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钟调)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金】元好问《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雨默这时已挑起竹帘:“请进吧,青小姐,外面有风。”
于是,子衿走进了我的陋室。
有道是“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宽敞的堂屋很干净,三面透光,墙上挂了很多书法卷轴,左手边还有一间屋,两间屋的隔墙上挂着一幅传统手工印染的蓝色壁挂,几乎遮盖了整面墙,上面印着杭州西湖的雨中美景,湖面上的画舫中还有古人在抚琴吟箫。不过,子衿一进屋首先看到的是北面圆形格窗边的那架古琴。芸窗外修竹掩映,松柏遮荫。雨水此时正顺着廊檐,如帘般地往下倾洒。
“这屋里好清凉。”子衿环顾房间。
“左手是子云老师的卧室和书房,老师每天都在这里打坐练功,读书抚琴,著书立说。”雨默说着便从厅堂里进了我的卧室,转眼捧出一件折叠整齐的全新的白色丝绸旗袍,“青小姐不介意的话,就先换上吧。”
子衿双手接过旗袍捧在掌上,端详着那珍珠白色的丝绸面料,微笑地看着上面印的淡墨山水以及题诗,雨默虽然知道这件旗袍,但显然没有仔细观赏过,没有发现旗袍上书画的作者,红色印章上的名字乃是“子佩”,甚至连我也没有仔细辨别过那印章,尽管它是这件旗袍上唯一的一点红色。子衿却是个看破不说破的修行人,她只是真挚地表达了赞美和感谢:“好美的旗袍,子云老师好眼力。”
“我想它适合您的身材。”雨默莞尔一笑,“真不知道子云老师的母亲怎么能保持这么好的身材,这旗袍倒像是为您量身定做的一样。”
子衿听出他话里有话,脸上微微泛起一阵红润,这件旗袍跟她几天前在襄樊市中心的鼓楼商场里买的那件一模一样,号码也相同,而那天,子云恰巧在英才书店里“遇见”了她。莫不是他因此也去寻了件一模一样的绸衫?……
“哦,卧室里有热水和脸盆。”雨默这时说,“您进去换吧。我去沏茶。”说完,他便转身出去,将房门轻轻带上。
子衿走进了客厅左边的卧室,她走进了我的生活内部,虽然她还没有见过我本人,但她已走进我的生命。我视她为知音,并从一开始就了解了她的为人与精神境界,信任她的教养,敬仰她的才华与情操。显然,她也信任我们,丝毫没有怀疑屋里是否会有隐藏的监视器或有人会偷窥,可见她深知‘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她判断人的功力同样令我钦佩,这使她能够自信从容,出尘不染,潇洒自如,实乃仙风道骨。子衿平静地在我的卧室里用温水净了身,用玖思为她准备好的白色大浴巾擦干后,换上了那件白色旗袍。
卧室墙边靠着一大一小两只深蓝色的旅行箱,墙角长桌上放着一只长长的黑色琴盒,子衿还不知,这只琴盒已有八百多岁。临窗书桌上摆着一盆文竹盆景,还有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的是“禅者心脑电波测量仪及头部按摩器”。墙上挂着一张人体七色脉轮图,还有一张佛菩萨九品手印图。子衿接着看到一旁的书架,最上一层排放着《大乘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金刚经》《心经》《楞严经》《楞严咒》《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般舟三昧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佛说阿弥陀佛经》、律宗《四律五论》《弘一大师文集》、一行禅师的英文著作《The Miracle Of Mind fulness》(正念的奇迹)、圣严法师的《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西藏生死书》,还有《道德经》《庄子》《论语》、孔子的《六艺》、南怀瑾先生选集《论语别裁》《孟子旁通》《易经杂说》《禅海蠡测》,以及一部中英文对照的《圣经》,子衿甚至发现了一本千年禁书《耶稣基督的水瓶座福音》。这些只是我随身带的部分。
见到这些经卷,子衿不由得合掌当胸,颔首敬拜。
在此想特别提一提《楞严经》。不修佛的朋友可能没有听说过《楞严经》如何传入我国的故事。
