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杭州模式
作者:刘典 胡宇东
序:朱嘉明
排版:何基才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05-01
ISBN:9787521775518
本书由中信联合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杭州模式》这本书以DeepSeek及其创新生态为观察对象,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杭州在科技创新与数字治理领域的探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为我们提供了客观而翔实的新经济发展田野观察和实证分析。作者提出的“科技创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机社会)”的多维框架,符合当前技术变革的逻辑,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实践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薛澜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
DeepSeek的崛起充分说明:第一,颠覆式创新不是计划出来的;第二,中国年轻的人工智能人才拥有世界级创新能力;第三,开源开放的力量。在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需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路径。《杭州模式》一书通过对杭州模式的系统解读,为我们思考如何构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有益启示。推荐给所有关注数字经济与创新发展的读者。
张亚勤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不是从预设的调研方案出发,而是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不是行走于完美的思维路线之上,而是深入最鲜活的现实生活之中;不是从俯瞰的视角提出问题,而是在面对面的交谈中发现问题;不是基于以往经验采集重点信息(数据),而是采取全景式扫描方式摄取尽可能详尽的第一手信息(数据)——这既是“五六七八九”调研团的“科学方法”,也是调研团的“调研活动写真”。
科学的本质是“求真”,科学的方法是“选择”透过现象捉到本质的“道路和手段”,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真相。因此,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搜集和占有尽可能多的资料(信息与数据),为发现真相奠定事实基础;第二步是对已有的资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抽象或提纯);第三步是“阐明”真相,即给出调查研究的报告。
“五六七八九”调研团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实现了对科学技术企业(家)群体现象形态的重塑、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内在逻辑和外化路径的明确与明晰、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共同特征和成长规律”的揭示与阐发。“五六七八九”调研团发现:迎时代难题而上,选无路之路前行,择创新赛道不放,在新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过程的每个环节中做“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这才是由“杭州六小龙”现象背后所承载的科技型企业家、服务型政府官员的精神特质。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五六七八九”调研团成员,从年龄跨度半个世纪的不同视角,竟然聚焦到同一个画面,那就是在藏在“数字员工、具身智能”的新形态背后的,也就是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制度安排的新形态。实际上,新杭州人正在构建的是一个更有时代价值的新创造,即“科技创新×(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机社会)”的有机整体。调研团试图将这一发现在《杭州模式》一书中给予理论化的表达,为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供诠释与案例。
杨志
中国人民大学风险资本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社会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五六七八九”调研团团长
《杭州模式》是一部极具现实意义和前瞻性的研究著作。这本书巧妙地将杭州的历史文脉与当代科技创新实践相融合,以“我运即国运”的紧迫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意义,通过对浙江“八八战略”的深入分析和中国算谷建设的实地调研,全面展现了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探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本书并非简单描述科技发展的表象,而是深入挖掘了杭州模式背后的制度创新和文化基因。它将DeepSeek等企业的发展置于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了科技创新如何服务于更广泛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目标。这种将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视角,既彰显了时代的要求,也刻画了杭州模式所展现的企业家、创新者对科技发展本质的深刻理解,同时展示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这种多维度的考察视角,使此书不仅是一部科技创新的实践总结,更是一份关于城市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深度报告。
段永朝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
在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变革的背景下,《杭州模式》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客观展现了杭州如何在DeepSeek等领军企业的带动下,构建科技创新和“有效市场、有为政府与有机社会”相结合的数字生态。杭州通过科技创新与治理创新的有机结合,为我国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智慧。这本书不仅有助于各地政府和产业人士理解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更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重构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框架。
李国斌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政策法规司巡视员
《杭州模式》一书以分析DeepSeek在杭州的快速崛起经验为基础,总结了打造高水平科创城市的新模式——杭州模式。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杭州深化服务型政府改革,充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争先精神,大力加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努力配备创新友好的金融环境。我相信,杭州模式将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能为我国科技强国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
在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你可以发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性演化。从早期的温州模式、不断续新的义乌模式到如今的杭州模式,在跨世纪的时空中,演化出了不同的多元形态,为我们理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供了最佳的经验注脚。就国家与社会关系而言,杭州模式又是政府回应和公共服务的典范。“一身而二任”,杭州的成功经验令人敬佩,也值得做系统的理论总结。在此为《杭州模式》一书点赞。
景跃进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在杭州调研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杭州在培育科技企业家精神方面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杭州的科技企业家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管理能力和深厚的技术素养,成为推动创新的核心力量。杭州通过“耐心资本”和长期主义投资理念,为企业家提供了试错的空间和成长的土壤,这种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文化,正是杭州能够孕育出“六小龙”等现象级企业的重要原因。
杭州市政府的“店小二”服务态度也令人印象深刻。从“最多跑一次”的政务体系到“亲清在线”政策兑付平台,杭州通过高效政务服务和精准政策支持,为企业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和产业集群效应,也为创新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引擎。通过调研杭州的创新生态模式,我深刻感受到杭州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成功经验。
杭州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坚持“八八战略”和“数字浙江”理念的结果。其核心在于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涵盖政策支持、资本助力、人才会聚、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形成了包含“阳光、空气、水、土壤”的适宜环境。这种多要素的生态系统,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保障,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刘勇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五六七八九”调研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