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25年1月27日,中国大模型发展的历史性一刻。由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开发的DeepSeek AI智能助手在美区下载榜上力压大语言模型ChatGPT,冲上苹果中美地区免费App(应用程序)下载排行榜第一。当天美国三大股指开盘即暴跌,英伟达、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美国主要科技股均遭遇股市地震。

岁末年初,龙蛇交替之际,“杭州六小龙”横空出世,凭借前沿技术突破、年轻化的团队和全球化市场布局,成为国内外观察浙江科技企业发展的典型样本。正如李强总理2025年3月23日在北京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的,“今年春节前后,中国经济涌现出一批现象级的亮点……以‘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为代表的科技突破不断涌现,展现了创新创造的巨大能量” 。由此引发了一连串关于杭州、浙江的科技创新生态之问。

“杭州六小龙”是何方神圣?深度求索运用算法优势,以极低的成本训练高性能的大模型DeepSeek V3,这一成果被誉为AI(人工智能)界的“拼多多”;宇树科技研制的四足机器人,可以跋山涉水、跳高载人,演示视频被马斯克转发后引起轰动;强脑科技研发的脑机接口设备,在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期间协助运动员点燃火炬;游科互动打造的国内首款3A级游戏《黑神话:悟空》,打破了国外游戏在3A领域的长期垄断;云深处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在新加坡电力隧道巡检,完成中国机器人海外电力系统应用的首单;群核科技拥有全球最大的可交互三维数据能力,为机器人和其他AI应用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杭州,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一直以西湖等自然人文景观闻名世界,是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杭州早已从单一的旅游名城,转变为兼具民营经济强市和“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多重身份的综合性都市。

进入千禧年,杭州因为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惊艳世界;又过了20多年,杭州再一次星光闪耀,这一次,是因为“杭州六小龙”,因为科创热潮。

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峰会)上这样推介他工作生活了6年的城市:“杭州是创新活力之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在杭州点击鼠标,联通的是整个世界。杭州也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

杭州城市标签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杭州经济形态的迭代升级,更是其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焕发勃勃生机的写照。杭州正以创新为引擎,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和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放眼全球,培育了诸多知名科技企业的地区,存在哪些共性?”在深入思考这一问题前,我尝试简单请教一下DeepSeek,得到的回答有些空泛——“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创新生态系统、资本支持、文化氛围、政策制度、人才储备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额外附上浙江的情况,作为人工智能的参考,呈现的答案会不会有细微的差别?作为浙江创新生态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观察者,我还是想把这一问题留给自己。

从企业成立时间看,“杭州六小龙”普遍成立于2015—2018年,不是源自传统意义上的招大引强,而是从小到大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不同于常规的网络热点那般“来得快,去得也快”,青年团队、科技新锐、民营经济、AI领域……“杭州六小龙”身上的每一个标签都极具吸引力,也都大有文章可做,而由此引发的关于杭州科技创新的探究和讨论已持续数月,热度一直没有消退的迹象。看来,确实是“现象级科技成果”,是硬核科技。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提出“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在科技前沿领域加快突破” 。“杭州六小龙”现象具有突发性、爆发性、集群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其本质是青年科学家创业群体与民营资本、政策体系形成的创新共振,是杭州、浙江对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的一种回应。

有人说,创新不是被计划的。我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创新一定是可以被培育和催生的。一场春雨过后,会有哪些企业如春笋般破土而出,是否会引发新一轮讨论热潮?如何孕育好土壤,给予阳光雨露,确保它们能建起根系网络,从而带动一片区域形成成规模的竹海,是浙江首先考虑的。

由于工作经历,我得以直接、真切地感受浙江的政府与企业围绕科技创新工作,长期维护并形成的良好关系。这种关系源自这片土地的文化基因,经过沉淀发展,传承至今,在改革开放后的历任主政者中形成一种长期主义的默契。

城市间科技、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对创新人才的竞夺,浙江深知这一点,因此致力于打造一个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优良环境,会聚一大批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创业者的同时,注重培养本土创新人才,形成根深叶茂的创新人才森林。

在教科人一体化的化学反应中,浙江正催化出独特的创新相变,构建起江南水乡独特的液态创新网络,让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各方力量紧密合作,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在这个网络中自由流动,为各类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提供科创活水。

青年人才领衔打造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民营科技企业,正以突破性技术创新重塑产业格局。这类企业普遍具有研发投入强度高、技术转化周期长、市场前景不确定等特性,恰是浙江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承载主体。在浙江,不同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协同基金、风险投资资本的多维联动,探索形成“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智慧资本”的立体化赋能网络。

通过规划专业化功能区,布局研发、转化、投资、孵化等创新服务空间,实现空间联结、设施联通和创新联动,浙江正举全省之力推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打造“一廊引领、多廊融通、两区辐射、多点联动”的全域创新体系。

真正的创新生态不是规划出来的盆景,而是从历史文脉中获得滋养、在专业服务中自然生长的森林;既要有敢为人先的锐度,也要有时光沉淀的温度。浙江正用“金木水火土”的创新哲学,书写着属于东方的科技叙事诗。 u5dIHuwdEl3JnR2FjzHofb6yYcEwDyQ1qPqouELm0KLJNHWYobkeW5LPuarmOw6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