《楞严经》又称《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可以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传入我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当时印度般剌密谛大师依于愿力,要利益中土之人,第一次身上藏着《楞严经》东来之时,被守边界的官吏查获,而不许他出境,这反而使他的宏法之愿更加坚定,并且更加精进。他想到一个方法,用极细的白绢书写此经,然后剖开自己的肩膀,将经文缝藏在其中,等疮口平复之后,再申请出国,海关搜查无疑,才得航海东来。大师于唐朝中宗神龙元年(西历七〇五年)到达广州,那时唐朝首相房融被贬在广州,房融便请大师住在制止寺。般剌密谛大师于是剖膊出经,并诵出《楞严经》全文共十卷,时由乌苌国沙门弥伽铄佉译语,沙门怀迪证译,菩萨戒居士房融笔受。中国历代皆视此经为佛教重要经典之一。清代,章嘉呼图克图等将其译成藏文,并刊有汉、满、藏、蒙四体合璧的《首楞严经》全帙。在日本,此经亦流传不断。若你有缘请到一部《楞严经》,你可知它的厚重与无量功德。古人为求得人类文明的火种与智慧大法不惜万里取经,面壁断臂,而今,学佛读经之人几多?每天泡在手机上卷入社交漩涡与虚幻世界者几多?只靠颜值拉流量而浪费时间,无所学得的人有多少?网络诈骗者有多少?我们在网上的灵魂家人,有多少?在全球拥有上亿粉丝的美女子衿,因何会走进我的密室书斋?手上捧着一部《楞严经》,悲欣交集,轻轻抚摸。
书架的第二层都是琴史、琴论和琴谱。这些书非常珍贵难得,都是我外祖父收集传授给我的,我已将它们全部扫描存进了电脑。子衿轻轻抚摸着那些书脊——《太古遗音》《大音希声》《绿绮清韵》《琴书千古》《琴剑合谱》《一经庐琴学》《溪山琴况》《琴旨》《琴操》《声无哀乐论》《琴学内外篇》……她小心地抽出一本女琴家叶明媚所著的《琴道》。
书架的下一层是成套的琴曲光盘——《蜀中琴韵》《吴门琴韵》《广陵琴韵》《姚门琴韵》《闽江琴韵》,还有北京琴家谢孝苹的《纪候钟》等。
在书架第一、二层之间的木板上贴着一张一寸宽的字条,上写:“知君两件关心事,天下苍生架上书。”第二、三层之间也贴着一张字条,上写:“佛曰: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
我的挂着白色蚊帐的床上没有任何隐私秘密,且一尘不染,并散发着一个三十三岁的修行处子的气息,那是玉竹与青松的高洁之气,是淡茶与禅香的清雅之气。纱帐轻拢的床头枕边,放着一本英文版的《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那是我父亲送给我的,还有一本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宗镜录》。
《宗镜录》一百卷,由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编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当他住在杭州灵隐寺时,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
子衿最后捧起那本由我三年前撰写的禅乐美学专著《云的呼吸》,在我的床沿上坐下,轻轻翻开,她面颊绯红,仿佛如获至宝,微笑跃然脸上。我在书中写道:
“禅乐所用之器,如琴箫,其质材长在山中水旁,吸天地之精,饮日月之和,固以自然神丽而思超世雅乐。遁世之士思假物以托心,其音似高山,似流水,妙不可寻。古人歌曰:齐万物兮超自然,委性命兮任去留,激清响以赴会,何弦歌以绸缪。倾昧修身,心游大象。手挥五弦,俯仰自得。离形入神,天地合一。这就是禅乐的功效。”
子衿这时发现书中夹着三张书签,其中一张书签上印着:
子曰:“《礼》以节人,《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乐》以发和。”
另一张书签上印着:“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治心。”
还有一张书签竟是一张照片,子衿不由得仔细端详起来。照片上的人像是一对白人老夫妇和一对中年夫妇,还有一个白人男子和一个十岁出头的小男孩,那位中年女士是亚裔,温婉淑丽,样貌娟美,她的西人丈夫英俊而又帅气,而那个小男孩……子衿将照片小心地翻过来,看到后面果然有文字。曾在欧洲学习过古典音乐的她一眼就认出那是意大利文,意思是:Angelo Flamingo十二岁生日纪念,于热那亚。
在这张照片的下面还夹着一纸花笺,上面用隶书抄录着《诗经》中的一首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