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虽说与因袭后周旧都相关,但更重要原因有二,一是汴梁“宜乎建都立社,均天下之漕运,便万国之享献”
;二是“宋惩五代之弊,收天下甲兵数十万,悉萃京师”
,由此形成了“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
的局面。这两个原因虽然指向不同,但表明建都汴梁是以东南漕运为支撑点的。
北宋时期,汴梁漕运主要有蔡河(惠民河)、五丈河(广济河)、御河(卫河)、汴河等四条漕路。与其他三条运河相比,汴河在漕运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大,负有国家安危的重要使命,如有“岁漕江、淮粟六百万石,而缣帛、货贝、齿革百物之委不可胜用”
之说,又有租米赋税等“悉由此路而进”
之说,进而提出“故于诸水,莫此为重”
之说。为了保证汴河正常的漕运秩序,北宋采取了“每岁自春及冬,常于河口均调水势,止深六尺,以通行重载为准”
的措施。
因漕运依赖东南,邗沟遂担负起漕运的重任。为了提高运力,宋代重点改造了与邗沟相关联的运道,先后在楚州境内及淮阴开挖了沙河、洪泽渠、龟山运河等。史称:“楚州北山阳湾尤迅急,多有沉溺之患。雍熙中,转运使刘蟠议开沙河,以避淮水之险,未克而受代。乔维岳继之,开河自楚州至淮阴,凡六十里,舟行便之。”
与洪泽渠、龟山运河相比,沙河开挖的时间最早。宋太宗雍熙年间(984—987),乔维岳根据刘蟠之议,开挖了从楚州至淮阴磨盘口之间的沙河。
沙河改造了邗沟航线,在避山阳湾之险及缩短航程的基础上恢复了邗沟至末口(在今江苏淮阴码头镇境内)入淮的旧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南北朝时期改造邗沟旧道时,建成了至山阳口入淮的新运道。郦道元《水经注·淮水》叙述其水道变化时有“中渎水又东,谓之山阳浦,又东入淮,谓之山阳口者也”
等语。史称:“淮河西流三十里曰山阳湾,水势湍悍,运舟多罹覆溺。维岳规度,开故沙河,自末口至淮阴磨盘口,凡四十里。”
所谓“自末口至淮阴磨盘口”,是说乔维岳开沙河时,在改造旧航线的过程中重点开挖了自末口至淮阴磨盘口的航线。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有“开扬州运河”
之举。“扬州运河”指在邗沟不同的节点上开挖通往盐场的运河,将运盐河纳入邗沟之中,旨在方便淮盐外销。唐代以后,淮盐成为国家财政及税收的主要来源,为此需要开挖通往盐场且与邗沟相通的运盐河。
继乔维岳开沙河以后,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许元等自淮阴缘淮向西开挖了洪泽河。史称:“发运使许元自淮阴开新河属之洪泽,避长淮之险,凡四十九里,久而浅涩。熙宁四年,皮公弼请复浚治,起十一月壬寅,尽明年正月丁酉而毕,人便之。”
这条新河又称“洪泽河”,如有“壬寅,开洪泽河,达于淮,以便舟楫”
之说。“久而浅涩”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皮公弼又对其进行了疏浚。此后,马仲甫任发运使时又在洪泽河的基础上开洪泽渠,有“建议凿洪泽渠六十里,漕者便之”
之说。马仲甫开洪泽渠一是利用了淮河漫溢时形成的湖泊,将这些湖泊连通起来形成新运道;二是马仲甫又开凿十多里的运道,将淮阴与磨盘口连通起来,从而将洪泽渠与沙河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与淮河航线大体平等的新运道。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发运使蒋之奇调发十万民夫开挖龟山运河。龟山运河自龟山蛇浦(在今江苏洪泽老子山镇龟山村境内)开渠,沿途利用淮河漫溢后的水道及河塘,向东接入洪泽河。龟山运河“长五十七里,阔十五丈,深一丈五尺”
,成功地避开了淮河水面宽阔、风高浪急之险。
追溯源头,开挖龟山运河的构想出自发运使罗拯复。为保证漕运,罗拯复提出了开挖龟山运河以避长淮之险的建议。在这一前提下,蒋之奇开始兴修龟山运河。史称:“发运使罗拯复欲自洪泽而上,凿龟山里河以达于淮,帝深然之。会发运使蒋之奇入对,建言:‘上有清汴,下有洪泽,而风浪之险止百里淮,迩岁溺公私之载不可计。凡诸道转输,涉湖行江,已数千里,而覆败于此百里间,良为可惜。宜自龟山蛇浦下属洪泽,凿左肋为复河,取淮为源,不置堰闸,可免风涛覆溺之患。’帝遣都水监丞陈祐甫经度。祐甫言:‘往年田棐任淮南提刑,尝言开河之利。其后淮阴至洪泽,竟开新河,独洪泽以上,未克兴役。今既不用闸蓄水,惟随淮面高下,开深河底,引淮通流,形势为便。但工费浩大。’帝曰:‘费虽大,利亦博矣。’祐甫曰:‘异时,淮中岁失百七十艘,若捐数年所损之费,足济此役。’帝曰:‘损费尚小,如人命何。’乃调夫十万开治,既成,命之奇撰记,刻石龟山。”
龟山运河开通后,自盱眙至淮安的运河全线贯通,继而成为沿淮而设的复线运河。不过,龟山运河的维持时间不长,时至南宋终因淤浅无法继续使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黄河南侵入淮,淮河下游入海段为黄河所夺,河床不断地垫高,因下流不畅,泥沙不断地向淮河上流倒灌,乃至于龟山运河受到泥沙的侵袭,造成运道干浅并逐步失去漕运的功能。
崇宁二年(1103年),宋徽宗下令兴修从真州宣化入江口到泗州入淮口的遇明河,“诏淮南开修遇明河,自真州宣化镇江口至泗州淮河口。五年,工毕”
,该工程至崇宁五年完工。遇明河开通了从真州到泗州(治所在今江苏盱眙淮河镇境内)的航线,兴修遇明河直接建立了自真州到泗州的快捷通道。遗憾的是,这条漕运通道很快因为宋王朝失去北方领土而丧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