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新发展格局下开放发展的实现路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基于前文分析可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于引领高质量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和意义,这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逻辑。因此,以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导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围绕“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实施更高水平开放”,亟待走上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扩大开放范围、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抓手的拓展开放领域、以制度型开放为主要内容的深化开放层次的具体路径。

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开放范围的实现路径

扩大开放范围,不仅要继续向发达经济体市场开放,更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平台和抓手,加快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开放。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已经与共建“一带一路”的145个国家以及多个国际组织,共签署了超200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这为扩大开放范围、扩大经贸交流和合作的“朋友圈”奠定了政策支撑和政策对接,进而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1年全球遭遇世纪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在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等不断频出的条件下,中国在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吸引来华投资等方面,均取得了喜人成就。比如,2021年完成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115979亿元,比2020年增长23.6%,其中,出口65924亿元,增长21.5%;进口50055亿元,增长26.4%;在利用外资方面,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新设企业5336家,相比2021年增长24.3%,实际投资金额112亿美元,相比2021年增长36.0%;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实现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03亿美元,增长14.1%。无论是进出口、利用外资还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上述增长指标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方面说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确实取得了初步成效,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继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巨大潜力。未来,更好发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的战略部署,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好不断扩大开放范围的实践道路。

二、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拓展开放领域的实现路径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下一步,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 实际上,“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背后的重要逻辑蕴涵之一,就是要扩大产业领域的开放,不仅要继续深化先进制造业领域开放,更要逐步放开服务业领域,这是拓展开放领域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等地方进行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我国在地区局部层面上的扩大服务业开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包括在科技、文化、电信等行业领域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措施和政策创新,但总体来看,距离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所要求的高水平开放还有较大差距。毕竟,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建设进行的扩大服务业开放探索,所形成的一些经验举措尚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因此,目前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政策举措和政策措施,仍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扩大服务业开放。未来,要尽快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综合试点”探索的经验举措,包括在产业开放、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体制机制改革等领域取得的经验做法,尽快向全国范围推广,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实践的发展进一步探索扩大开放范围,包括在数字经济和数字服务领域的扩大开放,如此,才能加快走上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之路。

三、制度型开放:深化开放层次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的“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深化开放层次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实际上,开放型经济系统是一个双向循环系统,既有“引进来”又有“走出去”,从这一意义上说,作为深化开放层次的制度型开放同样应该是一个双向循环系统。只不过,不同于商品和要素的“流入”“流出”双向循环形式,制度型开放的双向循环在流入上,主要是指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即本质上是通行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引进来”;在流出上,主要是指通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改革和体制机制的优化,不仅能够探索出适应自身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也能够为完善全球经贸规则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即本质上是高标准规则的“走出去”,从而能够被国际社会认可和采纳,进而形成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基于上述理解,未来进一步推动制度开放,深化开放层次,一方面要对标“高标准”,根据国际通行规则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以开放倒逼改革,另一方面要注重系统集成改革,比如扩大服务业开放,不能就服务业领域外资而谈外资,不能就服务业谈服务业,必须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角度出发,跳出以往各部门“各自为政”和“单兵突进”式改革和创新的老路,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改革的协同推进效应,围绕投资、贸易、服务、商务、知识产权等领域,协同海关、金融、发改等部门共同发力,推动系统集成改革,优化体制机制安排,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如此才能更好构建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于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Z5JdwGi6+6tZDMAx/S+AzfLDhrP5/UTdPf0zprc6KmOlNdAZkP8+uWER+oSeC2i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