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第三天

中午喝了二两,张三来觉得神清气爽,高兴的吼吼开了嗓子:“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一段还没唱完,只听大路上一人说道,张师傅嗓子不错,但唱的表情不对啊。诸葛亮虽然是一足智多谋之人,但在空城之上看到司马懿的百万虎狼之师心中还是有所忌讳的,马连良在唱这一段的时候,虽然高雅镇定,但还是在不知不觉中表达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恐。你是一脸的得意和蛮横,味道就差点了。

张三来回头一看大声喊道,我当是谁那,原来是“臭理论”,我市的高级领导干部啊。

此人姓于,叫于步青,和张三来曾是工友,进厂晚,按工厂的规矩还得喊他一声师傅。张三来开始对这个农村来的土里土气的小伙子并不感冒,长的很壮实,却不愿干活,铸造车间里抬铁水,清理砂末都是力气活,他总躲着少干,表现了对干体力活的深深的厌恶。做电机壳小件废品率最高,总是被车间主任点名批评,他也不在乎,整天守着车间里的报纸看个没完,晚上在宿舍里不是看书就是写稿。那个年月时兴学一些著作和人民日报社论以及上级文件,于步青负责念,念起人民日报社论来如同吃炒黄豆一样嘎嘣利索脆,还能讲解,虽然此举受到厂子政工科的青睐,在工人群里却吃不开,人们喊他“臭理论”,一次浇筑完一批电机壳后张三来对拿着一本文学书在一边看的津津有味的他说,车间是用来干活的,不是叫你来上课的,像你从村里来的吃上了商品粮,找了工作能挣工资就不错了。谁知对方对他咕噜了一句他不太懂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并且有些轻蔑的看了他一眼,自己躲到一旁看报纸去了。后来于步青在市里的报纸上发了几篇稿,便被上级机关抽调去帮忙了,两年后调到了一个事业单位写材料,据说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时那家伙考上了大学,以后好多年就没了联系。直到张三来到了市委保卫科,有一次去政府那面联系工作,那边的科长说他说的事需要于秘书长审批,他才知道这个不爱干活的人成了政府的领导。在后来的一次翻砂车间的工友的聚会上,他隆重地介绍给大家说于步青是市领导,是高级领导干部。分管交通、劳动就业、政法许多部门,众人对其刮目相看,纷纷敬酒聊天,一个政策放开后搞个体运输的工友后悔的说,要早知道这个事属于你管,当年批运输路线就不那么费劲了,还有的说自己的孩子就业那么难,就是不知道于步青管。听了大家的话后,这个于步青说,不知道的原因有三条,一是互通情报不够联系少,二是不相信徒弟比师傅强了,三是就是知道了师傅求徒弟总觉得不好意思。此话既客气,又有内涵,还包含着一种自傲和轻蔑,见这些工人有些发蒙的表情,随后又说,自己当年是老初中的老三届,来工厂前就在县委报道组当过临时合同干部,在县委机关上过班,跟随县委书记下过乡,也到过工厂,写的文章上过省报和市报。只因为迟迟解决不了商品粮户口问题才来厂子当工人的,到了厂里一看,实际上谁也领导不了,谁都能管着工人阶级。所以自己根本没心干活,更没心思学什么技术。只想着怎么往外调,怎么去上大学。说的大家彻底服了气。

想到这里,张三来说,你这辈子官当的不小,退休后还写了几本书,还在大学里当了兼职教授,算是功成名就的人了,你说说,人退休后应该怎么过,应该怎么死?

于步青微微一笑说,死是人的必然规律,不可抗拒。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关键是在生的时间里活的不窝囊,给社会、给家庭,给后代留下了一点值得怀念的东西,谁都知道人生不易,自己曾经抗争过,奋斗过,并没一味的屈服命运。我对我的一生做过总结,也算是墓志铭:“这里安息着一颗一生不肯屈服命运,一直奋斗的灵魂。”还曾写过一首打油诗:“今日离世意如何,人生艰难困苦多,此去西天酣然睡,千年之后成一佛。”张三来暗暗赞叹。

于步青继续说,退休是国家的规定,必然执行。退休后干什么,有的不可以干,太随心所欲,违反社会道德的事不能干;给私营老板打工的事不能干;当了半辈子官,再去伺候他们,身份上、感情上都接受不了。他们叫你去,无非是看中了你在位时的社会资源,让你找还在职的老部下、老同事去办钻政策空子的事,官场本来就人情淡薄,好朋友没几个,你找他们办一个事对方碍着面子给你办了,下一次你还能去求吗?太伤神,太操心,太伤身体,太费劲的事不能干。可以干的是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现在是经济金钱至上的社会,但也不能一味的去追求,毕竟在全社会都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观教育。我认为,一个人总讲理想,显得空洞虚伪了点,总讲钱,似乎又庸俗了点。最好的境界是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过程中适当的挣一些钱。至于生死问题,我一直认为活着生活要有质量,死的要有尊严。我前几天去看了一个老市长,已经九十岁了,植物人六年多了,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生活质量太低了,可惜他自己还不知道,没感觉。到死就更没有尊严了。还有的临死之前被医生的刀子拉的各处是口子,赤身裸体插满了管子,别说活的没质量,死时也太难堪了。

张三来说,你说的对,我有一个战友也是这样,我们几个去看他的时候,都说不能这样活,这样死,有一个战友回来后病了,准备了砒霜,安眠药和农药,结果突发脑梗,瘫痪了,一样也没用上。现在也成植物人了,正受罪呢。

于步青说,这确实是个难题,自己明白时不想死,到了快死的时候自己又不能自理了。如果知道自己得了绝症还好办点,我有一个医生朋友讲,人得了心脏病是死的最快的,吃点头孢药猛喝几口酒,一分钟不到就会大面积心肌梗死。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最好的还是安乐死,最近已经有人向国家层面提出来了,最好赶快立法。 Eb+YHmzx3Z/gJko1p309v8A9MTr326eQuJhucHfnsp94uv0t3z7w9jcj5g6R+e8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