮的琴声令所有人饮泣洒泪。嵇康最后昂首对天长叹:“吾死不足惜,《广陵散》与今绝矣!”

而《广陵散》终未得以绝,它最早辗转于琴师们的手口之间,后被收入《神奇乐谱》。

子衿的演奏,已达到出神入化之境,如泣如诉,天空似乎也在悲叹,曲终一拨,余音久久回绕,随子衿长时间悬在半空中的手,演化成一股萦萦不绝的中国古今文人志士的气息,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曲奏完,窗外风雨像是被琴声召唤了一般,竟昏天暗地,倾盆如注,一切尘嚣似乎都被荡涤。

“大音希声”,绝响不绝。雨默恍若迷梦初醒,他那紧蹙的双眉抖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地吐了一口长气,半天才回过神来。

子衿这时将双手缓缓地从琴上放下,沉吟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轻声问:“雨默,你子云老师与我素昧平生,为何他竟如此信任我?”

雨默点了点头:“是的,子云老师不仅信任您,而且视您为知己。老师说:‘灵魂认识灵魂不需要见过面,或打过交道,因为你可以感觉到那种同频共振。老师说:‘Jin has me before Hello·’”

子衿静静地坐着,良久才道:“希望,我不会辜负子云老师的信任。”

一阵雷声滚过。雨默这时看着窗外道:“难为您在这样的天气里还来寻访我们。我和玖思去送您吧,把您送到住处,否则我不放心。”

子衿没有谢绝,因为她没带雨具,并且从广德寺到609研究所,一路上又黑又滑,且下着大雨:“我得把衣服换下来。”她说。

“你进去换吧。我再去给你找件雨衣来。”

“非常感谢!”

雨默回自己房里去了。子衿在我卧室里换了衣服。最后她环顾房间,思索片刻,来到书案前,取过纸笔,给我写了一封留言:

尊敬的南宫老师:

久仰!您签名的专著我收到了,并已全部拜读,受益匪浅。此间有缘相识并承蒙关照,不胜荣幸与感谢!

暑期将尽,后日我须返京。留下一套光盘,是我的演奏和古琴创作专辑,除独奏专辑外,其它合奏合唱曲目由我所执捧的知音国际爱乐乐团以及知音国际爱乐敦煌民乐团演奏。望今后予以赐教,并期待合作。

另外,玖思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我将会尽所有努力帮他重返学校。我有个朋友在襄樊五中任教,我会请她帮忙,也希望到时能得到你们的配合。

净地无须扫,空门不用关。

再会!

阿弥陀佛!

子衿谨致

时已近子夜,窗外风雨大作,楼廊过道里都是积水。雨默只找到两把弱不禁风的伞,而大雨如注,风车云马。走到609研究所宿舍区,顶风冒雨起码要一小时,据本地人且经历过洪灾的玖思同学估计,途中有一段路,水深此时已没过膝盖,桥下洪水暴涨。在这种情况下,雨默该怎么办?他完全可以说服子衿留在寺内,等到天亮或者雨歇再走。

子衿默不作声,沉吟地站在窗前,望着窗外。雨默和玖思站在身后看着她,而子衿的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此时她考虑的是:即使雨默和玖思把她安全地送到609所,他们回来的路上是否安全。过了一会儿,子衿拿出自己的手机。

“喂?子衿,你这是穿越到哪儿去了?”电话那边有个女生问。

“子佩,你睡了吗?我很好,在朋友这里。雨太大,路上不安全,我明早再回去。好,请放心,你自己睡吧,好好休息。晚安。”

雨默和玖思松了口气。子衿留了下来。

然而,雨默却不知,子衿在我的房间里一夜未眠,她一直坐在那张“松石间意”前,手上拿着我的琴谱,子衿在窗外绵绵不断的雨声中读了每一篇琴谱,还有琴谱里夹着的一首诗。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qFkl84YWoOtt+TVLphtOXZkwqe1fn1rEsRZP/MbGdhScKaWdkrwVkm7yXmxK4W8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