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大沙河源流考

沙河镇南面的大沙河,在全国是有名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沙河”条释意:“亦名大沙河。源出江苏赣榆县西羽山。东流入海。入海处在临洪口、青口之间,称大沙河口。”它的上游是董湾河、石梁河,至原孟曹埠汇合东下。晋朝方士郭璞注《山海经》称羽山即舜殛鲧处。鲧死后,化为螚 [1] 。现在的羽山附近仍然有奈姓存在。史载:禹疏九河,曾到羽山下,向鲧跪求“息让” 。如果这里的九是实指的话,那么大沙河也一定在其中。清乾隆十年(1745),沭阳县民谋于马陵山,凿岗开道,引沭水入大沙河。沭水虽然跟大沙河通联,但是仅有在雨季时候,才有水入沙,河名字依旧。

在古代,大沙河就流传着一首民谣:“山东下来三条龙,两条死龙是害虫,一条活龙福无穷。”这里的“两条死龙”指的是龙河和青口河,而造福于民的那条龙就是指大沙河。大沙河来自山区,落差大,水势猛,过了沙河镇地势趋向低洼,泥沙大量沉积,致屡屡改道。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已知的改道就有四次。泥沙大量沉积的现象就是大沙河名字的由来。

大沙河原河道,由沙河街西南经过刘庄至城子村北北上,经过戚园、邱庄、大口、刘圩、欧口东流入艾塘湖 ,这就是1957年前的对河,下游称大口河。第一次改道:由沙河街南直接东流,经渊子头、彭口、竹园、小道口、大道口、孔园等村北,入墩尚艾塘湖,此为1970年尚存的大道口河。第二次改道:由沙河街以东北上,至戚园村南向东流,经过颜庄、老庄、下河口、渊子埃、何园、大潘庄等村北,入墩尚北洼地,此即1976年以前尚存的颜庄河。该河在清朝乾隆以前仍是主河道,沙层很浅。新中国成立前,沙河街南门外还是一片河沙滩。第三次改道: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沙河街西的蒋庄向东南流,经刘庄前向东流,经过城子村、南庄村、吴村、掘河、西韩庄等村东下入临洪河。第四次改道:由东海县曹庄南流,经前七里沟南又向东流,仍入临洪河。

大沙河四次改道,有三次在沙河境内,现在的旧河道有几个特点:第一,沿河村庄密布,树木茂盛。第二,旧河道有丰富的地下水。第三,旧河道储存大量的黄沙,有几层,而且沙层很厚,个别地方的老百姓称之为沙廪

古代,大沙河以东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沼泽地出老渊子 口,这也是渊头村名字的出处。随着历史的变迁,沙河以东十几里逐渐成了平原,土壤肥沃,使沙河人民旱涝保收。这也是沙河成为重要产粮区的客观条件,也是那首“一条活龙福无穷”的民歌的现实表现。大沙河在历史上多次泛滥,为什么还要说它是条“福龙”呢?这是因为,不管大沙河怎么泛滥,河水都淹南不淹北,确保沙河镇主要区域平安无事,所以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福龙”。

[1] :读nài,虫名。 4MmZZEg8KRQN2BxzBwfWe9tij9pspDcxPmp32yoLs9xMSrgOxhzmDyPgs02zVO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